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最近很苦恼,倒也不是说他之前过得心情舒畅的意思。

  过去的他,是前·利爪精英,猫头鹰法庭重点培养对象,坚信自己就是被托马斯·韦恩夫妇遗弃的儿子,布鲁斯·韦恩的亲弟弟,韦恩家一半财产的继承人。

  现在的他,是ECO组织重点调用的工具人,身兼ECO星舰副指挥(自封),ECO建筑公司代理管理(自封),以及ECO四家公司的HR。

  从未来的富二代一跃成为现在的多功能打工人,马奇只能依赖怀着对“组织早日倒闭”的祝福和“说不定我能夺走组织”的殷切期望活着。

  综上可得,往大了说,他的烦恼是不知道该怎么叛变,往小了说,是他身为HR感到哥谭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匮乏。

  重压之下,他甚至向平日里最看不上的弗洛伊德抱怨:“我们快要招不到人手了。”

  弗洛伊德擦着枪,很是不解:“怎么会招不到呢?哥谭有这么多的犯罪组织和贫民窟,再随便击破两个,连人带窝一起端走就是了。”

  和马奇不同,他对ECO组织非常忠诚,因为有重要的兄弟在里面,以及一种很踏实的,“工具人别思考太多”的佛系心态,而他说的方法,也是ECO公司一直以来的招人方式。

  ECO公司的招聘方式一直有两种:

  第一种,是卡喀亚派具象体“透明人”去调查哥谭最近有什么活跃的帮派。

  然后,她派威利和林肯去和这些帮派的头头脑脑们“和谈”。

  最后,她让弗洛伊德带前·利爪们去把所有的帮派成员从最底层到最高层全部都拣回来。

  第二种,是突袭贫民窟。

  让从小就生活在贫民窟的弗洛伊德,出面告诉住在这里的穷人,“在遥远的地方有新的可以开拓的地盘,免费送你们去当外遣工,机不可失”。

  因为弗洛伊德很擅长和他们打交道,只要摆好工资,员工福利等等实际利益,也能招得很顺畅。

  这方面,是一看就是出身优渥的马奇做不到的,如果他敢西装革履地走进贫民窟,贫民的孩子们也敢在五步之内让他的衣服上沾几颗臭鸡蛋。

  两种方法都很顺利。

  当然,员工们都身为“淳朴善良”的哥谭人,没有犯罪心理是不可能的。

  但是,斯巴达克斯星球并不是能让他们孵化犯罪行为的温床。

  ——这颗星球上布满军事重火力,这里的外星人长相怪异又武德充沛,说好骗是真好骗,谈毁灭也是真不跟哥谭人客气。

  一个在哥谭混帮派的人,再怎么见多识广,再怎么心狠手辣,再怎么聪明伶俐,也没有见过星际角斗场上那种“飘满血肉和残骸”的场面。

  卡喀亚运送哥谭的帮派成员们去斯巴达克斯星时,赶上了希阿人第n次冲击,前线的战况还没有火热起来,已经把这群人给看吐了。

  她很纳闷地问帮派老大:“你不是拍胸脯说,你们的心理素质很好吗?”

  老大非常要面子,强撑不倒地说:“因为我们过去只看过2D和3D的星际电影,一时不能适应4D高清不打码的观影模式。”

  如果是平民,卡喀亚不会让他们看这场面。

  看看最早还会晕血的弗洛伊德,她就知道,“平民的承受能力没有帮派成员们强”。

  所以,运送平民的时候,她会贴心地将星舰上的“太空实况直播”都调整成各种球类比赛。

  让他们拥有一次“无论胆小胆大,都能置身在炮火轰炸的环境中,喝啤酒吃烧烤看球骂球员”的珍贵体验。

  总之,经过这两种方法同时推进,ECO组织在斯巴达克斯星上的影视公司也不算很缺员工。

  建立游戏公司之后,马奇将员工们进行一次分流,也勉强能顶住,建筑公司本身就是一部分前·利爪成员在干,加上画家的能力,也能运转。

  但他怎么也料不到,组织高层这么快又双叒叕开了一家新公司,还要招人,而且还是大量招人!

