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大唐皇长孙>第132章 要致富,先修路
    自从之前被李承宗打脸之后,民部对于赋税统计的效率是大大的提升了。

    武德六年刚刚过去,朝廷百官还没有正式的开始结束休假,郑善果就带着去年的赋税数据给李渊进行汇报了。

    “陛下,我大唐去年的赋税,终于突破四百万贯了,按照这个增幅,    今年突破五百万贯也是大有可期呢。”

    作为民部尚书,征税是他最主要的任务。

    只要每年的赋税都能不断的增加,他就是非常合格的民部尚书。

    果然,刚刚还在跟李承宗、裴寂、萧瑀打麻将的李渊,听了这个数据之后,非常的开心。

    “郑爱卿辛苦了,这民部统计的赋税数据,    是一年比一年快速了。

    去年大唐的统治区域增加了,    民部的压力其实是变大了的。

    这种情况下能够那么快就拿出结果,朕很满意。”

    李渊也不知道是对郑善果很满意,还是对去年的赋税很满意,脸上满是笑容。

    “陛下,今年比去年多了几十万贯的赋税,朝廷可以做的事情有多了不少呢,”

    裴寂作为李渊最信任的重臣,此时自然不会默不作声。

    “确实是,这两年大唐算是风调雨顺,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流民是越来越少见了。

    这是盛世的开端啊。”

    别看萧瑀平时很钢,但是该说好话的时候,他也是一点都不会吝啬的。

    “赋税不断增加,朝廷今年就不用担心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道路没有办法顺利的开工了。”

    郑善果看到李渊和裴寂、萧瑀都很开心的样子,心情也是很不错。

    “几十万贯,    哪里够修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道路啊?

    难不成就修一条一仗宽的道路吗?

    以后还有长安城到洛阳,    洛阳到晋阳,    凉州到伏俟城,凉州到瓜州、肃州,    晋阳到朔州、到幽州等地的许多水泥道路需要修建呢。”

    大过年的,李承宗这话,显然很不中听。

    果然,裴寂首先眉头一皱,说:“世子,水泥道路的修建,好处大家自然是知道的,但是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过耗费钱财了。

    在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道路没有修建完成之前,我觉得没有必要开工其他的水泥道路。

    并且这条水泥道路,也不一定就是今年就需要完工,可以分成两三年修建。”

    “裴相言之有理,水泥道路的修建,确实不能操之过急。

    就像是前隋时期,大运河的修建,可以有利的改善南北交通情况,这对国家来说应该是好事。

    但是隋炀帝操之过急,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一件好事,生生的变成了坏事,甚至隋朝都因此而没了。”

    萧瑀这话,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李渊和裴寂都忍不住点头。

    至于郑善果,那就更是赞同了。

    水泥道路修建的太急,民部的压力是最大的啊。

    现在有了萧瑀这话,他的压力就有希望大大的降低了。

    “萧相,您的话我不敢苟同!固然,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时候,是操之过急,没有体恤百姓的困难。

    但是我们的水泥道路修建,跟大运河的修建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这些道路建设,朝廷不会大规模的征集民夫,这就基本上不会对百姓的生产带来太大的影响。

    我们从吐谷浑等地,俘获了大量的战俘,用这些人组建城道路施工队,再加上渭水新城专业的建筑队伍,基本上就可以完成水泥道路的修建。

    毕竟,这些水泥道路都是在原本的砂石、黄泥道路的基础上进行加固而已。

    只要大家熟练了水泥砂石混泥土的使用,修建速度是很快的。

    从凉州、长安城及中间多个地段同时向两边推进,只需要一年时间,就能完成这条道路的建议水泥路改变。”

    这个时候的水泥道路,质量自然没有办法跟后世的高速公路相比。

    甚至后世的乡村道路的修建质量,都会比它要好。

    但是没关系,这个年代没有几十吨重的卡车在上面奔跑。

    只要让地面变得更加平坦,就已经可以大大的改善交通状况。

    让马车和行人能够更加方便的行走。

    “如果按照世子您这个方法修建的话,估计今年民部就需要准备一百万贯的钱财才行。

    可是别说是一百万贯,就是五十万贯,对于民部来说,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郑善果很是郁闷的看着李承宗。

    觉得这个家伙又给自己出难题了。

    之前朝廷虽然决定了要修建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道路,并且连动工的日期都已经算好了。

    但是多久修建完成,却是并没有定论。

    “世子,郑尚书说的也有道理,一百万贯,这个钱财还是太多了。

    虽然这条水泥道路非常重要,但是也不急着一年内完工。”

    萧瑀这个时候自然是站在郑善果这边了。

    “大郎,你要是有办法解决民部的钱财缺口的问题,朕是支持你的观点的。

    但是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那就按照几位爱卿的意见去做了。”

    李渊这一手,一下就把球全部都踢到了李承宗这边了。

    果然是玩球的高手啊。

    后宫那么多的妃子,他天天玩球,已经玩出了新境界了。

    “阿翁,区区一百万贯,解决起来并不是很难。

    并且这一百万贯也不是现在立马就要拿出来,而是分散到一整年的。

    如果民部有困难的话,可以找渭水钱庄帮忙。

    从钱庄成立到现在,除了铸造银币和金币,渭水钱庄其他方面的业务,还没有什么进展。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渭水钱庄的借贷业务能够迈出一大步呢。”

    渭水钱庄的重要性,没有人比李承宗更加清楚。

    不过现在它的威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找渭水钱庄借钱?朝廷找渭水钱庄借钱?”

    萧瑀眉头一皱,显然不同意。

    “是啊,有困难,找钱庄嘛!”

    “堂堂朝廷找钱庄借钱,成何体统?”

    萧瑀这话,基本上也是李渊的心里话。

    所以李渊就坐在旁边,没有发话。

    “要致富,先修路。朝廷为了让百姓的日子能够变得更好,不惜找钱庄借钱,百姓们知道了,岂不是对朝廷要更加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