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最强汉帝>第255章 灭徐之军悄然南下
  颍川荀氏除了八龙传说之外,还有一个三纲传说。

  即:

  君为臣纲,荀彧忠于汉

  子为父纲,荀爽坚持孝道

  妻为夫纲,荀采为夫守节

  历史上的荀彧虽然没有走到前线替曹操出谋划策,但他承担了曹操一方的后勤工作,让在前线打仗的曹操没有后顾之忧,还有充足的粮草,荀彧可谓居功至伟!

  最初的曹操口号是匡扶汉室,而不是篡汉。荀彧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为曹操服务最初是合作,为了汉室能中兴。

  然而,随着曹操势力日益增大,曹操的野心也越来越大,荀彧反对曹操僭越的举动而与曹操的矛盾越发突出。

  两人的矛盾在曹操想要封魏王加九锡时达到顶峰,最终荀彧因此而死,有说是忧郁而死,有说是被曹操毒死,但不管哪种说法,荀彧都是内心终于汉的,并且没有见到曹操称魏王的时刻。

  虽说这有些自欺欺人的感觉,但这就是荀彧表达对汉室忠心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无奈。

  无论是荀彧还是荀爽,亦或者荀采,心中似乎都有一种坚持,他们也不愧是荀子的后代,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的坚持和理想以及成就。

  在为刘协效力为大汉效忠之余,荀彧叔侄三人也想到了壮大自己的荀氏家族。

  荀采十七岁嫁给阴瑜,生有一女,没过多久阴瑜却是去世了,之后荀采的父亲荀爽骗她回来改嫁给郭奕,她不肯又无能为力,最后在新婚之夜与郭奕长谈了一夜,第二天就自绝了。

  似乎是出于骗女儿回来改嫁从而逼死女儿的愧疚,荀爽把荀采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外孙女接回了颍川荀氏悉心照料。

  直到去年荀爽去世,小丫头继承了她母亲的聪明才智,在荀爽的悉心教导之下,九岁的她在颍川一带素有小神女之美名。

  荀彧叔侄三人,便有想把他们荀家的小神女嫁给刘协为妃的想法。

  在他们叔侄三人看来,少壮一代中,无论是素有神童之美名的诸葛亮,还是素有小神女之美名的荀婉曦,亦或者是素有东汉第一才女之称的蔡琰,都远逊色于刘协这个妖孽。

  注:荀采确实有个女儿,具体名字没找到,荀婉曦是诌的.

  关键是刘协这个妖孽,还是个皇子龙孙,就很逆天。

  只要刘协不死,未来他登临帝位,是可以预见的。

  如此,他们荀氏又何不提前投资刘协呢?

  至于说把小神女嫁给诸葛亮?他们也想过,但觉得不是诸葛亮不够优秀,而是嫁给诸葛亮无法给他们荀氏带来巨大的影响与利益最大化。

  ……

  随着战令的下达,第三次军政大会也落下了帷幕。

  随即各方军队都云动了起来。

  都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但是灭青之战和灭徐之战,镇北王府还真不怎么需要运输粮草。

  徐州方面有糜家这个徐州第一商业家族在,徐州又是个鱼米之乡,糜家的粮草供二十万大军吃上一年完全没有问题。

  而青州靠着徐州,徐庶、诸葛亮、荀谌一致决定三面进攻青州,北线从渤海郡和清河国陆地上进攻,半岛南北两线从海上进攻。

  如此,青州方面徐州那边可以从背后调一批粮草过来,而等到他们攻下东莱郡后,便可以直接海上运输。

  大军在集结,战船在集结。

  徐州方面,糜家在沿海有一片庄园,足有一个小镇那么大,那里是糜家晒盐的地方,有糜家上万族兵在那里把守,闲杂人等不许靠近。

  糜竺打算让灭徐大军先悄悄在他们沿海的那个庄园偷偷登陆,最好是能修整两天后再对徐州发动进攻。

  为啥?

  因为从天京坐船下来,人不晕马都晕啊,不休息两天,状态就实在太差了。

  帝国海运总署的运兵船就停靠在渤海沿岸和河岸边,水军兵团的战船则需要从阳信县调回来。

  军政大会三天后,所有运兵船只抵达渔阳郡的潞县。

  潞县有一个横跨两河的大军区,北边是丘水,南边是沽水,也就是后世的海河。

  为了不引人注意,南下的大军没有选择在沿海登船,而是在潞县的大军区内,趁夜直接从沽水和丘水两条河流进入渤海,然后再南下黄河,在徐州沿海糜家盐场庄园登陆。

  一切都悄无声息。

  帝国海运总署和水军兵团开始高速运转起,把十七万灭徐大军连同战马向南方运输后,灭青大军也开动了。

  高览统领的铁甲兵团一路浩浩荡荡的开往青州方向。

  这是陆路攻打青州的部队,剩下的部队全部是南北两岸沿海登陆攻打青州,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根据青州的各郡鸽组分部传回来的情报,焦和把二十万大军都基本集结在河间国和渤海郡的附近,他的大后方是空虚的。

  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想过,镇北王府会真的来攻打他,而且主力部队还不是从陆路过来。

  大后方一沦陷,焦和必然方寸大乱,徐庶、荀谌和诸葛亮三人,对灭青之战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

  天京。

  在镇北王府的第三次军政大会期间,看着来来往往的文臣武将,以及不断有军队调动,虽然不知道这些军队在干什么。

  茶楼上,鲁肃的眉头不由一皱:“镇北王府这是又要打仗了?是讨董之战还是什么?只调铁甲兵团慢悠悠的南下,怕不会是他们要对青州玩真的吧?

  哼,焦和这个老东西敢作死,招惹镇北王府这一窝子狐狸,如果不是北上天京看到这帮文臣武将,我鲁肃真的就被帝国周报给忽悠住了。

  什么北方战事吃紧失利?全部捡南方那些诸侯喜欢听的说,不过很快,南方那些诸侯,怕是再也笑不出来了…”

  鲁肃到底是鲁肃,他虽然什么都不去问,但看到镇北王府集结核心文臣武将开会,铁甲兵团突然南下,就猜到镇北王府可能要对青州用兵了。

  酸枣会盟的联军正在与董卓对峙,等着镇北王去主持大局,镇北王却要打青州?

  这逻辑,倒是把鲁肃给整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