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出了月子之后,天气也凉爽下来,各色菊花也争相开放。

  赶在萧景的生辰之前,萧景和周允枫带着孩子去拜见他的外祖母和祖父一家。

  周周的名字是是萧景翻阅了许多册书取的,名知节,周知节。

  周知节长了一个多月,都长圆润了不少啊,脸蛋也滑滑嫩嫩的,萧景有事没事就喜欢戳一戳。

  “今天有些起风了。”周允枫拿了一件披风给萧景搭上,“外边风吹着冷,还是要裹得严实一点儿。”

  萧景任由周允枫熟练地给自己系好披风,系好后周允枫还没有退开,就被萧景给拦腰抱住。

  “周允枫,你把我惯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以后岂不是要骑在你的头上胡作非为?”萧景含笑,仰着头故意道。

  周允枫低下头,含了含萧景的嘴唇,又凑到萧景耳边小声说了一句话。

  这一句话,逗得萧景是面红耳赤,握着拳头捶了捶周允枫的胸膛:“青天白日不要脸。”

  周允枫跟他说什么?

  他居然说更希望自己骑在他身上胡作非为。

  周允枫:“比不上小景,老拿春宫图指点。”

  两人静默一瞬,然后不约而同大笑。

  等笑过了这一阵,两人才携手出门。

  带着周知节一道出行,需要带的人和东西还不少,所以光是马车都备了三辆,两人带着孩子坐在第一辆马车上。

  要从皇宫到京城外的青山寺,很是有一段路程,不过这路上逗着周知节也不觉得有多无聊。

  周知节穿着一身红色的小衣裳,还戴了个虎头帽,在萧景的怀里伸胳膊动腿,嘴里“啊啊啊”的,两只眼睛都弯成了小月牙的形状。

  “周周可真有精神,像你。”萧景说着,打了个哈欠。

  周知节这小家伙昨个晚上跟他们一块睡的,也不知是不是白天睡得太久,晚上玩到了很晚才睡,夜里又起来喂了两次奶,换了一次尿布,可把萧景给折腾困了。

  “不如把周周交给花团她们?你眯一会。”周允枫道。

  萧景摇摇头:“不用,你把他抱着,我靠在你身上。”

  周允枫:“也好。”

  周知节从爹爹的怀里移去父亲怀里,萧景枕着周允枫的肩膀,听着周知节的声音和马车行驶的动静,还真闭眼就睡了过去。

  不过萧景也没有睡太久,马车出了城,周围的吵嚷人声消失了,只有车轱辘转动,他便醒了。

  萧景醒了一看,周知节睡得跟只小猪仔一样,还冒口水。

  “这是谁家的小家伙在流口水呀?”萧景拿起周知节专用的擦口水帕子,给周知节擦了擦亮晶晶的口水。

  “快到青山寺了,说起来你也好久没有见过主持了,也不知他最近如何。”周允枫想起第一回 来青山寺杀仇人时,那位淡然的主持,也是心里一顿遗憾。

  这世间之事,还真是难得求圆满。

  萧景笑笑:“给主持看看咱们周周,他会高兴的。”

  这可是带有兰氏血脉的孩子。

  等到了青山寺外,已经快接近晌午,正是该用午膳的时辰。

  主持早早地就接到了萧景他们会来青山寺的消息,因而提前到了大门口等候。

  周允枫先抱着饿了正哇哇大哭的周知节交给了乳母,先让花团和锦绣带着乳母去给周知节喂奶,而他则是接着萧景的手,把萧景给扶下了马车。

  “参见陛下、参见殿下。”主持躬身行礼,念了声佛号。

  “主持不必多礼。”萧景虚扶起主持。

  主持沧桑的面孔带着无尽的喜悦:“许久不见殿下,殿下看起来气色都好多了。”

  萧景:“嗯,这段时间调养得还不错,这次来也是想给娘亲上香,我要告诉娘亲,她有外孙了,等我们给娘亲上完香,就带周周跟主持聊聊天。”

  主持连忙应下:“哎,好、好好。”

  乳母先给周知节喂了奶,小家伙吃饱之后,才带着他去拜见外祖母。

  有主持在此地,坟头永远干净,不生杂草,更不像有的坟,还是长出刺木,坟前也整洁,一看就是有人时常打理。

  “娘亲,我来看您了。”萧景从花团手里接过一个篮子,放到地上打开,一一端出里面的吃食,都是他娘亲爱吃的。

  “这一次孩儿还带了周允枫和周知节。”萧景摆好吃食。

  周允枫蹲下,和萧景一起撕纸钱、点香烛。

  “周允枫您见过的,我的心上人,嗯,我们在一起了,还拥有了一个孩子,我给他取了名字,叫做周知节。”

  周知节大抵是对这个名字已经熟悉了,知道这是他的名字,一听见就挥舞起小胳膊小腿应和起来。

  萧景笑:“娘亲您瞧,周知节在跟您打招呼呢。”

  香烛都是上好的,燃而不呛,纸钱烧起来也容易,不会轻易断了火焰。

  “娘亲,如今我们都很好。”萧景跪坐下来,抚摸着墓碑,“您在下边,可以安息了。”

