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870章 哑
  刘潜原本只是想要开个玩笑,然而李淳在听到他这句话的时候却是面色骤变。

  他难以置信的盯着对面的刘潜问道:“我,我说梦话?”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刘潜略微愣了片刻,随即笑着开口说道:“就是偶尔说上那么一两句而已。”

  李淳闻言之后却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在心底一阵后怕。

  如果他在睡梦之中说出了刘潜的真实身份,那么很有可能会给大汉带来巨大的祸端,也会给他的主公带来巨大的麻烦。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虽然再没有与暗卫有过联系,但是在他的心底,他始终把自己当作董默的部下。

  只是他的忠心受到了人性冲击,此时略微偏向刘潜一分。

  毕竟他如果倒向刘潜,也只是能够让刘潜活下一条小命。

  但如果他倒向董默,刘潜很有可能会死。

  李淳的心十分的复杂,一方面他想要刘潜好好的活着,一方面他又不愿意完全背叛董默。

  这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内心。

  刘潜见李淳保持沉默,随即有些疑惑的开口问道:“李叔,你这是怎么了?”

  他话音落下之时,李淳微微摇了摇头,随即转身离开了刘潜的房间。

  刘潜见李淳没有搭理自己,忍不住开口抱怨道:“这个李叔!一天神神秘秘的!”看書喇

  话音落下之后,他又想起了李淳的身份,然后忍不住在心底想到。

  “嘿嘿,说不定是李叔也难为情了呢。”

  李淳在离开驿站之后,径直来到了晋阳城中,望着来来往往的百姓,望着川流不息的商贾,还有那些成群结队前往卢家吊唁的士子,李淳的神色越发复杂。

  大汉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不论董默有没有谋朝篡位的想法,李淳始终觉得自己是他的臣子。

  他带走刘潜已经是一件违背主公命令的事情,如果再让刘潜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又有何颜面活在这个世界上?

  脑海中始终萦绕着刘潜的话,不知不觉之中,途经一户农家之时,便见一名农妇将一根根烧了一半的木柴夹到院子里,然后用水浇灭其上的火焰。

  一阵阵黑烟弥漫之后,他的手中便出现了一根黑漆漆的木炭。

  原本正准备离开的他突然脚步一顿,而后直接来到了农妇家中。

  半个时辰之后,已经回到驿站之中的李淳面前摆放着二两木炭粉末,而与这二两木炭粉末摆放在一起的还有一坛老酒。

  他的手微微颤抖,这是江湖中人所知晓得一个古方,只需要将这二两木炭与酒一同饮下,一炷香之后便会口不能言。

  人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说梦话的,也没有办法让自己不睡觉。

  所以,在李淳看来,最保险的方法便是——毒哑自己的嗓子。

  木炭与酒的混合使用十分的痛苦,就算是李淳这样的游侠也疼得一阵阵冷汗直流。

  等到一炷香的时间之后,李淳张了张自己的嘴,却并没能够发出任何的声音。

  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满意的神色,随后默默的收拾好了整个房间。

  从此之后,大汉少了一个李淳,多了一个口不能言的哑人。

  刘潜已经改名换姓成了刘封,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已经不多,并且也绝不会将刘潜的真实身份透露给董默。

  也许他能够将刘潜皇子的秘密隐藏一辈子。

  岁月如梭,时光冉冉,很快便已经到了半个月之后,在接受了近半个晋阳城中百姓的吊唁之后,卢植最终入土为安。

  他被卢毓葬在晋阳大学的后山,他的英灵将永远的看护着这片土地。

  后世每一代最为出色的卢家子弟,亦或者是给晋阳大学带来伟大贡献的师者,他们大多都被安葬在卢植的身边。

  后山陆陆续续的多了一座又一座的坟丘,最终这里被称为“卢丘”。

  最后在卢植的坟前给他上了香,董默在辞别了曹操之后,便带着诸葛亮与刘备前往长安。

  诸葛亮与刘备担心刘潜出身“王家武馆”的事情暴露,原本是不打算让刘潜去长安的。

  但是在刘潜的一再坚持之下,最终二人也没能拗得过他。

  等到一行人来到长安之后,刘潜偷偷摸摸的去了一趟王家武馆,却发现这里早已经物是人非。

  王家武馆已经不在,只剩下了一个吕家武馆。

  然而吕家武馆也没有营业,而是紧闭着武馆的大门。

  牌匾歪歪斜斜的挂在那里,上面已经布上了些许的蛛网。

  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刘潜在王家武馆外面磕了个头,算是告别了自己的过去。

  而在他身后的黑暗之中,李淳悄悄的站在围墙之上。

  他的眼睛自始至终都落在刘潜的身上,故地重游的他也回想起了自己与刘潜初见之时的场景。

  他的心底暗自询问自己,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是否还会做出当年的选择?

  夜色撩人,没有人知道李淳心底最后的答案。

  刚刚到了长安,刘备与诸葛亮便率先去了皇宫之中拜见刘辩。

  自从与董默交心之后,时刻萦绕在刘辩心底的惶恐与不安已经退去。

  此时的刘辩正在自己的王宫之中与嫔妃嬉戏,一点也没有被胁迫的那种感觉,倒是有一种盛世昏君的姿态。

  在见到刘备的时候,刘辩倒是十分的客气,也如刘协一般称呼了他一皇叔,表现的也是十分的清静。

  而后他甚至设宴款待了刘备与诸葛亮,就仿佛是丝毫也没有顾及董默的意思。

  刘备与诸葛亮都有些惶恐,不是因为他们胆子小,也不是因为他们贪生怕死。

  刘辩表现的这么勇,难道他就真的不怕董默会担心他与刘备等人串通吗?

  然而在接下来的谈话之中,刘辩却是在刘备与诸葛亮的面前说了董默的不少好话。

  甚至在谈话之中,刘辩把董默比作了周公还有姜子牙,在谈话结束之后,甚至还小小的警告了刘备一把。

  这让刘备有些哭笑不得,但是他的心的却是越发的欣喜与宽慰。

  从刘辩的态度上来看,至少这位大汉的皇帝陛下并没有吃多少的苦。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