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劫掠者>第278章 募捐助饷
  李自成大军临城,北京城内可谓是慌乱的很,粮油米面盐的价格不断的攀升,搞得人心惶惶,虽然这么多年来北京城也有被围城的经历,但是这般把北京城围的水泄不通还真实头一次。

  山西兵在城外瑟瑟发抖,这一天天的吃不饱就算了,为了顿饭还得去打仗,说不定就会把命给搭上了,搁谁身上谁能乐意。

  山西兵也被起义军给围了起来,李过率领兵马准备招降。

  弟兄们,没饭吃吧,不要给狗皇帝卖命了,投降吧咱们义军当家做主的时候到了!

  起义军有他的底气,人手太多了,谁来了能够抵抗的了这么多的兵马,起义军就是分兵而战也是十分的轻松。

  李自成率领大军制造攻城的器械开始攻城,来都来了,先打打试试再说。

  起义军“八班倒”攻城打法开始了,北京城内的守军根本就不敢出城野战,现在的起义军可不是前些年几千兵马就能追着十几万大军跑的时候了。

  起义军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士卒都已经锻炼出来了,比起朝廷大军丝毫不落下风。

  “轰轰轰~”北京城内的红衣大炮开始开炮阻止起义军的攻城,一时间起义军死伤惨重,北京城的防御能力还是极强的。

  面对着死伤惨重的境地,李自成依旧镇定不已,现在只是试探阶段而已,大炮的威力虽然大,但绝对经受不住消磨。

  攻城战从早上一直打到了黄昏,北京城内的守军疲惫不堪,他们能够轮换的时间太短了,而起义军则是一会换一支军队,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城内的火药、滚木等守城物资消耗十分的大,甚至于北京城内架起了大锅,熬制金汁,手段齐出,打得起义军狼狈不堪,丢下一地尸体后仓皇后退。

  就连黄台吉都在北京城下受挫,更遑论李自成,但是此时北京城的防御着实是比前几年下降了很多,城外勤王救驾的兵马也没多少。

  临近黄昏,李自成下令鸣金收兵,埋锅做饭,他深刻的明白这北京城不是短时间能够拿下来的。

  此时的李过收拾山西兵收拾的也差不多了,山西兵基本上是望风而降;就这待遇,还指望老子卖命,去嫩娘的吧!

  杨嗣昌眼看着他带来的山西兵被起义军给吞没,气的直跳脚,心里却埋怨起了崇祯皇帝,真是鼠目寸光啊,这不是资敌吗?

  对于崇祯皇帝的做法杨嗣昌简直是无语了,但是守城还得继续,这算是什么事儿啊。

  监军太监在城墙上指手划脚的,让杨嗣昌更为憋屈,你到底懂不懂,不懂就下去!

  即便内心十分想弄死眼前的监军太监,但杨嗣昌都忍了下来,这监军毕竟代表着皇上。

  杨嗣昌把城外山西兵马投降的消息上报给崇祯皇帝,崇祯脸色极为难看,这代表着守卫京师的力量又削弱了一部分。

  杨嗣昌心里很想说,要是让这山西兵马进城,哪还有这么多事情,可身为臣子的他又怎敢出言质问崇祯皇帝。

  事情既然已经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再追究也没什么意义了,崇祯向杨嗣昌问策,杨嗣昌又一次的提出得发饷。

  当兵打仗不就是为了饷银嘛,没钱谁伺候你。

  崇祯听完,脸色很难看,钱钱钱,就没有别的了吗?没钱!崇祯很想摆烂,但是这个天下毕竟是他老朱家的,出了事情还是得靠他。

  户部尚书,搞点钱出来吧。

  户部尚书表示来钱的渠道就那么些,哪还有钱?到现在户部还有很多的亏空没补上呢?

  没钱,还欠着钱呢!

  针对没钱的窘境,崇祯皇帝又想抄家了,别逼我放大招。

  募捐助饷吧,诸位大人,一人捐上点就好了。

  崇祯皇帝回到后宫,他和周皇后商量,让国丈带头募捐助饷,毕竟国丈周奎是苏州的大户人家,手头的钱财很多。

  随着募捐助饷的消息传出,不少百姓都开始捐款,甚至有一六十岁老者捐出了四百两到户部。

  然而首辅魏藻德却只捐出了五百两,这让崇祯怎么能忍,他把标准提到了三万两,也就是说,京城中的大小官员此次募捐助饷每人得出个三万两。

  周皇后找到国丈周奎,希望他能带头做个表率,并且周皇后把这些年积攒的五千两银子交给了周奎,让他带头,然而财迷心窍的周奎又把这五千两银子给截留了两千两,只捐出三千两银子。

  崇祯皇帝也是十分的恼怒,这是欺负谁呢?

  北京城外的大军还在不断的进行攻城,可北京城内的饷银筹措却十分的艰难。

  周皇后劝说周奎,让他做做表率,如果北京城破,他就算是有钱又能怎么样呢?

  然而周奎却十分的轴,不为所动,从他这里拿钱,简直就是要了他的老命,他开始装穷,找来了发霉的大米,整天吃野菜装穷。

  崇祯皇帝多次恳求周奎,周奎丝毫不为所动。

  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周奎勉强的交出了一万两银子。看書喇

  朝堂上的官员也是有样学样,开始装穷,其他的都好说,只要别找我要钱。

  城外大军已经攻城多日,崇祯皇帝才勉强的募捐了二十万两,然而这依旧是杯水车薪,根本就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

  买粮、发饷,制造武器,购买火药各方面都需要钱,根本就不够用。

  北京城危在旦夕之中,经过几日的攻城,起义军也摸索起了门道,先是佯攻,等火炮发射的差不多了再攻城,针对守军的各种手段,起义军也逐渐的找到了相应的对策。

  起义军有的是人,但是城中的守军就那么些,根本就经不起这般轮番进攻,这般消耗。

  五月二十四,戌时三刻,宫内一旨调兵护卫的命令传出,宫外千余人渐渐的进入皇宫之内。

  “皇宫内的路线大家都清楚了吧,进入宫内后等我的命令。”领头的将领声音冷酷,脸色说不出好坏来,隐藏在月色之下。

  “是,大人。”身旁的大小将领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