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劫掠者>第130章 挖崇祯皇帝的祖坟
  崇祯八年,正月初,起义军攻克荥阳,十几家起义军在荥阳开始商讨起接下去该如何进军,因为他们又一次的陷入了包围圈之中。

  西北洪承畴,东南卢象升,对于起义军,朝廷围剿基本上就没停下来过。

  荥阳城中,各路起义军开始商讨起来。

  “依我看,咱们就从朝廷大军薄弱处突围,从东面突围绕道向南进军,如此一来,朝廷大军就扑了个空,咱们绕道去打他们。”李自成提出他的见解,这个时候起义军真正有远见的还真不多。

  “我看行。”

  ......

  周围一阵乱哄哄的讨论声,起义军的军容军纪差的很,大家都是兄弟,畅所欲言,有什么好点子,大家都提一提。

  “大哥,东进确实是很好的策略,但是得有人牵制啊,得分兵进行。”王齐凑到李自成身边,小声的在他耳边说道。

  “静一静,大家听我说,此番咱们汇集到一起,目标太大了,咱们还是分兵,如此才能让官军摸不着头脑。”李自成摆了摆手,用他那粗犷的声音大喊。

  李自成又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随着李自成的策略提出,周围各部起义军首领觉得可行,就准备分兵出击,打破朝廷大军的封锁。

  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三部整军向东进发,其他各部起义军也分别朝着不同方向进军。

  李自成他们三部很快就到达了河南固始县。固始县,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相对来说也不算是个大城。

  而且河南守军本来就少,何况并不是什么大的城池,面对几万起义军,根本就抵挡不了,没几天就被起义军给打了下来。

  张献忠带领的起义军那是很能打的,更何况起义军的数量是守城官军的几倍十几倍。攻破县城只是时间问题。

  攻破固始县后,起义军就开始审判官员,劫掠大户,发展队伍,很多活不下去的大明老百姓就顺势加入了起义军。

  起义军不断的壮大,虽说折损也很大,但是总体来说是不断壮大的。

  攻下固始县后,起义军们并没有得到满足,一个小县城对于他们几万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继续打吧。

  起义军在固始县呆了几天,又朝着霍丘县进军,一路浩浩荡荡打了过去,一路各州县那么点兵力根本就抵抗不了。

  张献忠率领数万大军,兵锋直指中都凤阳,凤阳百姓争相前去接应起义军。

  中都凤阳虽然是朱元璋起家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的老百姓也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起义军你们快来我们这啊,我们给你们带路!

  张献忠进攻的速度很快,仅仅半个月就到了中都凤阳。

  崇祯八年正月十五,雾气弥漫中都凤阳,起义军几万大军就打了过来,而中都凤阳守军还不知情。

  张献忠率军进攻,中都凤阳承平已久,面对“身经百战”的起义军,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面对危急,凤阳知府颜容暄还在饮酒作乐,并不知道此时起义军已经包围了凤阳城。

  守城士兵着急忙慌的向他禀报,颜容暄还一脸疑问,这起义军打到这边来了?简直无法无天。

  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了,因为起义军已经攻破了城门。吓得他直接脱掉官府,想混在骚乱的人群中躲避这次灾难。

  凤阳城中守军被杀的被杀,投降的投降,街道上慌乱不已,百姓纷纷想要逃离。

  凤阳知府颜容暄就混在逃难百姓的人群中,但是一个文人,又是知府,他跟普通百姓是不一样的。

  普通百姓,苦哈哈,常年干活吃不饱饭基本上都是面黄肌瘦,凤阳知府颜容暄娇生惯养之下,自然是白白净净,混在人群中,那简直就是鹤立鸡群一般。

  嗨,兄弟们,这发现了一个白白净净的人,肯定是当官的,大家快来啊。

  于是,起义军们就把凤阳知府颜容暄给逮了起来,准备进行审判。

  以前都是当官的大老爷坐堂审判犯人,现在该轮到我们起义军坐堂了,于是开始细数凤阳知府颜容暄等官员们的罪行。

  细数完以后,那还有什么说的,死刑!

  至于选择什么死刑?

  起义军们犯难了,杀头他们掌控不好力道,总不能让屠夫杀吧,那不为难人家吗?

  凌迟处死,起义军也办不到啊,没那技术啊!

  那就杖杀吧,乱棍打死!

  没多久,高迎祥和李自成就赶来了!

  起义军把胜利品和府库里的粮食,分给当地的贫苦百姓。

  张献忠又让四乡百姓砍光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还拆除了周围的建筑物和朱元璋出家的龙兴寺,然后掘了皇帝的祖坟,同时将凤阳富户杀的一干二净。

  以前起义军大都为了活命参加造反,但是此时张献忠打出了旗帜自称“古元真龙皇帝”,至于什么意思,起义军们也不知道,只知道名号挺响亮。

  起义军有目标了,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皇帝的位置也该轮到我们起义军坐坐了。

  到了现在,起义军再也没有回头路了,不管是挖了皇帝的祖坟还是打出皇帝的旗号,这都是再也不能调和的事情。

  相比于挖祖坟,打起皇帝的旗号,更让皇帝所不能容忍,皇帝的旗帜可不是随便能打的。

  起义军在中都凤阳没呆几天就撤离了,都挖了皇帝的祖坟了,还不跑,难道等着朝廷大军来围剿吗?

  起义军打下凤阳后,又朝着南方打了过去,这地方已经打得差不多了,换地方打。

  对于起义军的种种所为,地方官员想要隐瞒,但是这事情太大了,根本就瞒不住,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崇祯皇帝的耳中。

  崇祯帝得知消息后,立马穿上了丧服,跑到太庙放声大哭,各位列祖列宗,我对不起你们啊。

  随即下令朝廷官员素衣素食办理公务,表示哀悼。

  崇祯帝暴怒之余撤了兵部尚书的职,砍了凤阳巡抚和巡按御史的头,他觉得还不解气,又把早已革职闲住的五省督师拉出来定了死罪。

  可即便如此,也依旧抵挡不住起义军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