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889章 何为公平公正
  林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刚刚因为董乾等学子即将毕业而生出的迷茫情绪顿时一扫而空。

  他建立伯言中学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能够亲手培养董乾,培养这个董家的继承人。

  但是当他建立伯言中学之后,他却是逐渐的对这所学校生出了自己的感情。

  董乾离开了,刚刚他的心底也生出过些许的犹豫,自己是否也要放弃伯言中学?

  但是他的学弟来了,同时带给了他一个消息,就是他的学弟们都对他林彦放弃仕途而治学而感到由衷的敬佩。

  他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了认可,他这一切继续下去也就存在了意义。

  不能够要求所有人生来都如同董默一般无私无我,成长的环境和身处的位置不同,在某个阶段的时候,所考虑的事情也有所不同。

  公心也好,私心也罢,当他做出来的事情有利于国家之时,那他就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只有成就了他的荣誉,肯定了他的付出,方才能够坚定他继续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

  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所有人都应该享受孤独。

  林彦成就了自己,同样也为人所成就,最终成就了无数芸芸学子。

  伯言学堂在林彦的建设下逐步扩招,而后又得到了朝廷的扶持,最终成为了长安孩童少年所向往的最佳中学。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当天中午时分,董乾便带着想要进学的学子一同前往长安大学报考。

  虽然董乾想要追求公平公正,但是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对权贵庶民一视同仁。

  故而董乾刚刚报出了自己的名字,那记名的一名学长便一脸吃惊的开口问道:“您是,董公的子嗣?董家的少主?”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周围其他人的目光便纷纷落在了董乾的身上。

  董乾眉头微皱,不知是出于叛逆,还是对于这种看出身下菜碟的方式不满。

  于是他直接开口说道:“小子董乾,今年十三岁,报考长安大学文科,烦请先生登记。”

  学长闻言之后急忙反应过来,而后匆匆忙忙的在报考名册上写下了董乾的名字。

  就在董乾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发现对方竟然在董乾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勾,并且备注了董公之子四个字。

  原本刚刚准备离开的董乾突然间停下自己的脚步,看了一眼那纸上的名单,随即发现一小部分的名字后面都没有记录一行小字,但凡是记录了小字的人名后面都会画上一个勾。

  一股无名怒火在他的心底生成,但他却强行压制住了自己内心的怒火,用略显低沉的声音开口向着那记录名册的学长质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那学长抬头看了一眼董乾,脸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说道:“这个勾是免试入学的意思。”

  董乾的眉头皱的更狠了一些,他握了握自己的拳头继续发问。

  “如此一来,怕不是对其他考生不公平吧?”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那学长饶有兴趣的抬头看了一眼董乾问道:“若是公子对此不满,可候至在下轮休之时,在下愿与公子论道。”

  董乾看了一眼自己身后那长长的队伍,随即便点头站在了一旁。

  他身后的刘平上前报下了自己的名字,而那学长在对刘平进行了简单的询问之后,随即也在她名字后面写下了“董公之女”四个字,最终也同样画了一个勾。

  刘平的小脸上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但是她却并没有开口做出询问,而是乖巧的来到董乾的身边,站着和他一起等那学长。

  除了大约一个时辰之后,那学长甩了甩有些酸疼的胳膊,而后与另外一名长安大学的学生交替了工作,随即方才向着董乾拱手一拜道:“公子请。”

  董乾等候了一个时辰,见这学长对每一个学子都仔细的询问他们的出身,年纪,还有家中是否有什么功绩。

  如果遇到那外地远道而来的学生,还会询问他们家中的情况。

  他渐渐的明白了一些什么,内心却并不能够认可。

  在他看来,所有人的教学资源都应该是同等的,长安大学招收学生也应该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因为父母的身份与地位不同而有所偏颇。

  董乾心底积蓄了不少的怨气,此时此刻他的他正是愤青的年纪,对于学长的这般作为心底早已经十分不满。

  但是他一直恪守自己的礼节,并没有因为一时的不忿而冲昏头脑。

  在得到了学长的邀请之后,他直接与那学长一起来到了长安大学对面的一处书斋。

  那书斋修建的极为宽广,靠近窗子的位置摆放着一条条长凳。

  “请坐——”

  那学长十分自然的坐在了临窗的一个位置,而后向着老板招了招手。

  老板见状之后笑呵呵的沏了一壶茶,直接给董乾等人端了过来。

  董乾直接坐在了他的对面,在拱手施礼之后开口问道:“敢问学长高姓大名?”

  那学长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说道:“在下高平,字公达。”

  董乾闻名之后也是一愣,确是没想到对方竟然叫这个名字。

  随后他又继续开口说道:“在下斗胆,请问高先生。大学一直提倡教化,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治世之才为己任,怎么到了现如今,竟然成了一个专为世家豪门大开方便之门…”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高平便笑着开口问道:“董公子可是为免试入学而觉得不公?”

  他话音落下之时,董乾便直接点头说道:“若是进学不论学问而论出身与背景,那这大学不上也罢。”

  董乾本来以为高平会因此而愤怒,没想到高平竟然点头说道:“公子所言有理啊。

  不过,大学为何会有免试入学,还请董公子容在下细细道来。

  公子以为,真正得以免试入学者最多的是什么人?”

  他话音落下之时,董乾刚刚想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却是突然一愣。

  他骤然间想起,刚刚在登记的时候,凡是烈士之家的子嗣报考武科,这学长登记姓名之后都是直接在名字后面画勾。

  凡是长安大学,各地中学,小学的师者之子,也都是在登记完成之后直接划勾。

  真正算得上是豪门权贵之后的,竟只有他与刘平等数人而已。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