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最强汉帝>第440章 登基大典之前
  时光荏苒。

  转眼进入七月份。

  离刘协九月初五登基为帝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这个时候,交州方面,在士武与刘巴的带动之下,交州各方势力均已表态归顺镇北王府。

  现在或者说,该称呼镇北王府为大汉帝国了。

  帝国周报现在称呼镇北王府都已经改了称呼。

  即朝廷。

  汉廷。

  帝廷!

  没有曹操他们玩笑中所说的天庭。

  交州方面,哪怕是带头想要自立为王的士燮,也都表示了归顺镇北王府,拥护刘协为帝。

  而且他的声音,后来还强过士武与刘巴所发出来的声音,大有谁敢不归顺镇北王府、不拥护刘协为帝,他士燮就跟谁急跟谁玩命的样子。

  很显然,士燮这是想要补救他之前的过错。

  但是错了就是错了。

  士燮显然也太小瞧了镇北王府在交州的鸽组分部以及死忠卧底特工们了,诸葛亮他们最终在士武和刘巴的鼎力帮助之下控制了交州之后,士燮还是被诸葛亮他们给拿下了。

  现在才发声支持?

  晚了!

  士燮这个拥有不臣之心的人留在交州,诸葛亮他们很不放心,在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彻底收复交州之后,诸葛亮他们就把士燮他们押送回京了。

  不过,诸葛亮他们带来的十万大军,却是留下了一个作战兵团在坐镇。

  虽然已经彻底收复了交州,但诸葛亮、诸葛瑾和周瑜等人还是有些担心,现如今天下还未被彻底平定,有人会趁刘协登基之际,交州兵力空虚,来摘桃子。

  很显然,诸葛亮他们担心的人,是曹操和刘备这两人。

  在收复交州之后,诸葛亮他们把交州府的那些作战兵团的府兵,收编为交州各郡维护治安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

  做完这些,诸葛亮等人才北上。

  与诸葛亮他们一同北上的,还有交州的各郡太守、各郡各县的县令以及交州各方大士族。

  刘协的登基大典,他们是需要到天京去参加的。

  各州的负责人或者负责班子、各郡的负责人、各县的负责人以及各州内的大士族。

  可以说,刘协的登基大典,来参加的人囊括了天下所有地方大势力,是下沉到县的全国大事件,搞得异常隆重。

  能不隆重吗?

  这次的登基大典,不仅是刘协登基为汉天帝,还有甄宓被册封为一国之母。

  即帝后。

  与此同时,还册封三十六个帝妃。

  还有一群郡主也将晋升为帝国公主。

  此外,统一全国之战也接近尾声,论功行赏之下,这次各方大佬,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将不是以镇北王府的名义来任命,而是以大汉帝国的名义来任命。

  也因此,在这次登基大典期间,大汉帝国将会诞生朝廷上所有部门官员。

  乃至是,他们这些地方上的负责官员,在没有得到刘协的任命之下,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大汉王朝涅槃重生,新的大汉帝国新的气象,他们的职务需要得到刘协这个帝王的重新任命,这是帝国周报上明确告诉他们的。

  由此也不难看出,刘协的登基大典,实际上也是他们这些地方官员回天京述职的转场活动。

  进入七月份后,各州各郡各县的地方官员,心里都非常忐忑不安,他们被要求到天京去参加登基大典,而且无论是州府还是郡府亦或者县府,到天京来的负责官员,至少要有三个,县令府是三个,郡守府是五个,州府是七个。

  这个队伍,非常庞大。

  他们就很担心了,帝国周报上说了,参加登基大典只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刘协让他们这么多人上天京参加登基大典的目的,明确的在帝国周报上告诉了他们,第二个环节是他们要述职。

  就算是述职,州牧、太守、县令这些负责人一个人来就可以了吧,为要求县令府要来三个主要负责的官员包含县令在内、郡守府要来五个主要负责的官员包含太守在内、州府要来七个人包含州牧或刺史在内?

  他们害怕了。

  刘协这是不一定让主要负责人述职的节奏啊。

  亦或者说,一哥如果述职的让刘协很不满意,他的乌纱帽很有可能会不保,将一哥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同来的那几个人的其中之一。

  去天京的路上,所有一哥的内心都很沉重,都很担心自己的仕途前景很堪忧。

  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恐怖的的帝王?

