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735章 金钩先生
  冀州平原郡高唐县有一富庶人家,其子年十五,闻长安有大学,大学之中有大儒郑玄,蔡邕等人教学。

  其子辞别父母,带着盘缠西进求学于长安。

  因为自幼读书的缘故,他在长安之中求学三年之后,便渐有所成。

  因为天赋异禀的缘故,偶尔还在墨科之中学了一些小玩意儿。

  然而随着他学问的增长,他内心的疑惑与不解却是越来越多。

  大汉原有的制度沿袭了四百年,虽然偶有战乱,但是大多数时候天下百姓都是安定的,为什么忠孝公一定要改革吏治,一定要进行变法。

  于是他向着自己的老师求教,而他的老师并没有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游历天下自己亲眼去看。

  于是他从长安至陇西,而后入巴蜀,下荆州,沿途所见之百姓虽偶有贫瘠,但是大多数百姓都能够吃得上饱饭,不用担心明天到来之后是否要饿肚子。

  沿江东进之时,他最喜欢的事情便是一边于江东垂钓,一边捧书细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练就了一手过人的垂钓之术。

  而后他到了江东,这里的百姓便截然不同。

  路边经常会遇到一些面黄肌瘦的乞丐,行进的马车,也经常会被一些饿死之人的尸体拦住去路。

  这个时候他的心底便逐渐的生出了些许的明悟,但他并不相信大汉治下的所有地方都如江东一般。

  而后他在江东见到了欺男霸女的世家子弟,见到了饱受压迫的佃户农夫,到了被明码标价,肆意买卖的奴仆。

  在这一刻,他方才充分的认识到什么是世家之祸。

  当时江东的统治者还是孙策孙伯符,这是一个性情暴烈之人,所以他推脱这是因为江东之主性情残暴,与大汉的政治体系无关。

  然而哪怕是有了如此借口,他的内心也已经动摇了。

  他最终离开了江东,一路北上到了豫州。

  此时豫州刚刚落入刘备的手中,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他同样见证了其中的百姓疾苦,但是却并没有直接离开。

  因为刘备在施仁政,赈济百姓,一切果然如同他所预料的那般,豫州很快便恢复了生机。

  他觉得大汉固有的制度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这里的百姓不就逐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了吗?

  只要有一个仁善的主公,不论是新政还是旧政,都能够大治百姓。

  然而很快他便发现出了其中的不妥,那些被刘备赈济的百姓根本不像是新政治下的百姓那般生机勃勃。

  大多数人都提不起精神,每天过着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

  时间呆久了之后,儒生察觉到了其中有所不同。

  而后他一路北上回了故乡,沿途所见所闻,已经彻底的改变了他自己内心的想法。

  黄河改道之时,他并没有在高唐县中,但是家中父母却是不知所踪。

  在见识到了平原刘家的昏聩之后,他发了善心,在城中高价购买了一些粮食救助百姓。

  但是他的钱财终究有限,也不过是让这些流民勉强果腹一日而已。

  随后他意外的在河边看到了鱼,便自己动手做了几支鱼竿,通过钓鱼来煮鱼,分发给百姓充饥。

  然而他自己却是一口鱼肉也没吃,实在饿的不行这才喝上一口鱼汤。

  然而在平原县附近的小河又那里有多少鱼,只是勉强撑了四五日的时间,他钓回来的鱼一边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少。

  而他自己到最后连一口鱼汤都没有喝到,硬生生的把自己饿死在了平原县城之外。

  董默从一名流民的口中听说了关于他钓鱼的故事,这让他想起了前世所知的某位先烈,忍不住在心底感叹,原来这个世界上并非是没有与他一样的同道者,而是这些同道者大多隐藏于芸芸众生之间。

  也许正是在他的感召之下,方才让这些百姓能够维持最后的些许希望,方才让他们能够坚信世道的善意。

  他每天所能帮助到的人很少很少,也许只有几十人,或许能有几百人。

  但是他所传达出去的善意却足以影响上千人,甚至是上万人。

  董默的内心说不出的酸楚与悲戚,但同时也感到了些许的慰藉。

  不论世人如何看待这乱世,总有人默默背负了善意负重前行,而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身边的人。

  遍询众人之后,他依旧没能够得知这儒生的名字。

  前世某人的故事与此人的故事相合,董默命牛杜亲自为他安葬,让人给他著书立碑。

  犹豫再三之后,董默称其为“金钩先生”。

  等到将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李式方才带着匆匆赶来的刘太守前来拜见。

  在见到了军容整齐的董家军之时,刘太守吓得脸都白了。

  曹操都已经足够可怕了,没想到来得竟然是关西的董家。

  董家的势力可不比曹操小,并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方才见面的一瞬间,他直接被吓得跪倒在地。

  “臣平原郡守刘善拜见董公——”

  眼看着他向自己行大礼,已经从百姓口中得知刘家所作所为的董默面色阴沉的可怕。

  如果不是这位刘太守不作为,甚至是趁机哄抬粮价的话,也许平原县外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饥民。

  就在董默思索着该如何处置这个祸害百姓的渣滓之时,李式却是突然凑上前来,径直在董默的耳边说起了他刚才的所见所闻。

  刚刚还在思索如何处置对方的董默愣住了,随后他便勃然大怒道:“好,好一个贪官污吏。看書溂

  寡人一直以为,人再坏也该有些底线,天灾人祸之时,就算是不能够施以援手,也不该如此趁火打劫。

  却没想到,尔这堂堂的一郡之主,竟然干出如此禽兽不如之事。

  好呀,好得很呀…”

  董默怒极反笑,冷冷的盯着他对面的刘善,眼眸中充斥着丝毫也不加遮掩的杀意。

  “饶命,饶命啊~”

  刘善此时也看出了董默的杀意,随后急忙开口求饶道:“我家族尚有粮食三万石,我,我愿意全部献给丞相大人,饶命呀…”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