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开局激活战功系统>第150章 对李承乾等人的处置
  赵节和杜荷想得过于天真。

  他们也不想一想,那么多东宫侍卫和死士,也不能抓到李二,何况他们。

  不等他们靠近,韦昊身随影动。

  旋即,惨叫声四起。

  赵节和杜荷带着的几名死士瞬间即死。

  韦昊似乎故意留着赵节和杜荷的性命,没有急着击杀他们二人。

  “咔嚓!”

  “咔嚓!”

  “啊……”

  “啊……”

  紧接着传来惨叫声。

  韦昊突然手起刀落。

  直接砍掉赵节和杜荷手握武器的手臂。

  两人惨叫声过后,痛得晕了过去。

  李二本想见状,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外面的打斗声已经消失,一阵急速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很快,李道宗率领数百禁卫军跑了过来。

  李道宗来到李二面前,躬身拱手道:

  “参见陛下!臣救驾来迟,请陛下赎罪!”

  李二摆摆手,接着命令着:

  “你留下部分人清理东宫,将李承乾与所有没死的反贼押解去大牢!分开关押!”

  “诺!”

  李道宗随即命令一百名禁卫留下来,其余禁卫护送李二回甘露殿。

  与此同时。

  皇城、宫城之中,朝廷的禁卫军正在逐一清剿李承乾、李元昌、侯君集的党羽。

  长安城内外,侯君集的那些旧部也被一一控制住。

  李二在韦昊等人的护送之下回到甘露殿,长长地呼了一口大气。

  但他的眉头却紧皱着,仍旧没有舒展开来。

  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装病欺骗自己,想谋夺皇位,他既痛心,又心寒。

  不止如此,自己的弟弟也要反自己。

  还有自己曾经寄予众望的侯君集,也要反自己。

  一连串的打击,使得他有些心力交瘁。

  韦昊站在一旁,继续保护着李二。

  他忽然觉得李二老了很多。

  过了片刻。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急急忙忙走了进来。

  行过君臣之礼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询问李二是否有事,有没有伤到。

  客套话过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禀报,天策影卫已经在皇城以及长安城对李承乾、李元昌、侯君集没有被抓或没有被杀的党羽进行搜捕。

  同时,进一步搜查李承乾、李元昌、侯君集等人的谋反证据。

  过了没多久。

  高士廉、萧瑀、岑文本等文臣进殿问候李二。

  大家讨论着今天所发生的的一切。

  李二神色沉重,听着大臣的议论。

  半个时辰之后。

  张士贵、李道宗、尉迟敬德、程咬金等武将进殿,汇报战况。

  张士贵禀报,宫城各处的叛军已被全歼,主要叛军将领或被捉拿或被砍杀。

  李道宗禀报,东宫没死的已全部押到大牢,等候发落。

  尉迟敬德、程咬金禀报,长安城稳定,李元昌已被绑缚于大牢,侯君集的旧部也已全部被拿下。

  李二听后,依然神色沉重。

  尽管很快平息这场叛乱,但对于李二来说,没有一丝一毫感到高兴的。

  ……

  一天后。

  两仪殿上。

  李二宣召群臣,开始对李承乾、李元昌、侯君集等人的处置进行商议。

  群臣各抒己见。

  有人建议对李承乾、李元昌、侯君集等人斩立决。

  有人建议将李承乾、李元昌贬为庶人,秋后处斩;

  至于侯君集等人则应诛杀全家。

  有人认为李承乾身为储君,虽然是被李元昌、侯君集等人怂恿,但也不能免其一死。

  从群臣的进言中,他们都达成了同一个意见,就是要处死李承乾。

  李二看着群臣,叹了一口气道:

  “朕叫你们来,是希望你们替朕分担。朕已下令处死一个儿子,难道你们还希望看到朕再杀自己的儿子?”

  李二这话,很明显是不希望李承乾被处死。

  他本来一心希望李承乾能够继承皇位,对李承乾倾尽心血,曾委任多名大臣教导李承乾,可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

  “启禀陛下,原太子身为储君,却联合他人意欲夺取帝位,其罪当诛,绝不能饶恕!

  否则,不足以震慑天下!”萧瑀启奏。

  “附议!”

  不少大臣表示赞同。

  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这几位重臣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他们不出声,也就默认了支持处死李承乾。

  李二看到绝大部分大臣都支持处死李承乾,神色难看。看書喇

  “启奏陛下,臣认为原太子罪不当诛。”

  韦昊站了出来,不卑不亢道。

  李二双眼一亮,盯着韦昊。

  众大臣的目光随即齐齐落在韦昊身上。

  韦昊知道,李承乾的所作所为让李二感到失望,但他毕竟是为了将李承乾栽培成为合格的储君,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与精力!

  李承乾逼宫谋反固然大错特错,但韦昊看得出,李二心里还是爱着这个大儿子,不忍心杀了他。

  韦昊看着李二,不紧不慢道:

  “陛下,据臣所知,原太子早已成为李元昌的傀儡。

  换句话说,原太子在谋反之事上,并不是他的意愿,而是被李元昌、侯君集之流所裹挟。”

  看到有大臣要反驳,韦昊补充道:

  “关于此事,有不少人能够作证。”

  很多大臣窃窃私语,低声议论。

  李二朝韦昊投来赞许的目光。

  长孙无忌意识到李二一心要保下李承乾的性命,不由得出声附和韦昊:

  “陛下,韦大将军言之有理!

  臣也听闻,原太子是受到了李元昌、侯君集等人裹挟,才要谋反。”

  “两位国公所言甚是!陛下虽贵为天子,但陛下也是慈父,难道诸位同僚忍心看到陛下白头人送黑头人?”

  一个叫来济的大臣出声道。

  “我们身为大唐的臣子,就应该替陛下解忧。

  若能够做到陛下不失为慈父,让太子享尽天年,那才是我们身为臣子该做的事。”

  看到一个官职不大的通事舍人都这样说,更多大臣纷纷出声支持留下李承乾一命。

  于是君臣重新商议,最后决定,将李承乾及其妻儿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对于这个结果,君臣都接受。

  李二总算是保住了其爱子的一条性命。

  至于李元昌,被赐令自尽。

  而杜荷、侯君集、赵节等人皆被下令斩首示众。

  李二还算是仁慈,除了身为主谋的谋反之人或被赐死或被斩首之外,其家人没有受到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