  反正,在帝国周报的不断宣传之下,刘协的伟岸形象,近乎被神化了,在这个英明神武的帝王面前,他们别想算什么小心机小聪明。

  很多一哥在去的路上,腿就有些发软了。

  与之相反的,其他次要负责人的官员心里虽然也很担心,但更多的是兴奋。

  进入七月份,不止交州的官员跟随诸葛亮他们北上天京,其他州的官员也都纷纷动身了,这还是因为河道解封了,帝国海运总署三支海运船队起到运送官员到天京参加登基大典的工作,才让他们那么从容。

  若非有帝国海运总署在高强度运转,他们动身去天京的时间恐怕要更早。

  在去的路上,官员们在船上也小聚了一次,探讨着天下的局势,议论着时政,可在猜测着刘协会问他们的问题等。

  一番交流下来,他们紧张显得心情,也变好了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益州和西凉方面,庞统与鲁肃转达了刘协的意思,让他们以臣的姿态,像其他州一样来天京参加他的登基大典,最终都没能谈下来。

  董氏王朝方面表示,将派董氏王朝的丞相李儒和外务大臣代表董氏王朝,备厚礼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

  益州方面,庞统的出使是失败的,因为在他还没有出使益州府与刘焉举行会谈之前,益州府就发生了巨变,随后曹操逐步掌控了益州。

  庞统出使益州,原本是要与刘焉谈,最后变成了与曹操谈。

  曹操表示,他也将在九月初五,成立曹氏王朝,称曹帝,希望刘协也能以臣的姿态来朝拜他,最终惹怒了庞统。

  庞统在益州府怒骂曹操,气得曹操七窍生烟,差点没忍住要砍了庞统的脑袋,最后曹操表示,他曹操到时将派外务大臣去天京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然后把庞统扠出益州。

  庞统的益州之行,宣告彻底失败。

  这件事通过鸽组分部的战鸽,也及时的传到了天京去,好巧不巧的是,刚好曹操的三个女儿抵达天京。

  可以预见的是,刘协得知这个消息后必然会大怒,而这个怒火,或许可能会转而烧伤曹操的三个女儿。

  天南地北的官员,都在向天京城汇聚而来。

  进入七月份之后,荆州的收复之战也彻底结束,贾诩他们很快组建起了交州的最后那几个郡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随后乘船回天京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

  走水路,无疑比陆路快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军方回天京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的,下沉到连队。

  即各作战兵团的团长、副团长;营长、副营长;连长、副连长,都在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的队伍之中,军方回天京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的队伍也非常庞大。

  可以说,武将如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各州各郡的鸽组分部的负责人,并没有人回天京去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

  在刘协的登基大典期间,其实还有一项工作在进行,那就是各地方鸽组分部对本郡的官员再一次进行大摸底,配合刘协在天京接受各地方官员的述职工作。

  刘协为什么要让那么多官员回天京?

  参加他的登基大典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其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他治下的大汉帝国的官员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摸底。

  他这个大摸底与其他人的大摸底有所不同的是,他拥有系统,系统有六边形识人勘察术,只要他发动六边形识人勘察术,那些官员的六边形数据,即武力值、魅力值、智力值、统率值、政治值、忠诚值,都会很直观的呈现在他的脑海里。

  这,才是刘协要召集那么多地方官员到天京来的原因,正如那些官员们所想的,如果只是简单的述职,那么让那些州府、郡守府、县令府的一哥们去天京就可以了,不需要要求县令府要去三个人等。

  很显然,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述职。

  那些一哥们,不能不对他们的仕途感到担心。

  在刘协发动六边形识人勘察术之下,那些官员们能力如何,都会被一一呈现出来有些低能的人占着一哥的位置,是不会被允许的,有些深藏不露被一哥打压的人,是会得到提拔的。

  刘协的登基大典,也将是一场优胜劣汰的任免大调整,一场政务大彻查大处理。

  可以预见,刘协的登基大典之后,新的大汉帝国,将以更强劲的姿态崛起。

  那些心里不忠于大汉帝国、有不臣之心或与外敌勾连的官员,也将会被清理出大汉帝国的官员体制外。

  一个崭新的、健康的、向上的大汉帝国,正阔步走来。

  在这次大彻查大处理的政务活动中,其实不止是去天京参加登基大典的官员会被清理调整一遍,留在本部的官员也会被彻查清理调整一遍。

  那些主要负责的官员们去天京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之前,来回哪怕是走水路,也至少要折腾上几个月乃至半年时间。

  这么久的时间,本部不可能没有人在坐镇处理政务,一哥们会任命更次要的一批官员在他们不在的时候,代替他们主持大局。

  而这些被留在本部代替一哥们主持大局的官员们,或许才是最大的人才漏网之鱼,最大的被一哥们打压的对象。

  去天京参加登基大典的人,反而可能是与一哥们同流合污的心腹,一哥们或许会担心有人会在刘协的面前说他的坏话,或者去的人能力太强,可能会抢了他们的饭碗,终结他们的仕途,所以把能力的强的人以及政见不和的人、刚正不阿的人,留在本部。

  这些,作为已经成精了的狐狸的刘协都已经想到了,他也有对付的办法,那就是在这期间,但凡一哥们安排留在本部支持大局的次等官员或没有一个额安排因为能力出众参与进管理的其他官员,都会被各地方鸽组分部的情报人员记录在案。

