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失去自由的日子>第163章 过年特别篇5

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带着劳动队除了在内班做一些需要做的事情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中班的厨房帮忙,一起准备着看守所过年的食物。

在做完丸子的第二天早上,我出了号子,先是跟着严所到了中班的小灶给严所做了一顿拌汤(也就是疙瘩汤,严所每天的早饭基本都是这个),和严所在小灶吃完饭后,严所带着我回到了内班,因为我上午得带着劳动队到中班的厨房继续帮忙准备过年的食物。

这次我拿着钥匙串先把刘闯和刘海元给叫出了号子,在带着他俩到了办公室等着后,我去打开女号子的铁门,叫张姐和杨x出来。

走到女号子门口的时候,我抬眼看到女号子里的张姐和杨x都已经穿好了黄色的马甲,正坐在一起说着话等着我叫她俩出号子。

她俩看到我到了门口后,就相跟着站起身向门口走来。

号子门被打开,张姐和杨x俩人看着我嘻嘻笑着,一边往外走张姐还一边低声谢着我:

“眼镜,谢谢你了!”

我知道,张姐还是在谢我昨天晚上回来的时候带给她的那袋丸子。

“不用谢,我顺便装回来的!你俩先吃着,吃完了告诉我,我再往回装!”

“没想到眼镜也学会‘偷’吃了,嘻嘻!”

张姐开心的和我开着玩笑。

“哦!咱们辛苦了一天做的,怎么都得让咱们先吃尽兴吧!”

“就是!咱们先吃好再说!”

我带着张姐和杨x一边走着一边说着话,来到了办公室内。张姐和杨x同样站在刘闯和刘海元身边后,劳动队的人就全部到齐了。

小张管教已经去开‘四道门’,没过一会儿,小张管教就带着秦所和老郅走进了办公室。

“吆!咱们眼镜队长领导的人又多了!”

秦所一看到我身后站着的四个新的劳动队成员就说道,好吧,秦所是一逮着机会总会和我开开玩笑,快半年的时间了,我都习惯了秦所的玩笑。要是哪一天秦所不和我开玩笑了,我还真有点不太习惯。

因为严所还等着交班,所以秦所也就再没有说别的,和严所做了简单的交接班工作。等交接完成后,严所才带着我们劳动队走出了内班,同样的,我在中班的值班室一个‘出工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四哥和韩姨已经在厨房内开始忙活着。我带着劳动队到了厨房后,向四哥和韩姨打了声招呼,并问了一下今天我们要做什么。

“今天做蒸肉,都洗洗手过来帮忙!”

按照我们当地的传统,在过年的时候,有两样食物是必不可少的,萝卜丸子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蒸肉”。

我们都挨着洗干净手后,就在四哥的安排下,开始在厨房内忙活了起来。

今天用的猪肉明显比昨天要多,而且同样是多用瘦肉,少用肥肉,萝卜的用料倒是和昨天的差不多。众人的分工和昨天一样,我还是继续做着一些辅助的工作,也许这就是‘老大’的特殊待遇吧!

四哥把事先切下来的肥肉在锅里炼着油,炼好的猪油是好东西,可以给饭菜增加香味,也能给在押犯们的肚子里多点油水!

“眼镜,你这个大学生知道蒸肉的传说不知道?”

四哥一边炼着油一边问我。关于蒸肉的传说我还确实知道,因为我平时喜欢看一些历史书籍,特别对和我们当地有关的历史更是关注,所以我没有犹豫就回答道:

“四哥,这个我还真的知道一点!”

“行吧,反正你的嘴也闲着,就和大家说说呗!”

好吧,这是我昨天和四哥说的话,四哥记在了心上,今天又把同样的话还给了我。

“行!那我就简单和大家说说!”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起了有关蒸肉的传说。

“首先,咱们这里的蒸肉和东北等地的配料和做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他地区的蒸肉都是直接把肉加上调料‘和’好后,直接放到碗里蒸出来吃的,不太容易保存。咱们的蒸肉在工序和配料上要比其他地方的麻烦的多,但胜在好保存。我就先讲讲关于咱们本地和蒸肉有关的一个传说吧!”

我一边坐在小板凳上剥着葱皮,一边开始和众人继续讲着。

“首先,咱们都是当地人,对咱们县的村庄的名字都知道不少。”

劳动队的几人都点着头,表示知道!