  周允枫跪在萧景身旁,以萧景夫君的身份,对着墓碑磕了三个头。

  “请岳母放心将小景交给我,我会用这一生来爱护他。”

  他对着萧景的母亲庄重承诺。

  等看望了兰氏,萧景又去了主持那儿。

  如他所料,主持喜欢周知节喜欢得不得了,还把他多年用的高功念珠放到了周知节的襁褓里。

  “这念珠很有些年岁了,最初也在佛像前开过光,是个好东西。”主持抱着周知节,神色温和,看周知节跟看自己亲孙子似的,“愿这念珠能够保佑我们小殿下。”

  萧景:“会的。”

  周知节是在许多的疼爱里出生的孩子,也会在爱里长大,曾经他所没有的,周知节一样都不会少。

  在青山寺和主持一起用了午膳,虽然是素斋,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而且青山寺的素斋还挺出名,有不少来青山寺上香的人都会品尝一下青山寺的素斋。

  等到下午,萧景辞别了主持,往京城折返,去周府。

  周府比起他还怀着周知节来的那一次,看起来崭新了很多。

  也是,这里可是皇帝旧居,不可能不用心维护。

  今日的周府也热闹,薛天、王柯海、褚飞航都到了,他们也是想看看周知节。

  作为兄弟们里唯一一个已经爱妻在侧,还有了孩子的成功人士,周允枫可谓是遭到了一堆人的羡慕。

  王柯海都不敢上手抱一下周知节,生怕自己笨手笨脚的给周知节给磕着碰着。

  “瞧瞧你那胆子小的,以后看你有了自己的孩子怎么办。”褚飞航无情嘲笑着。

  王柯海:“你行?你行你夫人在哪里?”

  褚飞航:“……”

  “好了好了,先不闹了,去祠堂吧。”周允枫抱着周知节,招呼着众人往祠堂走。

  王柯海他们也收敛了玩闹的嬉笑,庄重走向祠堂。

  萧景和周允枫带着周知节给周家的长辈们磕头,连带着王柯海他们也跟着拜见了这些守卫疆土的英雄。

  “父亲、母亲、兄长、嫂嫂。”周允枫此刻很是释然,“我的家,又圆满了。”

  萧景也学着周允枫给兰氏磕头的做法,认认真真磕头。

  请你们安息,我和周允枫会好好的,周知节也会好好的。

  褚飞航悄悄地抬眼,扫过萧景和周允枫。

  这一幕,若是老将军他们见到了,也会十分欣慰的。

  晚膳是在周府用的,大家都聚在一块儿,不分君臣、不分上下。

  “自打陛下成为了陛下,我们这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坐在一起闲聊。”褚飞航很是感慨,这世事变化,当真是难以琢磨。

  薛天端着酒杯站起来:“来,就让我们共饮此杯,祝陛下、皇后殿下和皇子殿下身体康健、福寿绵延,祝大宁国泰民安!”

  众人共同举杯,酒杯在半空中相互碰撞,奏成乐章。

  萧景才出月子,他的酒杯中不是酒水,而是果汁,周允枫的酒杯里才是酒水。

  举着果汁,萧景和大家一起碰杯。

  上一次这样聚在一块,都是一年前的事情了,没想到这一年的时光,竟然过得如此之快。

  “陛下,今日过后,我就要回南境了。”褚飞航又斟了一杯,“下一回再见陛下和殿下,也不知是哪年哪月,我再敬你们一杯。”

  萧景和周允枫举杯,和褚飞航喝了一杯。

  “已经决定了要去南境吗?“萧景倒是听周允枫提过,说是南境还有南狄余孽动乱,褚飞航要去南境守着。

  褚飞航在军中既有威望,他本人也足够睿智,他去南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正是,这南境有异动,我去看着点儿,还能再立点功劳,把这官职往上再提一提。”褚飞航很是看得开,也不惧自己要远赴他乡,“我们家可就指望着我光宗耀祖了。”

  而不光是褚飞航要走,王柯海也要回边关去,去北方镇守,他本就是北方出来的,所以决定回去。

  “这京城里的水太浑,我老王也搅不动,还不如回去呢,哎,陛下殿下,你们等着老王给你们送特产回来。”

  萧景和周允枫应下。

  要留在京城的,只有薛天和采苓。

  薛天本就是京城人,当年从戎投身关宁军才待在了北边,这下回了京城,他家老娘说什么也不放他走了,薛天也想着留在京城给周允枫帮帮忙,干脆就不走了。

  采苓这丫头以萧景的贴身女官身份留在了宫里,她一则是想多照顾萧景和周知节,二来还能跟宫中太医探讨医术,不比在外边有趣。

  周允枫也没有亏待采苓,采苓可是一路保护着萧景和孩子,又在叛乱时冒着风险去寻周允枫勤王,于情于理都有功劳,所以还给了采苓一个县主的封号,县主府也有,只是采苓目前还没有搬去县主府的打算。

  “兜兜转转,总归是有合有散。”回宫路上,萧景都不禁感叹。

  短短一年,居然已经发生了这么多事。

  “还好,我们总归在彼此身边。”

  两手交握,两心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