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746章 救灾,救命,救心
  伴随着张贴告示的士兵一声吆喝,当即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人涌了上去。

  这些人大多都是饿肚子饿怕了的人,别人家得到工钱之后多多少少还留了一部分备用,而这些人得了银钱之后则是全部都拿来买了粮食。

  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相同活计所获得的报酬越来越少,这个时候的她们方才发现银子也不是那么好賺的了。

  租房子的钱都腾不出来的他们,原本心底是极为焦虑的,毕竟城中的房子数量有限,又被城中的那些世家大族买去了一半,就算是后面再继续积攒银子,在平原城中也没有房子可以买。

  至于说让他们迁徙到其他城市去,他们还不如留在平原城外做个流民。

  在丞相眼皮子底下好歹还有条活路,若是当真跑到其他城市去了,指不定要被怎么欺负呢!

  他们早就得知了工城规划的事情,心底也早就已经做出要加入工城,成为大汉第一批严格意义上的“职业工人”。br>
  眼看着百姓们踊跃报名的模样,刘备的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随即将询问的目光看向董默。

  董默并没有向他解释太多,而是带着他一一参观了城中的安置区,还有城外一些正在种地的流民,还有城内城外的那些砖瓦窑,最终连妇女们的纺织厂都没有漏下。

  最开始刘备的眼眸中还颇为疑惑,但是随着他看到的人与事越来越多,再看向董默之时的眼神便已经截然不同。

  周末最终将刘备带到了东城城墙之上,然后指着远处正在筹建的新城说道:“玄德公,平原城你曾经所见可有不同?”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刘备却是突然间一愣。

  此时此刻他方才想起,平原城不单单是董默用于安置流民的城市,同样也是他刘备的发家之地。

  当时的他在平原城内施仁政,同样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但是百姓们却并不如现如今所见那般朝气蓬勃,所有人脸上都充满了希望。

  那个时候的他也曾见到不少百姓的笑容,但是这些笑容都是在看到他刘备之后产生的。

  这些笑容自然不可能是假笑,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拥护刘备的证明,因为那个时候的刘备给予了他们不被官吏剥削的希望。

  然而在大多数,刘备所见之百姓神色都是麻木的,他们依旧会过自己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却并没有现如今刘备所见的精气神。

  他有些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双方这般大的区别,随即向着董默开口请教道:“备在南皮赈济流民之时,也不可谓不尽心竭力,为何百姓不像是在董公治下这般,这般…”

  “朝气…”

  董默见刘备想不出词语来形容,便不无自得的开口提点了一句。

  刘备闻言之后点了点头,随即再次躬身一礼道:“还请董相赐教。”

  董默闻言之后摆了摆手说道:“赐教不敢当,既然玄德公诚心发问,寡人便与玄德公仔细说一说吧。”

  话音落下之后,指着城外那些零零散散的草棚说道:“不知道玄德公以为什么是救灾?”

  刘备闻言之后微微一愣,沉思了片刻之后方才开口说道:“每遇天灾人祸之时,总有无辜百姓蒙难,所谓救灾,便是对这些无辜百姓施以援手。

  为百姓筹集粮草物资,让百姓因为缺衣少食而消亡。”

  董默闻言之后点了点头,但是随后却又摇了摇头说道:“玄德公所言有理,但是玄德公所言的乃是救命而非是救灾。”

  刘备闻言之后满脸的疑惑,随即开口向着董默请教道:“还请董相赐教——”

  他话音落下之时,董默随即继续开口说道:“所谓救灾,在董默看来,不外乎于发生天灾人祸之时,通过人为的手段杜绝灾祸的源头。

  就比如说这一次黄河改道,若是人力足够伟大,便可以提前在黄河沿岸建设堤坝,人为阻止黄河改道,不让黄河之水摧毁沿岸良田与房屋,亦或者说是及时的疏通水道,减少水患带来的影响。”

  董默言语至此,而后将目光看向刘备,见对方一副低头沉思的模样,随后便又继续开口说道:“而除了救灾之外,还有救命,也就是如玄德公所说的那般,在百姓面临无法自救的生死危机之时,对百姓予以资源等等各方面的援助,使百姓渡过危机,此为救命。

  也是我大汉最为常规的赈济手段。”

  刘备闻言之后点了点头,随即又有些疑惑的开口问道:“想来平原流民与别处有所不同,恐怕还有第三个备所不知道的原因。”

  董默闻言之后丝毫也没有隐瞒的意思,直接开口向着刘备说道:“玄德公可知新政?”

  他话音落下之时,刘备的脑海中想起了自己在荆州的所见所闻,瞬间便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他想起了荆州百姓与平原百姓的相同之处,随即难以置信的开口问道:“难道新政也有赈灾的…”

  他的话没有说完,董默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并非完全都是新政的功劳,但是与新政也脱不了干系,最为紧要的原因便是第三点,寡人称之为——救心,亦可以称之为希望。”

  这一次董默不等刘备开口发问,便直接侃侃而谈道:“如果一个百姓生死垂危,那么此时最好的赈济方法自然是无偿的为他提供帮助,这是符合仁义的善道,也是真正的慈悲。看書喇

  然而如果一个百姓尚且有余力自食其力,这个时候再用无偿赈济的方式,除了让行政者邀买人心之外,并不见得对百姓就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容易滋生百姓的惰性。

  所以在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给予他们活下去的希望,说简单一点就是提供工作和报酬,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大多数的百姓还是淳朴的,只要他们有活路,看得到未来的希望,便绝不至于变成一具具行尸走肉。”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