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139章 贾诩之策
  在听到了谋士的谏言之后,刘焉当即大喜,十分高兴地采纳了他的计策。

  然而一旁的吴懿却是满脸的忧虑,他可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

  刘焉一共有四个儿子,嫡长子刘范,次子刘诞,三子刘瑁,四子刘璋。

  在刘焉入川之时,只带了自己的三子刘瑁,原本是计划将他培养为自己的接班人。

  为了将吴家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他还让自己的三子迎娶了吴懿的妹妹吴氏。看書溂

  然而好景不长,刘瑁的天赋虽然出众,但是身体状况却是十分的糟糕。

  他在益州担任别部司马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已经积劳成疾,医师断言其活不过三年。

  连续杀了五六名医师之后,刘焉与吴懿都确认了事实。

  他们无力回天,便不得不放弃了这个三子。

  吴懿在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后,沉默了片刻之后,他便连夜去到了公子刘瑁的府上。

  因为身体状况的缘故,此时的刘瑁已经早早睡下。

  吴懿并没有惊扰刘瑁,而是请人找来了自己的妹妹吴氏。

  经过了一番寒暄之后,吴懿命人屏退左右,随即向着吴氏开口问道:“今日公子可曾与妹妹同房?”

  吴氏闻言之后羞红的脸,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兄长关心的是什么事情。

  抿了抿嘴唇之后羞涩地开口回应道:“夫君身体羸弱,就算是有…也未能诞下子嗣!”

  她话音落下之时,吴懿犹豫了片刻之后咬牙开口说道:“若是李代桃僵…”

  没有等他的话说完,吴氏的面色顿时骤变。

  她面色阴冷的可怕,俊美的俏脸之上浮现出了些许的煞气,一点也不似方才的柔弱女子。

  “兄长莫言再出此言。”

  话音落下之后,不等吴懿继续开口,便要转身送客。

  吴懿见状急忙拉住吴氏开口说道:“当初我将你嫁给三公子,便是希望三公子将来继承益州之后,你能够成为益州主母,吴家也能够借机摆脱商贾之家的声名。

  但是现如今三公子病重,主公欲召其余几位公子归来。

  三公子病入膏肓,主公年迈,若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我吴家…”

  吴氏的面色瞬间变得苍白,一边是她的名节,一边是她的家族,她根本无从取舍。

  眼看着自己的妹妹已经开始犹豫,吴懿也没有再继续逼迫自己的妹妹。

  她对自己的妹妹十分的了解,这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在她柔弱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坚韧的心。

  若是自己再过多逼迫,恐怕最终会适得其反。

  就在吴懿告辞离去之后,吴氏失魂落魄的回到了自己的房内。

  望着躺在榻上的丈夫,她的脸上浮现出了些许的凄苦。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皎洁的月光之下,刘瑁缓缓地睁开了自己的双眸。

  只是看了一眼吴氏,这位被刘焉予以厚望的三公子便猜到了一些事情。

  “可是兄长又来过了?”

  当他的声音响起之时,在黯然神伤的吴氏瞬间一惊,望着躺在榻上的丈夫,她急忙开口解释道:“兄长今日…”

  没有等她将话说完,刘瑁便摆了摆手说道:“兄长的心思,为夫又怎么会不明白!哎,终究是为夫拖累了夫人!”

  他话音落下之时,吴氏急忙伸手握住了他的手掌,柔声安慰道:“妾身能够相伴夫君左右已经幸事,不敢再有过多奢望。”

  刘瑁闻言又叹了一口气,随即伸手将她拉到榻上,而后将她搂入怀中。

  “若是为夫…你便再寻一门亲事吧!”

  他的话方才说完,吴氏的眼眶便已经泛红。

  她并没有承诺什么,只是在心底暗自下定决心,夫君在世之时,绝不做出有违妇道的事情。

  然而她所不知道的是,此时刘瑁的眼眸中尽是不甘与怨恨。

  他刘瑁会有今天,并非真的是因为身体羸弱的缘故,这一切的起因都源自于那一个女人。

  只是作为人子,他却不能够将事情的真相告诉给自己的父亲。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便又过去了十余日的时间。

  刘焉的信使抵达了长安城,很快便落到了董卓的手中。

  在得到这一封书信之后,董卓皱眉沉思了许久,也始终拿不定主意。

  刘焉病重,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妻儿接回身边陪伴,从人伦的角度上来讲并无不妥。

  但是,现如今刘焉与自己的态度未明,若是他刚刚将刘焉的妻儿送回益州,那刘焉便与自己为敌又该如何?

  他自己想不明白,便忍不住开始怀念起了李儒。

  若是此时李儒就在身边,那他定然是不会有现如今的烦恼。

  就在他皱眉叹气的时候,一旁的黄忠便开口提醒道:“主公,何不请文和先生前来献策?”

  董卓闻言之后微微愣神,脑海中想起董默临行之前的交代。

  他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随即开口说道:“哎呀,怎么把文和给忘了!”

  片刻之后,贾诩便被董卓派人带到了他的面前。

  在看过了刘焉的书信之后,贾诩的脸上却是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主公,此事不难…”

  他缓缓开口道出了自己的计策,顿时便让董卓扶手称快。

  “好啊!好啊!”

  董卓大喜之下,急忙来到王宫之中进行“禀奏”,随后便亲自动笔写下了一封诏书。

  又是十余天过去之后,刘焉在接到诏书之后瞬间变得面色阴沉。

  他想要以身体不适的借口召回自己的儿子,就算是不能够全部召回,但只要能够要回一个继承人便也就够了。

  但是董卓却是一个人也不肯给他,并且还册封他为太尉,请他即刻回转长安与家人团聚。

  太尉为三公之一,身份地位之显赫,更胜于一地州牧,表面上看是得到了升迁,实际上却是将他软禁到了长安。

  董卓并没有剥夺他益州牧的身份,但是刘焉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只要他前往长安“团聚”,那他今后恐怕便再也回不了益州。

  如果董卓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他还可以用董卓软禁他家小的名义出兵攻打长安。

  但是现如今董卓给他升官了,让他自己去长安任职,自然便可以与家人团聚了。

  原本他的计策是想让董卓左右为难,结果现如今却成了他自己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