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204章 重逢
  在郑玄提出其中的难点之后,董默含笑点了点头却并没有说话。

  改革大汉势在必行,绝不能够因为些许的阻挠而止步不前。

  如今是他的祖父当家,董默内心虽已有腹稿,但是却并不准备在此时提出这个建议。

  虽然董卓把控皇权,这天下大多数的土地与人口,依旧掌握在宗亲世家的手中。

  现如今董卓的威望与实力,也根本做不到动摇世家根本的程度。

  他当然可以凭借着皇权的力量进行改革,但是天下的宗亲与世家,甚至是官吏都不会遵从这道旨意。

  不能够将之推行天下,那这役税的改革又有何意义?

  董默在等,等一个合适的契机。

  眼见的郑玄依旧纠结于役税改革的难处,不由得在心底暗自感叹。

  眼前的这位老者虽然不在朝堂为官,但是心忧天下的胸怀依旧不比所谓的三公世家更少。

  并且他的胸怀更加纯粹与无私,这种动摇世家与士族根本的政策,依旧让他耿耿于怀。

  眼见着天色越来越晚,董默急忙拿着郑玄说道:“郑公啊,若是再拖延一阵子,伯贤先生的病可就好了,到时候郑公可就要怪罪小子欺瞒郑公了!”

  董默开玩笑一般的言语之声方才落下,郑玄却是开口说道:“能够听到伯言如此利国利民之策,老夫就算是在被诓骗十回百回又能如何?”

  话音落下之后,他突然间想起了什么一般,随即扑哧一声笑道:“我就说事情怎么能够这般巧合,这个滑头的伯贤啊!”

  最后他拍了拍董默的胳膊说道:“天色已晚,带我去见一见伯贤吧!想来他也是等久了!”

  颜玉此时正躺在医科的病房之中,悠闲地捧着一卷书在细细研读,眉宇之间精神抖擞,哪里有丝毫的病态?

  他的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不耐烦的神色,仿佛早已经预料到了郑玄的姗姗来迟。

  炉边炭火发出一声声轻响,将整个病房烘得暖洋洋的。

  一阵阵脚步之声从门外响起,正在读书的颜玉缓缓地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书籍。

  “郑公来了。”

  他从病榻之上走了下来,礼数十分恭敬地向着郑玄见礼。

  郑玄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之后吹着胡子佯怒道:“伯贤真是好大的架子,老夫千里迢迢前来长安,伯贤竟然称病不出,还要老夫亲自前来拜会。”

  颜玉见状之后看了一眼一旁的董默,随即洋装畏惧的作势便要下跪,同时口中连声赔礼道:“是玉怠慢了郑公,这便向郑公赔罪。”

  郑玄见状之后却是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随即又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你们啊,千方百计地将老夫诓到这密室之中,可是有什么需要老夫出力的啊?”

  颜玉见状之后也是微微一笑,随即改跪拜为作揖,同时开口说道:“有一件事情,确实是非郑公不可。”

  郑玄闻言之后微微一愣,随即找了一个位置坐下,等到董默与颜玉坐在他的对面之后方才伸手问道:“请直言吧。”

  颜玉闻言之后微微一笑,随即向着郑玄开口道:“这一次将先生请到长安,便是希望先生能够成为长安大学的校长!”

  他的话音方落,郑玄的眼睛便已经微微眯了起来。

  “这恐怕不是一个清闲的差事吧?”

  颜玉闻言之后点了点头,随即缓缓开口说出了长安大学的现状。

  “墨家?方济家?儒家?兵家?”

  郑玄缓缓道出了四大家来,随即笑吟吟地看着董默说道:“武帝时,仲舒公耗尽心血方才罢黜百家,而今冠军侯却想要以一己之力再现百家争鸣,当真是让老夫好奇呀!

  不知冠军侯又准备如何说服老夫?”

  董默闻言之后抿了抿嘴唇,随即开口问道:“不知先生以为今时之儒家弟子比起春秋之儒家弟子又该如何?”

  郑玄眉头微皱,随即摇头开口说道:“今日之儒家,多空谈专研之辈,比起春秋之先贤,多有不如也!”

  董默在问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也算是给郑玄下了一个套。

  今时的人未必不如古时的人,但是儒家的文化之中讲究一个尊师重道,礼敬先贤。

  董默郑玄去比较古今,郑玄可没有那种“未必不如古人”的气魄。

  他的答复早在董默的预料之中,故而董默继续开口说道:“春秋之时百家争鸣,儒家圣贤辈出,传承至今。

  大汉承平两百余年,相比于春秋之十的环境不知多少倍。

  儒家大同盛世未见其踪迹,反倒是儒家弟子一代不如一代,何也?”

  郑玄眉头紧皱,没有贸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争也,不争也,无争也!”

  董默缓缓开口说出了三个词来,顿时如同洪钟大吕一般敲击在郑玄的心上。

  郑玄在脑海中回想起了古时与今时的差异,发现确实是安逸的环境让读书人变得不争与无争。

  若非当年他竭尽全力的去争,去学习,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时至今日,大多数的世家已经垄断了知识的传播,所以对于世家子弟来说,他们就算是不争,也能够享受优渥的条件。

  他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却并没有直接认可董默的话,反倒是提出了质疑。

  “百家争鸣固然能够提高儒家学子的积极性,但是不同的思想,同样会左右君王,朝臣与百姓的思想,到最后演变为叛乱与纷争,从而引发无休止的战争。

  这难道也是伯贤想要看到的吗?”

  董默闻言之后愣了愣神,万万没有想到郑玄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质疑。

  忍不住在自己的心底感叹,不愧是名垂千古的鸿儒,就算是有的领先于这个时代千年的智慧,也依旧不好忽悠啊!

  但他随后却是暗自庆幸,郑玄提出来的疑异,他早已经有所预料。

  于是董默继续开口说道:“故而我长安大学之中,教授的是儒家之学问,兵家之法,医家之术与墨家之艺。

  长安大学之中的墨家,只研究更加便捷的工具,更加方便的器械,并不教授墨家的思想与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