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劫掠者>第714章 炎黄帝国三百省
  赵津南虽然把各地的划分交代了下去,但心底里还是有些没谱,海外之地,朝廷上的官员接触的少,可不是随便一划便可以。

  六月十二,赵津南对朝廷上递上来的区域划分十分的不满意。

  “小德子,通知下去,明日举行大朝议。”赵津南虽然不愿意和朝臣们扯皮,但也不得不仔细的交代一番,特别是涉及到区域划分以及官员派遣的问题上。

  明里暗里需要派出的官员不知凡几,光是明面上巡抚、总督、知府、县令就不知道得派出多少官员,涉及到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

  若是现在不进行安排以后也得陆续的安排,早晚都是要处理的。

  至于暗影局的分派,这方面就不用和朝臣们商议了。

  翌日一大清早,朝议便开始了,赵津南也感到压力十足。

  “诸位爱卿,昨日递上来的奏本朕已经看过了,觉得不太合适,今日咱们就商定个结果出来,现在整个天下平定的也有个七七八八了,地域划分这方面还得多方考量才是。

  整个地球表面积不过五万万平方公里,除去七成海洋,这陆地面积也就一万万五千平方公里的样子,再除去沙漠、热带雨林等等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也就八千万平方公里的样子。

  换算下来也就是十个炎黄帝国那么大,不过现在,这些地盘都是属于帝国的,这样吧,就以陕西的一半大小为标准省,根据各地汇报上来的情况综合一下,划分出三百个省出来。

  这各大陆地也得进行一下划分,这样吧,以南京城为中心到准格尔的地盘,北面到原罗刹国的地盘为边境,南面包含到印度的地盘为中洲,意为中原大地。

  这以前罗刹国的地盘就命名为北洲,至于这欧罗巴洲,这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恶心,还是叫做极西洲吧,意为遥远之西。

  这澳洲嘛,就叫南洲吧,最南的这块大陆,常年冰雪覆盖,那就南极洲,这南极洲暂时先不管它,等日后帝国发展起来再去探索。

  至于这非洲,也让人有些别扭,就叫炎洲吧,至于这M洲大陆,就以运河开挖的地点算起,分成两块大洲,就叫炎黄帝国新洲吧,现在已经派过去几百名官员了,这区域的划分和顾炎武他们多沟通一番。

  虽然沙漠、高山之地不怎么适合人类居住,但是里面的资源可是不小,划分区域的时候,就以就近原则划分吧,多方面考量一下各地的情况,重新划分一下,不管是谁,沟通过程中,谁要是胆敢阻碍或者收受贿赂等,可就别怪朕心狠了。

  这区域的划分可得用心,按五省一个巡抚、总督、布政使来算,这得派出去多少官员,此事绝对要慎之又慎。

  吏部开始选拔官员,愿意远走他乡为帝国效力的优先取用,能力方面只要说的过去便可以,不要迂腐之辈。”

  赵津南不断的交代着,底下官员们神情各异,接下来必然会忙碌不堪。

  吏部官员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么多的官职,暗中操作一番,总能发一波财的,重要官职不好操作,但是安排中层和底层官员那也是能够搜刮一波的。br>
  规矩如此,事情做好了,些许钱财而已,上面也不会多说什么。

  朝臣们的小九九又怎么能瞒得住赵津南,不过他也不打算多去计较,如今的官员虽然有些贪腐,但做事的效率和能力毕竟提高了,派往海外的官员,赵津南并不打算在贪不贪的问题上多做计较。

  “诸位爱卿要群策群力,最近一段时间就把重点放在这上面吧,尽快根据各地的地图以及情报资料把区域划分好,官员选拔方面,吏部多上点心。”

  赵津南给各方布置任务,这其中吏部的任务是最重的,只能如此,没有太好的办法。

  朝议持续了两个时辰,赵津南才把事情交代完,顺便听取了各方官员们最近的汇报,这才结束了。

  朝议结束,赵津南才算是放下心来,不过对乔鑫提出的策略,赵津南还是想着规划一番,即便是现在实行不起来,但是以后肯定是可以的。

  “小德子,你觉得如果在南洲这地方建造几条铁路线通往海边海军基地附近如何?”赵津南没有过多地考虑新洲之地,毕竟那里太过于原始了,而且实在是太远了。

  “皇爷,若是如此的话,这铁矿运回帝国境内可就轻松地多了,效率提高十倍不止。”小德子想了想便是回应道。

  “十倍确实不止,新洲路途遥远,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不过这南洲之地铁矿十分优质,铺设铁路等方面肯定会事半功倍,这方面倒是可以计划一下。”

  赵津南内心似乎是有了主意,如此高效的办法确实值得多上上心。

  “这样吧,找几个铁路署的官员和制造火车的工匠过来,朕问一问他们,最好是能派出去一部分官员和工匠们去实行这个计划。”

  赵津南对着小德子说道,他越想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造几个火车送过去,然后铺设铁路便可以了,至于铁路在当地锻造钢铁便可以了,原材料充足,甚至比炎黄帝国境内还要省事。

  赵津南命令下达,不久后便是来了十来个人,既有官员亦有工匠。

  “朕打算在新洲之地建造几条铁路线,加快铁矿的运输效率,这南洲也就是以前的澳洲,你们都是经验丰富之人,此事有没有可行之处?”

  赵津南虽然觉得事有可为,但还是想听一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万岁爷,此事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先不说这火车得拆分成零部件然后运过去,光是这钢铁厂就是个难题,这南洲的铁矿虽然优质,但是冶炼钢铁,建造钢铁厂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前期肯定会很费力。”

  铁路署的一名官员急忙分析道。

  “嗯,有点道理,不过相对而言,还是利大于弊,花费一段时间把铁路修建起来,到时候这铁矿石运输起来就轻松多了,你们铁路署选几名官员出来,让工匠们造几辆火车运过去,至于这钢铁厂,选一些经验丰富之人去把钢铁厂建起来。”

  赵津南犹豫了一番还是决定在南洲之地建铁路,铁路的便利性谁都能看得到。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