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762章 诸葛亮见周瑜
  “所以你这一次来我水军大营,不是为了带回绍儿,而是希望我能够帮你?”

  在想清楚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周瑜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静静地盯着对面的孙朗,等待着对方给予他的答案。

  孙朗闻言之后面色也是极为凝重,他单膝跪地向着周瑜抱拳说道:“将军乃是大哥的义弟,同样也是孙朗的大哥,也是绍儿的叔父。

  与其把江东的基业交托到一个害死兄弟凶手手中,不如把它交托给将军。”

  他话音落下之后,又咬牙切齿的继续开口说道:“请大都督扶持绍儿继位江东之主,起兵平乱。”

  周瑜闻声之后身体一颤,随即他很快便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来回踱步了片刻之后说道:“这件事情不宜操之过急,孙家和那些世家的态度未明,若是贸然起兵,恐怕会…”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孙朗便继续开口说道:“难道大都督还不明白吗?二哥就是想要趁着这次联盟把大都督调走,然后找机会害死绍儿啊——”

  周瑜的身体当即一颤,其他任何事情他还可以保持冷静,唯独对于孙绍无法平淡示之。

  “罢了,罢了,你且去拜见大嫂,然后再与绍儿待上一段时间,且让愚兄再思索一二。”

  周瑜的话音落下之后,孙朗还想再劝,又见周瑜摆手,一副不愿再继续多说的样子,便只好拱手离去。

  就在孙朗退走之后,周瑜又在原地思索了许久。

  他手中掌握着江东水军,乃是现如今江东最为精锐的兵马,以他自己的统兵才能,很大概率能够攻破柴桑。

  而今最让他最为担忧的是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当真支持孙权,在自己派遣兵马攻打孙权的时候领兵偷袭后方,甚至干脆自己领兵夺下江东,那对江东才是最为致命的事情。

  也就在周瑜犹豫不决之时,猜到了诸葛均会谋划周瑜的诸葛亮亲自来到了周瑜的军营求见。

  对于诸葛亮的到来周瑜并不意外,因为对方总是经常来找他弹琴,同时讨论天下大势。

  本来以为这一次诸葛亮也如往常一般,故而并没有多想,而是直接让人把诸葛亮带到了自己的面前。

  他自己则又去把琴给拿了出来,估摸了一阵子时间之后,便径直坐下开始弹奏起来。

  诸葛亮手摇羽扇缓步而来,在听到了周瑜的琴声之后,含笑摇了摇头坐在了一旁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轻叹声音很小,但是却成功的搅扰了周瑜的琴音。

  周瑜缓缓的停下了自己的动作,之后将询问的目光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何故长吁短叹?”

  诸葛亮闻言之后摇着羽扇说道:“我叹公瑾也是世之英雄,而今却是心意难平,当真是令人扼腕!”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周瑜略微皱起了自己的眉头,随即笑着向诸葛亮开口说道:“本都督贵为江东大都督,手握五万精锐水军,就算是主公也对本都督言听计从,先生从何处得知本都督心意难平呀?”

  诸葛亮闻言之后叹了一口气,随即指着周瑜的瑶琴说道:“琴声是不会骗人的!”

  周瑜闻言之后先是一愣,随即苦笑的摇头说道:“倒是忘了,孔明乃是本都督的知音!”

  他话音落下之后,又抬手向着诸葛亮拱手一拜道:“看来先生这一次来寻本都督,不是为了与本都督弹琴的呀!”

  诸葛亮闻声之后笑着开口说道:“江东乱了,而这混乱的江东不能够成为我家主公的助力,所以,江东不能够再继续乱下去,这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

  周瑜闻言之后双眸微眯,随即盯着面前的诸葛亮说道:“所以先生是来替仲谋做说客的吗?”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诸葛亮依旧微笑着开口回应道:“如果亮果真是来做说客的又该如何?”

  周瑜的面色变得平静起来,一股无形的威严之感从他的身上弥漫而出。

  他面色平静的盯着对面的诸葛亮说的:“本都督自然是要考虑玄德公的意愿。”

  诸葛亮愣了愣神,随即拱手拜道:“如此江东局势恐怕依旧难以稳固。”

  周瑜的双眸微眯了起来,他从诸葛亮的言语之中听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最后他试探性的开口问道:“如何才算得上是江东稳固?”

  诸葛亮的面色也恢复了平静,同样是满脸凝重的盯着对面的周瑜说道:“国无二主,则江东稳固。”看書喇

  话音落下之时,又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仿佛是在诉说自己的心里话一般说道:“相比较于现如今的江东之主,还是公瑾更加可靠一些!”

  周瑜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意,他也从诸葛亮的话语之中听出了对方的意思,随即笑着开口回应道:“若是没有玄德公的干预,半月之后,本都督或许便能够代江东之主与先生签订盟书。”

  诸葛亮满脸笑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向着周瑜开口说道:“说起来,亮有一个不成器的弟弟也在江东,听说他与孙朗公子有过一些接触,不知道大都督可知道此事?”

  周瑜闻言之后皱了皱眉头,随即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虽然有些事情上面令弟确实是出力不少,但是我江东毕竟与荆州还有董家有着血海深仇。

  无论如何,江东也不会与董公有任何牵扯。”

  虽然彼此之间都没有明说,但是周瑜与诸葛亮之间却是已经敲定了彼此之间的盟约。

  而就在完成了这一切之后,诸葛亮的嘴角也不由自主的微微上扬。

  他的脑海中想起了自己弟弟诸葛均,忍不住在心底思索道:“三弟,可不要怪兄长捷足先登。”

  与此同一时间,正在驿站之中看书的诸葛均打了一个喷嚏,随后他向着一旁的张晋开口问道:“如何?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