  还能怎么招?虽然哥谭是个人员流动极强的大城市,但蚂蚁窝都有掏空的一天呢!

  愁得他恨不得能赶去大都会,和莱克斯·卢瑟谈笔“克隆人买卖”的生意。

  弗洛伊德帮他把意见反馈给小舰长。

  卡喀亚立刻很抗拒地否定了:“明明还有这么多地球人,为什么要用卢瑟制造的人?”

  ——他们不知道真相:卢瑟根本不懂怎么造人,他只会打死鹳鸟,再抢走孩子,杜绝卢瑟,保护鹳鸟。

  马奇据理力争,说明事态的严重:“但是,如果我们继续这么挖下去,迟早会惊动移民局,人口管理局和蝙蝠侠。”

  哥谭的确是个人口流动性很强的大城市,在比扎罗的精密计算下,他们每次带走的人也正好能对应住某种人口流动计算模式,暂时不会引人注目。

  但是,一旦超过这个数额,相关部门一定会起疑,“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突然不见了?”

  马奇更是怀疑,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水花,是不是有□□里的某个官员为了表面上的政绩,暗中帮他们压了数据。

  听完说明,卡喀亚不禁揉揉吃了妆效糖后,杀马特般的头发,客气地问:“那么,去别的地方招人呢?星城?大都会?”

  马奇感到一阵意想不到的狂喜:这不是从组织里脱身的大好机会吗?这破班真是一天都不想上了!

  他定定神,谦虚地说:“我都这么忙了,不太好吧,不过如果你执意如此……”

  “说什么呢,我知道你忙,”卡喀亚对身兼数职的员工很是贴心,宽慰道,“不要害怕,你以后还要加这么多班,我肯定不会用‘出差’去打扰你。”

  为了解决招聘问题,卡喀亚具象出“吹笛人”,这个具象体出自欧洲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

  在小镇上,鼠灾泛滥,镇长重赏寻找能解决的人,一个外来人来到镇上,吹起笛子,老鼠们排队走出来,挨个跳海。

  但是,老鼠们被解决后,镇长不愿意兑现自己的承诺,于是愤怒的吹笛人再次吹起笛子。

  这次,从家里排队走出来的是一个个小孩,无论家长们再怎么阻止拉扯,他们最后都跟着吹笛人的步伐远去。

  根据这个故事,作为具象体出现的“吹笛人”,拥有“可以用笛声控制指定的目标,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的能力。

  作为新的HR,他的能力免去了身份调查等等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卡喀亚给吹笛人买了一辆新房车,叮嘱他像电视里的年轻人那样周游米国,每到一个地方,就吹笛把那里符合外遣打工条件的人招出,带回来。

  如果遇到危险,吹笛人的能力也可以保护自己。完美。

  不过,“员工匮乏”倒不是最让卡喀亚烦恼的问题。

  自从去过月球之后,蔡瑞安看她的目光一直奇奇怪怪,仿佛充满长篇大论和意味深长,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她担心蔡瑞安是不是相信惊奇队长的话,对“不合法生意”有意见,不想再保护她的秘密。

  送走吹笛人,回到亚当斯家后,她打算和蔡瑞安谈谈。

  蔡瑞安是个不错的家教,非常懂得因材施教。

  达米安喜欢严谨的科学研究,他就提供严谨的科学研究。

  星期三和帕斯利更接受童话,他就通过童话给两个孩子补科学知识。

  过去,在卡喀亚还能趴在教室窗外的树枝上睡觉时,就听见过他给孩子们讲来自祖国的童话。

  在遥远的昆仑山里,生活着一群修仙者,有一天,一个冒失的仙人与圣女相爱了。

  圣女的父亲非常反对,亲自来捉拿他们。年轻人只是水火双灵根,这位父亲却是当地非常可怕的修仙者。

  只是年轻人非常聪明,将决斗选在下雨天,电闪雷鸣时,他举着一根铁棍站在山上,通过雷电将自己的水火双灵根解成氢氧灵根,从此,核。弹仙人诞生。

  最后,蔡瑞安话锋一转,开始讲解这段童话里蕴含了多少科学知识。

  这段故事充满童真和科学,只有一点点小小的不足:蔡瑞安低估了亚当斯家孩子们的行动力和探索欲。

  在同样的一个暴雨天,帕斯利站在院子里,一手持着燃烧的火把一手提着装满水的桶,嘴里咬着一根铁棍,昂着头等待雷电……星期三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等待结果。

