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第139章 甘做幕后之人

魏延在刘禅面前侃侃而谈,笃定长安守将夏侯楙会弃城而逃。

刘禅对他的这个子午谷奇谋也颇为有兴趣。

不得不说,魏延的这个设想,确实非常大胆。

如果一切都如他所料,季汉的这次北伐,一定会收获颇丰,甚至可能占据大片领土。

不过李世民是熟知历史的,他知道诸葛亮对于魏延的这个建议,并不是非常认同。

一向谨慎着称的诸葛孔明,认为此计太过冒险,觉得还是走大路攻陇右最为妥当。

于是,刘禅明知故问地开口询问说。

“如策……丞相可知晓否?”

刘禅这一开口,魏延当即表情一僵。

随即他极为尴尬的咧了下嘴抱拳回道。

“回禀陛下,此策前几日末将已跟丞相说过。”

“但丞相说,大军自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更为稳妥!遂,没用末将之计。”

刘禅听后浅浅笑了笑说。

“果然如此!”

“相父用兵一向以稳为上。”

“他不用你之策,也属正常。”

魏延听后眼神当即变得黯淡下来。

因为谁都知道,皇上对丞相一向言听计从。

既然诸葛丞相不认可他的计策,想必皇上自然也是不会看好的。

哎,早知道刚才就不多费口舌了。

正在魏延感觉颓废之时,刘禅忽然话锋一转说道。

“不过此次并非不可取也!”

“但尚有一点疏漏,补齐当可为之。”

魏延闻言双眸立刻再次明亮起来。

他激动的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

“还请陛下教我!”

刘禅见状当即呵呵笑了起来。

随即他上前亲自扶起魏延说道。

“将军不必如此激动!”

“方才你说之言,怕是自己都忘了吧?”

魏延越听越糊涂!

刚才自己所说之言?

自己刚才说了好多话,皇上指的是哪一句?

魏延一脸迷茫的看向刘禅,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回话好。

刘禅见状便不准备再跟他打哑谜。

“方才你曾有言,夏侯不善用兵,多为程武代之!”

“若你率军突袭长安,夏侯楙想逃,那程武却劝其坚守,当如之奈何?”

魏延闻言当即一愣,随后如遭雷击般呆傻起来。

刘禅见状不禁莞尔一笑,然后转身走向地图继续说。

“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七百余里。”

“其太守曹演,乃为虎豹骑都尉曹纯之子。”

“故,麾下存有三千虎豹精,可一日内抵达长安城下。”

“如此,夏侯楙与曹演内外夹击下,将军还剩几成把握?”

魏延虽贵为安北大都护、镇北将军,但其掌控的情报却还不及百骑司首骑陈袛。

由此多说一句,陈袛因为侍驾有功,已经被刘禅晋升为百骑司骑首,即百骑司郎中,属于正五品官职。

不过,刘禅为表其功勋,还封陈袛为折冲校尉,可统千人禁军。

此时,百骑司已被扩编成千人之营。

除了加封陈袛之外,六扇门的沈断、不良人的聂更等人,皆因查处谋逆案而得到晋升和封赏。

沈断、聂更皆被挂上军职,任为正六品都尉,黄皓为正五品内常侍,唐潇为从五品尚仪。

魏延听完刘禅话语后,当即额头便流出一颗冷汗。

当时诸葛丞相只是果断地拒绝了他,却没有跟他过多说明其中的凶险之因。

现在听闻皇上所言,魏延想想当真是有些后怕。

若自己真莽撞冲杀过去的话,定然会成为魏军的祭旗之首!

想到这里,魏延的表情当即又阴沉了下来。

“听闻皇上之言,末将犹如醍醐灌顶。”

“子午谷之计,是末将思量不周了。”

刘禅见这家伙孺子可教,于是对其兴趣更浓烈些。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冲你这优点,朕准你入御前听调。”

魏延听到这话当时就是一愣。

御前听调?

皇上想把自己从丞相府调到御前参事?

这……不大好吧?

魏延心里嘀咕着不大好,但嘴角却咧成了月牙状。

随即,刘禅转头命黄皓传旨,免去魏延丞相府司马之职,改调任行台司马。

所谓行台,是魏晋至金代尚书台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

台就是指在中央的尚书省,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皇上出征或外出时的临时中央机构。

在南征之时,刘禅曾设置过行营。

这个行营不算是特别正规的机构,只是皇上出征时的临时指挥机构。

所以,此时的行台机构比之要正规许多,职权部门也相对完善许多。

比如,行台除了魏延这个司马外,还有大行台尚书令伊籍,行台尚书蒋琬、孟光,行台秘书令郤正,行台将军陈到、董厥、樊建、句扶、鄂焕。

说到此处,便多言一句。

在诸葛亮上表北伐之后,董厥、樊建、句扶、鄂焕四将,便被刘禅下旨召回到了御前听调。

其他将军则统一划归丞相诸葛来调拨使用,甚至最精锐的无当飞军,刘禅都一并让王平带了过去。

季汉的最强配置,自然是要留给最强统帅来用。

自己武德充盈,随便用些二三流将领就可以了。

当然,诸葛亮的这次北伐可与原历史不同。

在原来的历史中,蜀汉仅有益州贫瘠之地。

而且汉军的钱财、粮草、装备、人手等,皆有捉襟见肘之势。

但现在诸葛亮的北伐可就不一样了!

先说益州这一路大军,张飞、赵云、马超三员虎将皆在,其麾下还有满员精良装备的兵将。

诸葛亮率领这般顶级配置出祁山,若是还打不赢魏军的话。

那只能说明刘禅看错人了,这诸葛孔明言过其实!

不过,刘禅此时并不担心这些。

他相信诸葛孔明定会在正面战场一路高歌的。

所以,他才会甘心藏于暗处伺机而动,甘心去做幕后补漏之人。

再说荆州方面的这一路大军,有黄权、黄忠、关兴、张苞、张南、傅肜……

等等,你问为何北伐还有荆州军?

那阁下肯定是忘了,当初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

想当年,诸葛孔明在茅庐之中是这般说的。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