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211章 太史子义
  既然决定要出兵帮助刘琦,刘繇便聚集自己麾下的大将点兵。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听说对手是江东猛虎孙坚之后,这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大将们纷纷没了脾气,谁也不愿意领兵为先锋。

  就在刘繇苦恼之际,刚刚投奔他麾下的一名小将径直走了出来。

  “小将太史慈,愿为先锋。”

  来人的话音方落,刘繇的眉头便是一皱。

  “子义啊,你虽然勇武过人,但是却并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这先锋之职,还是让给其他将军去吧!”

  伴随着刘繇的话音落下,太史慈面色却是十分不满的说道:“先锋为一军之胆!主公帐下文武皆惧江东猛虎,若不以慈为先锋,何人又能够担起重任?”

  随着太史慈的话音落下,现场的将帅顿时面红耳赤。

  张口想要出言斥责太史慈,但是却又害怕自己开口之后会被刘繇任命为先锋。

  彼此对视都想要别人出头,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主动跳出来接任先锋之职。

  刘繇见状之后也觉得面上无光,但此时此刻除了太史慈之外,还真想不到一个合适的先锋人选。

  无奈之下只能够点头答应道:“既然如此,便以太史慈领兵一万为先锋,本公亲自领兵五万为中军支援荆州。”

  太史慈闻言之后应诺而去,但是脸上却并没有多少欢喜之色。

  等到他回到自己的军营之中整点行装之时,有一员小将来到他的帐中说道:“将军既以为先锋,麾下可还缺冲锋陷阵的副官?”

  在见到来人之后,太史慈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些许的笑容。

  “能够得贤弟相助,就算是江东猛虎亲至,我太史慈也不惧之。”

  他话音落下之时,来人却是叹了一口气说道:“帐中之事小弟有所耳闻,听闻主公并不信任将军,只是因为帐中诸将皆惧怕孙坚,这才让将军做了先锋!”

  太史慈的面色也变得有些阴沉,随即却是故作豪言的说道:“我太史慈不过一籍籍无名之辈,孙坚却被称之为江东猛虎。

  主公不信我能与之匹敌,这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待我领兵击退了孙坚,主公当对我刮目相看!”

  另外一名青年摇了摇头说道:“将军虽然无名,但是当年也曾收到过董卓派发的英雄帖。

  据说当年受贴前往长安的黄忠,曾经独战袁绍麾下颜良文丑二将。

  另外还有常山赵云赵子龙,其武艺更是不输于吕布,只是少了些许修为的积累。

  这二人将来定然都有步入神话之境的潜力。

  太史将军也曾受到过英雄帖,若是当初前往的是长安,定然不会受到今日这般冷遇。”

  太史慈闻言之后却是哈哈大笑道:“大丈夫但凭手中三尺剑,乱世可立不世之武功。

  此时虽不得主公重用,但只要你我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击退孙坚,定然会有大展拳脚之时。”

  来人闻言之后面色一凝重,随即抱拳向着一礼道:“将军若是不弃,曲阿当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数日之后,太史慈率领着扬州一万先锋大军乘船至江夏。

  在诸葛玄的引荐之下,太史慈的先锋军顺利的进入了江夏,并且与江夏的文聘合兵一处。

  经过了数年的勤学苦练,如今的孙策已经突破到了顶级武将的行列,比起他的父亲孙坚依旧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围困江夏的这一段时间,每天都会骑着马前往城下挑战。

  城内的文聘知道他的勇武,一直都没有亲自与他交过手,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派人与孙策单挑。

  然而作为援军的太史慈也是一个勇武过人之辈,并且同样突破到了顶级武将的行列。

  虽然他的年龄比孙策要长一些,依旧是属于年轻一代中的天骄人物。

  有心要立下不世之功业,又有什么功劳能够比得上阵斩敌方主帅呢?

  于是就在孙策出营挑战之时,原本一直紧闭的大门轰然洞开。

  太史慈一马当先的冲出城去,他的副官曲阿同样紧随其后。

  曲阿出身微末,年少时并无姓名。

  后来在扬州曲阿被人收留,传授了他一身过人的武艺,并且以曲阿的地名给他命名。

  在恩师离世之后,他便投奔到了扬州刘繇的麾下。

  原本以他的武艺,本不该只是做一个军中小卒。

  奈何他年纪尚轻,又没有晋升的门路,更加不懂得人情世故,故而一直在军中做个小卒。

  直到太史慈来到扬州,于军中比武之时,发掘了他这个勇武过人的小卒。

  虽然太史慈也没能够直接将他提拔为将帅,但是二人之间的关系却是十分的亲密,并且以兄弟相称。

  如今太史慈要出城迎战孙策,无论是城中的将帅还是军中的士卒都不敢随行,但是曲阿却始终不离不弃的相伴左右。

  就如同是宿命之中注定了的一般,哪怕是有着董默这只蝴蝶煽动翅膀,太史慈与孙策也终究迎来了他们之间的宿命一战。

  在相互通过姓名之后,得知对方只是孙坚的子嗣之后,太史慈也略微有些看轻。

  “念尔年幼,今日暂留下尔等首级。

  回家去请你父亲孙坚来吧…”

  面对太史慈的轻视,孙策却是对太史慈大感兴趣。

  如今他的武艺已经超过了乃父孙坚,纵横荆州无敌手的他,早已经迫切的想要找一个对手。

  而今见太史慈英武不凡,心底也生出了几分战意,又听对方大言不惭,他只是冷哼一声,随即纵马狂奔而来。

  太史慈见他气势汹汹,也舞动手中长枪迎了上来。

  二人交手了五十个回合之后,太史慈发现对手枪法精妙,力大无穷。

  心知若是再继续以枪法对决,迟早会败在孙策的手中。

  心念至此,随即豪不犹豫的弃了长枪,而后自马背上取下一双铁锏。

  太史慈枪法虽然也是属于顶级行列,但他一身武艺最强的却还要数这一双铁锏。

  弃枪换锏之后,太史慈与孙策之间的争斗越发的激烈。

  但是二人交手一百回合,却始终分不出到底是谁占得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