  之后听见这件事,蔡瑞安擦了把汗,叮嘱他:“孩子,假如你将来有机会和我国的女孩子谈恋爱,并且遭到她家反对,你可千万不能打她父亲——姑娘自己都会跟你翻脸。”

  卡喀亚不希望自己的原因,让星期三和帕斯利失去这样合拍的家教。

  在她看来,这是可以谈判的:

  蔡瑞安喜欢科学研究,也喜欢星际旅行,她可以送他一架星舰,请他放过这件事。

  贿赂重要的知情人么,什么时候都不迟。

  等到课余时间,她立刻叫住蔡瑞安,后者还以为她改变主意要回来上课了。

  不过,经过一番交谈,蔡瑞安才如释重负地说出目的:

  月球蓝区上百业具废,空悬一大堆岗位,土地更是有待开发,他希望女孩能和他的祖国合作。

  之前,天文局也和奥图接触过,但是奥图不是个合适的合作对象。

  卡喀亚无所谓,而且还很高兴。

  麦克老鸭就曾经告诉过她,“商人和艺术家一样,是世界通用的”。

  换言之,蔡瑞安的提议缓解她的燃眉之急,只要谈好利益分配,没道理不能合作。

  虽然她很好奇,为什么昆仑山的仙人们从没想过自己去探访外太空?

  但是她不会说出来,一旦提醒了蔡瑞安,这桩合作说不定就黄了。

  谈判过程中让些利也可以,但绝不能给那些仙人们和她抢生意的空子。

  于是,她绞尽脑汁地促成这桩合作:“你也知道我的能力,蔡博士,要不我具象化一个神农送给你们当见面礼?”

  相当有诚意。

  “神农”也是蔡瑞安提到过的童话里重要的角色。

  据说他尝百草,擅长耕种,是古代农耕社会很崇拜的神明。

  蔡瑞安连忙说:“啊,这就不必了,送普通的见面礼,他们也会很开心……”

  一个对世界有独特理解的小孩能把“神农”具象成什么样子?他根本不敢想。

  在蔡瑞安的引荐下,卡喀亚在唐人街一家餐馆的包间里见到孔克南和他的团队。

  她带了一桶月球奶虫产的奶,孔克南带了十盒龙须酥。

  无独有偶,在过来之前,孔克南也在问:“我该送这孩子什么见面礼?糖果?”

  蔡瑞安向他描述一番旺卡的神奇糖果后,孔克南很犯愁地开玩笑:“总不能给她弄一对熊猫吧?”

  为了让卡喀亚更充分地理解这里蕴含的特色和底蕴,他们一唱一和地描述:

  “这真的是龙须。每个月的月末,昆仑山上的仙人们都要冒着致命风险,用特制的工具采剪龙须。

  “这对龙没有坏处,因为龙须太长的话,会影响龙的飞行。”

  卡喀亚看着他们在纸上画出的东方龙,尝着龙须酥,评价:“这条龙虽然看着吓人,其实甜甜的。”

  孔克南其人,一度被米国误以为他的存在和地位与“超人”等同,但年轻人表示,他没有,他真的不是。

  第一次没忍住见义勇为,他就被带进警局,被四个警员包围着接受普法教育。

  回到家,又有社区的员工找上门,继续对他进行普法教育,安排他读书写心得。

  之后,他先是和其他人一起参加扶贫工作,去山区,去农村,为贫困区直播带货,筹款修路,后是走过无尽的考试之路,最近才拿到编制。

  社会上依然有不少声音质疑他考编的合理性:

