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劫掠者>第463章 百姓事无小事
  各地都逐渐的趋于平稳的状态,但是南京城以及周围的大部分地区却没有停下来,依旧是繁忙无比,不仅从南洋诸省不断运回粮食和原材料,从澳洲运回来的铁矿石也不断的送往各家高炉炼铁厂进行最初步的加工。

  南京制造总局中更加的忙碌不堪,兵器铠甲、坦克、机枪、步枪以及凝固汽油弹等等武器都是南京制造总局负责的,即便是入冬,依旧不得停歇。

  “皇爷,根据制造总局的消息,留守在南京城的琉焰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替换下三分之二了,剩下的明年夏天前应该能替换完毕。”

  小德子拿着南京制造总局的上奏向赵津南汇报道。

  “嗯,这制造的速度还可以,不过这机床也得加紧的制造和更新,有了坚实的机床才能事半功倍。”

  赵津南轻松地说着,这本来就在意料当中,没有什么意外。

  “别的方面呢?”赵津南目光盯着手中的奏章,开口问道。

  “别的方面,凝固汽油弹存余三千多枚,坦克的数量有八十多辆,至于子弹和炮弹方面数以百万计,足够用的。”

  小德子不断的汇报着。

  “子弹和炮弹是多的放不下了吗?按照现在的速度,会不会影响铜钱的铸造?”

  赵津南有些担忧,帝国境内的货币系统可不能出现什么动荡的情况。

  “皇爷放心吧,铜铁是帝国十分重要的矿产资源,不会短缺的,而且在监管方面也是重中之重,出不了问题的。”

  小德子连忙说道。

  “要是纸币流通起来,以后就连铜钱都能融了改铸大炮了,又能省下一笔开支,可惜啊,纸币还得细细的谋划一番,要不然就是个灾难。

  对了,这刘会长现在弄得这纸币计划怎么样了,模板等等都弄好了吗?”

  赵津南看向小德子,纸币计划十分的重要,由不得他不上心。

  “额,这个,似乎还没有什么进展,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上奏。”小德子翻看了一下奏章,面色有些凝重。

  小德子现在的差事几乎就相当于“秘书”了,小德子也是乐此不疲。

  “去个电话催一下,再过段时间就到新年了,还在磨蹭当中,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赵津南脸色有些微变,他给的时间绝对算是宽裕的了。

  “皇爷消消气,估计是这归一商会要进行一年的统计和审核,再加上给各家、各方面的分红也是在这年底进行,所以小的觉得还是情有可原的。”

  小德子急忙劝诫道。

  “纯粹的找借口,又不是人手不够用,先去催一催看看什么情况。”赵津南冷眼相对,现在帝国的各项体系已经成熟无比,再找忙碌的借口可就说不过去了。

  “是,皇爷,马上就去催。”

  小德子急忙交代等在殿外的小太监去催促。

  临近新年,各地都已经算是开始准备新年,开始休息了,但是南京城和各地的官府还在不断的忙碌着,赵津南交代下去的任务不可谓不重。

  一进入十二月份,各地就遵循帝国制度开始进行给百姓们分发过冬的食物、衣料等等,很多方面的工作都是有政绩考核的,即便是有些官员们不作为,但是临近过年还是要好好的表现一番的。看書溂

  在炎黄帝国的政策下,各地的生活不断的变好当中,虽然朝廷的压力比较的大,但是炎黄帝国还是挺住了,随着大力支持商业,带动了很多的地盘,百姓们也都有机会赚取更多的金钱。

  朝廷上救济的力度也是十分的大,并且各地还有各种各样的监督机构,相对而言,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有的地方还得需要官府的救济,不过各地最基本的吃穿还是能够保证的。

  “小德子,把这几个月朝廷上的总结奏章拿过来,朕要看一下,百姓事无小事,这是最基本的了。”

  赵津南凝重的说道,虽然很多事情他都交给了朝廷上的官员和他的两个儿子去处理,但是不代表他不上心。

  没一会,小德子就把奏章整理好了,赵津南很快便翻看完了,各地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也算因地制宜,朝着好的方面在进行着。

  然而赵津南不觉得事情真如这上面写的那样,肯定有夸赞吹嘘的成分存在,报喜不报忧这是官员们必修的一门课程。

  “再把商务部、归一商会以及暗影局的情报选出来,朕要印证一番。”赵津南十分凝重的说道,这个时代的官员什么德行那还用说吗?

  翻看暗影局的情报赵津南就比较的仔细了,相对而言,赵津南更加信任暗影局的话。

  “怎么还有饿死人、冻死人的情况存在?这样的官员还留着干什么,换了他,当着百姓们的面打板子,让他长长记性。”

  赵津南脸色大变,生气的说道。

  “皇爷消消气,这陕西、山西才稳定不久,这种事情在所难免的,毕竟天灾人祸的,朝廷救济也是需要时间的,这一来二去,肯定就会出现什么意外。”

  小德子急忙宽慰道。

  “狗屁,这都多久了,运粮运不过去,就是爬也能爬到了,更遑论还有朝廷的支持,再给这样的人说好话,朕连你一起打。”

  赵津南杀气骤起,但还是克制了下来,在他的治理之下还有人饿死,简直是打他的脸,这让他怎么能够不生气。

  “给内阁去命令,若是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涉及的官员直接砍了,想我炎黄帝国地大物博,竟然还有人饿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让朝廷上下官员上点心,就从老百姓们的吃穿住这样的小事做起,小事都做不好,还整天人五人六的。”

  赵津南冷冷的说道,这个时候,赵津南已经感觉到帝国有些不平静了,在他不断往北方运粮的情况下还有人饿死,这就说明这其中肯定会有常人不易发觉的猫腻。

  “让暗影局查查吧,这一网下去,肯定能网住不少鱼。”赵津南想了想还是觉得不放心,出现这样的事情,百姓们骂的只可能是他,不会有别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