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劫掠者>第90章 乱起
  赵津南觉得还是让山东乱一乱比较好,他丁忧基本上也要过去了,这个虚构的大伯也算是完成了他的作用。

  一批批淘换下来的战刀被偷偷的运出,数量不少,不少粮食也是跟随着商队运往各地。

  赵津南今年粮食收成很好,有很多的余粮,拿出一小部分来,他无所谓。

  相当于买凶杀人了,制造混乱,打吧打吧,乱一点不好吗?只要别在我这乱。

  粮食就由周员外的商队运出去,家丁们分批给护卫。

  这个年代,为了钱,士卒给商队护卫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帮闲帮的好,养家糊口不是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大都落在了山贼土匪身上,作为回报,或是打压生意对手,或是屠家灭门。

  一时间纷乱无比,甚至于白莲教也趁机起事。

  大劫在遇,天地皆暗,日月无光。

  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

  官逼民反,换乾坤,换世界,白莲下凡,万民翻身,摧富益贫。

  淤泥源自混沌启,白莲一现盛世举,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

  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圣女降临,白莲重生!

  ……

  白莲教口号确实很让人向往,煽动性很强,活不下去的人开始慢慢有了信仰,加入白莲教。

  济南一带,乱相纷生,慢慢延伸至周边,一时间鸡飞狗跳之相,混乱至极。

  乱像是各地一件件事情汇聚起来,虽然都不是很大,乱的地方多了,也就量变成质变。

  这个时候官员的办事效率可想而知,等事情报上去,批下来,已经到了十一月中旬了。

  这再有个把月,很快就要过年了,普通百姓,流民,山贼土匪,这些人都要活不下去了。

  大冬天,缺衣少食的,马上就要饿死了,这个时候,有带头的,反了他娘的!

  山贼土匪开始下山抢劫大户,白莲教率领教徒也开始了他们的“大业”。

  而官军,没有军饷,大冷天的谁愿意出去作战,颇有些指挥不动的意味。

  带兵将军直呼你们是我带过最差劲的一届兵了,什么玩意?

  真要强行命令,还真不好使,万一哗变了,岂不是雪上加霜。

  赵津南此刻正在和钱一计划着明年的事情,明年大乱可以大发展了,不像今年只能算是小乱。

  “这乱起来好啊,这藩王算是顾不上我们了,朝廷方面估计也是焦头烂额,大明全境上下,起义军四起,来吧,再乱一些吧”

  赵津南有些阴险的说道,双手伸出,像是要拥抱什么,嘴角笑容颇为诡异。

  “老爷,现在流民四起,咱们要不要收拢一些?”钱一在边上,不停的思考,他在这个位置上,也是要考虑很多事情的。

  “不用着急,现在收拢流民容易混进来细作,等明年吧!咱们有粮有地,你还担心没有人要?”

  赵津南反问道,开什么玩笑,竖起招兵旗,自有吃饭人,他这有地有粮,还怕没人来吃饭。

  今年种子已经运往东齐,明年开始就可以慢慢的普及了,甚至于济州岛上他也准备试种一下,这经常性的运粮也不是个事,还是自给自足的好。

  赵津南知道,这一次动乱对大明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他来说,必然是好处多多。

  至少在隐藏自己方面是极为有利的,目光都被混乱吸引,没人顾得上他。

  “那我们接下来该做些什么?”钱一有些郁闷的紧,有些发挥不出他们的实力啊。

  “遍布眼线吧,整个大明境内,尽量发展,不要小看自己,暗影局发展的好,可抵得上几十万雄兵”

  赵津南给钱一打气,他说的也没错,情报部门发展的好,那绝对是一大臂助。

  提前埋伏好细作,关键时刻能有大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过完今年,先在江南一带安排人手潜伏下来,等待日后启用,这长江可是天险啊,不提前做做准备,日后会很头疼的”

  赵津南对于江南这一带觊觎良久,富饶之乡,承平已久,若非战乱,倒是一个好的去处。

  “是,老爷,如此这般谋划的,资金方面就有些捉襟见肘了”钱一有些难办的说道,没钱,很难办事啊。

  “无妨,等一会你去找小六子去支取一百万两,全是经费,人员必须认真挑选,忠心可靠,万不可走漏风声”

  赵津南严肃的脸上有些发冷,这个暗影局由不得他不认真起来,这可不是三五百个家丁,谁带都是带。

  “是,老爷,那我就去做准备了”钱一开口说道,既然领了任务,那就开干吧。

  钱一走后,赵津南开始了他的规划,明年初周安沁就要产子,他找过有名望的大夫,给周安沁把过脉,八成是个男孩。

  中医确实能从把脉中探查出男女来,精通的人准确率能够达到八成左右。

  现在就得想名字了,万一名字起不好,这就尴尬了。

  对于孔有德的叛乱,他也得准备了,大范围的流民收拢安置,毕竟普通百姓能有什么过错呢?他们只是想活下去。

  唉!

  多事之秋明代末,流民失家永流浪。

  赵津南知道,他不是圣人,有时候他只是个自私鬼,他也不想这样,难道说把自己推向深渊,换取他人的生存?

  有些事情,赵津南自问他做不到,这种舍己为人的事情只能是就给菩萨。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今年又是难熬的一年,年节都吃不饱饭。

  崇祯三年底,在山东四处乱起的时候,赵津南这里开始准备过年了,不仅仅今年收成还可以,而且今年热气球的大批量制作,已经是很成熟了。

  接下来按部就班分批训练就可以了,他计划着每一百人队分配一个热气球,这个分配当时也算是比较合理的。

  千人队伍,就有着十个热气球,配合起来,那绝对无往不利。

  下一年,他混个总兵应该不成问题,对于“平叛”,他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就孔有德的士兵加上流民,他还真看不上。

  崇祯四年,转瞬即来,年节也算热闹,最重要的是赵津南马上就要有后,有人能够继承他的家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