“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咱们这里的村庄名字有些特殊,都是以“营”和“寨”为主的多,比如:x家寨,x安营此类的名字。

其实,这和咱们当地的历史有关。在古代,或者准确的说在东汉时期,咱们这个地区实际上是属于中原和塞外少数民族不断发生冲突的古战场。就现在咱们当地得老百姓还时常能在田地里劳作的时候,发现一些古代遗留下来的小东西,比如盔甲上的铜制配饰,或者类似古兵器的一些东西,当然这些东西大多没有多大的历史价值!

不过也有例外,就像八号号子的头铺“炮哥”,这家伙就在咱们当地发现了一个古代的大型墓葬,然后用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方法去盗墓,结果最终还是被发现关在了看守所内。”

我讲到这儿的时候,韩姨出声打断了我

“咱们这儿还有大型墓葬呀!这我还没有听说过!”

“不哇你知道些甚咧!”

四哥似乎不太满意韩姨打断我说的话,回怼了一句韩姨

“呀呀!老四你要是知道,那你就给我们讲讲,还用让人家眼镜给讲?”

韩姨也不示弱,和四哥开始了斗嘴。刘闯和刘海元听了后到没什么,但张姐和杨x听到韩姨和四哥斗嘴后,却低着头嬉笑着。

四哥被韩姨将军到这儿,很是自信的说了一句:

“嘿嘿!九营十八寨,听过没有?”

韩姨则一脸嫌弃的瞪了四哥一眼

“还是让人家眼镜给说吧,省省你的嘴!”

我听了后赶紧接过话头来,继续说着。

“四哥确实说的对,按照当地老人们口口流传下来的说法,我们当地确实有着“九营十八寨”的说法。这一说法来自东汉时期着名的抗击北方匈奴的将领卫青(至今我们当地还有一个村子是以卫青的名字命名的,相传是当年卫青抗击北方匈奴驻兵的地方),而蒸肉的出现也和卫青有关。”

关于这个村庄的名字厨房内的众人都知道,所以都点了点头,四哥和韩姨也不再斗嘴,开始安静地听我讲着。

“在古代打仗的时候,军粮一般以炒米粉和炒面粉为主,再加上一点鲜肉干一类的。好一点的可能还有一些咸菜干一类的东西。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东西吃的时候很不方便,需要就着热水才能吃下去,而且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打仗是否能取得胜利!

为了解决吃饭不方便的问题,卫青就和大家商量着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面粉、肉、蔬菜、以及咸盐和其他佐料混到一起,然后在碗里蒸熟后,让士兵们随身带着。饿了的时候可以随手拿出来吃几口,这样就方便的多了!

经过卫青的一番尝试后,最终就形成了我们当地这种叫做‘蒸肉’的特殊食物。因为方便携带,又易保存而且吃的时候还简单,所以蒸肉的做法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成了现在家家户户在过年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种美食!”

“讲完了?”

四哥问我

“嗯,讲完了,四哥!”

“你们知道为什么用的是猪肉而不是其它肉?”

众人都摇摇头,我也跟着摇摇头,虽然我知道,但我还是想把这个解释的机会交给四哥来说!

“用猪肉,不知道原因吧!在古时候,那些当官的和有钱的都不吃,都觉得猪肉是下等人才吃的!”

四哥得意的对韩姨说道,韩姨则‘切’一声不再理睬四哥。

四哥的说法很对,在古代和现在确实不一样,猪肉是上不了‘贵族’的饭桌的,猪肉在‘贵族’们眼里属于下等食物,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却是‘美食’。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平常百姓家在年底做‘蒸肉’的时候,还会做一种全是瘦肉的蒸肉,做出来的味道比‘萝卜蒸肉’更香。就连我这样不喜欢吃肉的人,蒸肉对我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一种美食。(蒸肉的做法我在文章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如果有粉丝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把详细的做法告诉大家!)

说完有关‘蒸肉’的事,四哥问起了我八号号子的头铺“炮哥”盗墓的事。

“眼镜,知道那个‘炮哥’的事吧,给咱们讲讲?”

“我大概知道点,反正现在嘴也闲着,那我就给大家说说!”

对于蒸肉的传说大家可能还有点不太感兴趣,但一说到盗墓的‘炮哥’,特别是劳动队的人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他们感兴趣的不一定是‘炮哥’,而是“盗墓”这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