  之后,在那些去天京的地方官员们述职完了之后,他们也将全部会被接送到天京去述职。

  这时候,军方已经述职完毕,且都已经论功行赏完,军方的人及时回到本部,值得一提的是,各郡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的统领及副统领也都要去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

  各郡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的统领,也将是第一批回到地方上的人,他们回到地方上的职责是,在本郡的官员几乎全部被抽调到天京述职之际,维护好本地的治安,不能让本地生乱。

  安全部队统领们回到地方,第二批地方官员就会火速被帝国海运总署的运输船队运送往天京。

  直到这时候,全国已被收复的各郡鸽组分部的负责人,才一同回天京述职。

  经过这么一番大彻查大清理,大汉帝国的天空在刘协看来,才算是晴朗的。

  除此之外。

  天下各州郡的大士族们,族长或家主亦或者家族话事人,也将到天京来参加刘协的登基大典,刘协也将会与他们举行一次深层次的会谈。

  在这次会谈之后,再有大士族敢犯上作乱,将会迎来灭顶之灾。

  在与这些大士族们举行的大会议上,刘协也将会下达命令,不允许他们招募族兵、不允许他们雪藏人口、更不允许他们把汉人当奴隶。

  汉人,永不为奴!

  在这次与天下各大实族的会议上,将会得到确立。

  汉人永不为奴,那么他们需要奴隶又该怎么办?

  刘协把目光标准海外,尤其是东海方向的岛国!

  在他的国度里,奴隶是被允许存在的,但必须要强调一点,汉人永不为奴!需要奴隶?世界上又并非只有大汉帝国一个国家。

  比如说,还没有被彻底灭掉的高句丽王国。

  据鸽组分部传回来的消息称,距几年前高句王国准备吞并辽东最后被贾诩他们顺手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随后高句丽王送了一个公主给刘协和亲并割地赔款求和之后,如今的高句丽王国已经回血,且一直在秣马厉兵,高句丽王似乎随时准备一雪前耻。

  可以说,东北方向,大汉帝国还有一场仗要打。

  而这些外邦人口,他们非大汉帝国的子民,成为俘虏的他们,便可以成为奴隶。看書喇

  刘协的登基大典期间,大汉帝国的大动作,不可谓不多。

  七月份的天气,很炎热。

  与冷飕飕从浴房里出来后的刘协,收到情报部大殿冰魄传来的情报,得知曹操将与他同一天称帝之后,刘协并没有曹操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气急败坏。

  因为作为成精的狐狸的他,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结果。

  曹操如果不归顺大汉帝国,那么占据益州的他要干什么/

  自然是要打造他的王朝。

  也因此,曹操称帝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历史上曹操并没有称帝,是他儿子后来才称帝建立魏国的,现如今曹操去了益州,而大汉正统被刘协所继承,曹操称帝并没有像历史一样曹氏家族建立魏国,而是学董卓建立董氏王朝,建立他们曹氏家族的曹氏王朝。

  曹操称帝,刘协并没有派人去参加,因为在他看来,那就是一个笑话而已。

  登基大典之后,大汉帝国就将与曹操开战,他又何必派人去参加,给曹操这个便宜岳父面子呢?!

  去参加是提高曹氏王朝的威望,与此同时拉低了大汉帝国的国格。

  “陛下,你不生气吗?”

  冷飕飕也凑过来看了冰魄传来的战报。

  事关重大,冰魄不敢怠慢,收到消息后就火速往刘协这边传送了,帝国一号龙船上是有与情报部大殿对接的战鹰的,而且还不止一只,情报部大殿若想给刘协传送战报,就算是刘协坐在移动中的船上,也亦是可以的。

  这就是情报部传送情报的强大之处。

  “本王生气什么?”

  “陛下,你又说错了,你现在该改称自己为本帝了!”

  “…习惯了!”

  刘协有些哑然。

  在浴房里,刘协与冷飕飕这个小丫头呆了好几个时辰,他们深入探讨了很多东西,比如刘协登基为帝之后,该自称什么好一点,如寡人、朕、本皇等,最终自称本帝被他们双双选中。

  “你要养成习惯,还有两个月你就要成为天帝之尊了,不能闹笑话。”

  “谁敢笑话本帝?”

  “咯咯…别人是不敢明目张胆的笑陛下,但是别人可以在心里偷偷笑啊。”

  “唔,也对,那好吧,本王…不,本帝以后会注意一点。”

  “嗯嗯。”

  冷飕飕很满意地点点头,露出一个幸福的微笑。

  “真是个傻丫头,不过,本帝喜欢!走,跟本帝到甲板上去散散步。”

  说着,刘协就握住了冷飕飕的玉手,把他揽进怀里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