  包括有没有超能力舞弊,相关单位有没有公布流程,他的实绩经不经得起大众的监督,有没有抢占别人的功劳……

  以及,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超能力者的存在对普通人究竟公不公平”。

  总结自己的经历,他说:“我不如带团队去月球蓝区,搞开发,搞直播,专心种田,国家什么时候需要再通知我。”

  卡喀亚忙着学怎么用筷子,研究如何夹着小笼包蘸过醋后,还能带汤带皮地吃进嘴里,左耳进右耳出,导致孔克南的话都说给了蔡瑞安听。

  不过,最后一句她听到了,插话道:“奥图说过,月球的土壤不适合种东西,也饲养不了动物,只能养‘奶虫’。”

  孔克南眨了眨眼睛,说:“所以,我们才要过去研究怎么改良土壤和环境,我会亲自带最顶尖的团队。”

  用别的运输方式都可能让这批顶尖的专家教授们遭遇不测,经过组织开会商量后,决定让孔克南用超能力一个个地接送。

  还有一件事,卡喀亚必须要问:“按照卡罗尔的说法,我做的就是‘不合法生意’,你们还参与进来,不担心吗?”

  孔克南笑着说:“生意?什么生意?你合法合规地拥有月球蓝区,我们也只是经过你的同意进入蓝区研究。”

  卡喀亚懂了:对方早有对策,这是把他们自己摘干净了。

  顿了顿,孔克南继续说:“合同的这里列了一些‘贸易限制条约’和‘互不干涉平等条约’,你注意一下……”

  卡喀亚很担心昆仑仙人和自己抢生意,孔克南也很担心办不成事,双方你情我愿,谈判没遇到太大阻碍。

  本来,孔克南打算招待卡喀亚三天,第一天带她飞去HK玩,吃饭购物看风景,第二天谈正事,最后一天依然是吃饭购物看风景。

  反正他手里握着被批准的预算,只要别花得太夸张,都能报销。

  盛情难却,但卡喀亚暗藏吸血鬼秘密,也不知道HK的气候,只能婉拒。

  散场前,孔克南主动问:“咔咔,需不需要带一些菜和速冻食品回去?美味不会变的。”

  卡喀亚摆摆手:“我的家人不会喜欢。”

  想了想,她说:“不过我可以带给邻居吃。”

  孔克南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这么笃定,不服气地问:“你怎么知道你家人不会喜欢?刚才你都吃得很开心。”

  “要让客人吃得心满意足”,“不能让客人空手而归”,这两条可是大国原则。

  提到这个,蔡瑞安的话可要压不住了。

  不等卡喀亚开口,他已经把亚当斯家的古怪菜肴倾述完。

  孔克南想了想,还是有办法:“我们也有云南特色百虫宴,生腌和香辣牛蛙,你都不想带吗?”

  不仅如此,他还是领着卡喀亚在唐人街逛了一圈,送几套珍品瓷器,苏绣唐装,冰糖葫芦和花花绿绿的面人。

  用他的话说,“钱也不能花得太少,太少了会让人怀疑我不会办事。”

  卡喀亚若有所思,自觉应该和孔克南好好学习怎么安排应酬。

  保不准以后自己也要招待更多的客户呢?

  回到阿卡姆后,卡喀亚把唐人街带回来的礼物,分给亚当斯和韦恩两家的成员,还有一些寄回遥远的城堡里,附带一封长信。

  她没有向麦克老鸭炫耀见闻的意思,完全没有,嗯。

  在接连解决“用工不足”和“月球开发”两大问题后,她暂时松了口气。

  不过,尽管公司里暂时没有其他商务需要处理,但这些措施带来的后续事务还是让她忙了好一段时间。

  每天,她还在坚持做的,和工作无关的事,就是把罗南从棺材里取出来,和他练习对战,打完再关回去。

  每次两人对战时,罗南都非常严格,尽心尽力,杀气腾腾,使出全部力气和智谋,完全以“击杀”为最终目的。

  如果他是健身房教练,卡喀亚会给个五星好评:

  “这教练不玩虚的,很真诚(很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