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771章 南皮施粥
  南方的局势一片混乱,诸葛均与诸葛亮一起去了豫州。

  北方的关羽领兵与袁家兄弟大战,虽然斩杀了袁绍麾下的大将颜良,但是却被张郃联手高览给挡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羽军中的粮草逐渐不济,最终也只好灰溜溜的退了回来。

  而就在他刚刚退回渤海,随即便收到了来自刘备的命令,让关羽率领麾下的军队清剿渤海世家,那些把他刘备当作老实人欺骗的渤海世家杀了个鸡犬不留。

  等干完这一票之后,刘备直接将渤海世家抄家得来的物资留在了南皮,随后便带着麾下的大军灰溜溜的离开了渤海。

  刘备十分爱惜自己的羽翼,把百姓真正的当作自己的父母一般来照顾。

  结果在赈济灾荒的时候被世家大族摆了一道,他在渤海大杀了一通出了心中恶气,却没有了颜面再继续留在渤海。

  原本他也是想要将这些物资分发给百姓,但是在见识到了平原城的治理之后,刘备觉得将这些物资留给董默或许更好一些。

  董默也没有跟刘备客气,亲自率领着麾下的军队来到了渤海。

  在经过了短暂的施粥赈济之后,董默再次在南皮复制以工代赈。

  然而这一次他的计划并没能够实现,大多数的人都把董默当做了世家之流,觉得他是在借机压迫自己。br>
  众人都在心底暗自怀念刘备,怀念着每天都有免费的赈济粥可以吃的日子,又怎么会按照董默的节奏来走?

  庞统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随即来见董默,而后与他开口说道:“南皮百姓不似平原,一来是他们长时间被玄德公赈济,早已经习惯了喝白粥苦熬,根本不愿意过多的动弹。

  二来是其中一部分百姓被世家诓骗,对于以工代赈这样的方式心生排斥,他们对朝廷缺乏信心。

  恐怕…没有办法按照平原的方法来治理南皮的流民。”

  董默闻言之后点了点头,随即开口向着庞统问道:“士元,你有什么想法?”

  庞统闻言之后愣了愣神,抿了抿嘴唇之后咬牙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重新树立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信誉,而后断绝提供赈济粥,派兵镇压试图作乱的乱民…”

  董默闻言之后微微摇了摇头说道:“这么做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是逼迫太甚,终归会让百姓心怀芥蒂,这不利于我们接下来长时间的统治,不利于接下来要推行的新政。”

  庞统略微皱了皱眉头,随即又继续开口说道:“那继续提供赈济粥,同时张榜招募工匠,给予他们相应的报酬,然后再借助这些人树立官府信誉如何?”

  董默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意,随即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过恐怕还是有一部分的百姓会克制不住内心的惰性。”

  庞统闻言之后愣了愣神,随即咬牙开口问道:“不知主公有何妙计?”

  董默闻言之后笑着说道:“你先下去张贴告示,就说南皮城粮食紧缺,最多只能够再继续维持一月。

  明天你再继续张贴告示,就说寡人需要招募二十仆从,凡能够被选中者,都能够获得十两银子作为安家费。

  并且其父母妻儿都能够得到优先安置。

  然后你亲自挑选二十名忠厚老实的仆从,当场结清现银,然后再挑选城中一处空置的宅院,将他们的父母妻儿给安排进去。”

  庞统闻言之后愣得愣神,略微思索之后便明白了董默的目的。

  他的第一件事情是为了引起城中百姓的焦虑,让那些长时间享受“白嫖”的流民生出危机意识。

  而第二件事情则是为了名正言顺的立信,当众人看到董默说一不二的履行约定之后,便能够逐渐同时起对朝廷的信心。

  当天下午,南皮城内粮食紧缺的消息刚刚被传出,安置在城外的大批流民便匆匆忙忙地涌到城门口来讨要说法。

  一部分明显就是泼皮无赖的汉子最是跳脱,纷纷嚷嚷着要让董默这个大汉丞相从其他地方调拨粮食过来。

  也有一些人精于算计,他们也有一些自己的小道消息,知道刘备把世家那里抄来的粮食都留在了南皮,直接就在大庭广众之下算起了账,激得周围的百姓恨不得直接抄起武器冲击城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相貌丑陋的矮小男子带着两队兵马涌出了城门。

  此人衣着华贵,面若寒霜的盯着所有人,倨傲无比的开口说道:“本官说没有粮食了就是没有粮食,谁若是敢再继续纠缠,休怪本官刀下无情。”

  庞统平时自然不是这个模样,为了能够让这些百姓相信他庞某人心狠手辣,也只能够装出一副冷酷无情的模样。

  还别说,他这一副冷酷的丑恶模样当即就吓呆了一众流民,当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再继续嚷嚷。

  如果是刘备这个时候说再嚷嚷就要动手,大多数人肯定是不信的。

  因为刘备长得就和蔼可亲,再加上他又有仁德之名。

  但是庞统只是撂下一句狠话,结果就直接让这些百姓乖乖的服了软。

  随后庞统冷哼一声,下令麾下的士兵开始分粥。

  而这一次的粥相比较于之前又稀了一些,一碗下肚根本就吃不饱。

  一部分没有吃饱的人一咬牙,舔干净了碗之后又装作第一次领粥的模样去排了队。

  庞统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人的小动作,但是他却并没有声张,只是装作故作不知。

  当天夜里,大多数的流民都愁得一宿没睡好觉,今日的稀粥让他们深刻的意识到,城内的粮食或许真的不多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