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684章 杀伐之器
  庞统奉董默之命回到长安径直来到墨科见如今墨科教习的墨白与张煜。

  这二人都传承了墨家机关术,原本毕生追求的也就是恢复墨家机关术的伟业。

  然而当他们长时间待在长安大学之后,他们便发现他们的人生方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后又经过董默多方面的引导,他们逐渐研发出了许多与原本根本不可能去想象的东西。

  纸张,曲辕犁等等也就罢了,另外董默还让他们研发出了能够产生巨大爆炸力的火药。

  原本这些火药虽然能够点燃,最多也只能够燃起烟花,要很大的量才能够产生爆炸。

  是在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摸索之后,一个近乎完美的火药配比终于完成。

  随后他们在董默的要求下开始尝试制作炸药包,而后通过这些炸药包来开山,挖渠,修路等等。

  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但是火药的贡献已经十分的突出。

  随后战争爆发,董默又向他们提出一个新的建议,那便是“火炮”。

  这是一个新的理念,张煜与墨白废寝忘食的研究了小半年的时间,而后在浦元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大汉的第一架火炮。

  因为材质等等这方面的元素,这一架火炮的寿命很短,在发出一发炮弹之后就散了架,炮口也直接炸裂开来,造成了两名实验人员受伤。

  最恐怖的是,炮口对准的一座假山直接被轰平。

  火炮制造到这般程度的时候,需要再继续改良材质,完善火炮炮口工艺,那么要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大汉的战场秩序与格局必将被改写。

  然而就在火炮试发的当天夜里,作为研发人员之一的墨白便试图销毁图纸。

  幸亏张煜及时发现了他的意图,最终将他阻拦了下来。

  面对张煜的责问,墨白直接开口问道:“不论是投石还是其他什么东西,虽然在战场之上有着极为恐怖的杀伤力,但其威力终归是有限,无法达到如此惊人的破坏力,终归是可以为人所掌控的力量。

  但是火炮出现之后,我似乎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战场之上的秩序将会被重新改写,将不会再有人能够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

  他的话没有说完,张煜便皱眉开口问道:“如此难道不好吗?天下稳定,再无人敢有反叛之心。”

  墨白闻言之后点了点头说道:“这当然很好啊!董公可以凭借着他的力量统一天下,甚至是建立新的王朝与国度,缔造出一个强大的太平盛世。”

  张煜皱眉沉思之后便又继续问道:“那你为什么还要销毁它?”

  墨白紧随其后的摇了摇头说道:“可如果将来有一天董公不在了,他的后继者不再像是董公一般贤明。

  这些强大的武器便可能会沦为他们奴隶百姓的工具,到时候不会有任何百姓有能力进行反抗。

  亦或者将来再出现什么意外,让王朝的敌人掌握了这些力量,那么天下将不会有任何的一座城池能够抵挡它的威胁,战争牵扯的无辜之人也会越来越多…”br>
  张煜本能的说了一句“你这是在杞人忧天”。

  然而就在他话音落下之后,墨白又继续开口说道:“难道你忘了枪矛最开始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族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武器最终伤害得最多的同样是自己的族人啊——”

  张煜闻言之后陷入了沉默之中,对于墨家子弟来说,这本就是一件极为让他们纠结的事情。

  研发武器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城池,杜绝不义的战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大的武器反倒是成为了挑起战乱的源头。

  火炮的出现会改变这个时代的格局,他的强大让墨白的内心生出了敬畏。

  墨白有一种无法驾驭这股力量的感觉,所以他的内心生出了惶恐与不安,最终产生了想要销毁这战争利器想法。

  张煜是不支持墨白,但他也同样担心自己会成为祸乱天下的根源。

  所以他在保下那些文献之后,也就不再像是最初那般积极的研究火炮。

  浦元没有这么多顾忌,他尝试着用不同的材质做出了几次改良,然而结果都与最初那般极为相似。

  火炮能够持续使用的次数非常有限,耗费的资源价值不菲,但是最终能够达成的效果却极为有限。

  也就在这个时候,庞统回到了长安大学之中。

  当他见到墨白与张煜的时候,很快便从二人的神色之间察觉出了其中的端倪。

  在他的一再追问之下,最终墨白咬牙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庞统并没有因此而责怪墨白,但是他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服对方。

  在经过了短暂的思索之后,庞统决定将张煜,墨白,蒲元还有一些长安的人工巧匠一同带到虎牢关的董军大营。

  耗时半个月之后,董默亲自见到了张煜一行人。

  墨白并不知道董默是什么样的态度,担心因为自己会连累到张煜与蒲元,所以这一路行来都有些寝食难安。

  望着面色有些苍白的墨白,之前已经通过书信了解了事情真相的董默笑着将他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坐下。

  “仁者敬畏生命,也敬畏能够夺取他人生命的利器,这是人性固有的常态。

  先生不愿天下陷入更大的纷争,故而不愿意火炮问世的心情,寡人又如何能够不理解呢!”

  董默并没有直接开口斥责墨白,而是先行对墨白的仁心予以了肯定。

  一味的否定他人有什么意义呢?除了让张煜墨白等人跟他闹翻,最终逼得二人自尽,闹一个鸡飞蛋打之外,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对方不愿意遵从自己的意志行事,难道就只能够将其一棍子打死吗?当然也不该是这个道理。

  喊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最终大多都会消亡,一味的怀柔也同样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故而董默奉行的一般都是先讲道理,实在讲不通道理再使用暴力。

  而在面对自己人的时候,董默往往是最不想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