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快穿谈情说爱只会影响拔剑的速度>第226章 我的圣母老母亲10

梁向西嘴里不服气的哼哼:“举报我们,他有证据吗?没有证据就是诬告!”

话虽是这样说,身体却听话的停了下来。

就算是没有证据他也怕。

万一被保卫科盯上了,往后的日子可有的受的了。

再说了,举报他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到时候恐怕可信度更高吧。

毕竟若是外人举报,还能说是跟自己有矛盾,可若是被亲生儿子举报了,说不定还会得一个大义灭亲的好名声。

所以,梁向西果断的怂了。

夫妻俩现在拿梁朝明,可谓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现在的梁朝明软硬不吃,甚至最近几次交锋吃亏的还是他们夫妻俩。

“小霞,要不我看就算了吧,这个儿子就当是白养了反正我看他也是一只白眼狼,等咱俩老了之后,这孩子也是指望不上的。”

管朝霞撇了撇嘴没吱声,还指望着他养老,不把自己克死就谢天谢地了。

不过两口子粮食是真的不敢往外带了,因为在第二天下工的时候,他们就发现,厂里对工人的进出检查的增加严格了。

尤其是对于随身携带的物品,比如背包,饭盒,保温杯这些东西,都必须要打开一一检查才会放行。

别说,还真因此抓住了几个往外偷面粉的人,这些人自然被抓住押进了保卫科。

这年头偷盗公家财物都够吃颗花生米\/。

不过厂里显然没打算赶尽杀绝,根据带出去来的量的多少,罚了2~5个月的工资不等~~此是后话。

但这也够这帮工人叫苦连天的了,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恐怕接下来不是吃老本,就得靠借贷过日子了。

管朝霞只觉得一颗心砰砰乱跳,激烈的都似乎要从口腔里跳出来了。

心里不由的庆幸,幸亏自己有先见之明,而且还叮嘱了自家男人,这两天不要往外拿粮食,果然,瞧瞧这些从厂里往外拿粮食的,损失可大了。

这年头的保卫科是那么好进的吗?先不说其他的惩罚,进了保卫科,被打了也是白挨打,都没地方说理去。

管朝霞可不觉得自己抗揍。

就是抗揍也不行,打在身上多疼啊!

梁向西也同样被吓得面色惨白,好在跟他同样面色的人不少,因此倒没引起保卫科的注意。

轮到他时,在他身上没搜出什么东西来,就放行了。

梁向西不由得庆幸自己够听媳妇的话,要不然的话,这一次不死也得脱层皮。

夫妻两人惶惶忽忽的回到家里,好一会才缓过来。

也因此更不敢去找梁朝明的麻烦了。

万一这小子真去举报怎么办?

这年头,夫妻互相举打,儿子举报老子,那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他们还真怕这小子为了摆脱他们两口子,一狠心把他们举报了,然后再来个划清界线!

两口子被吓破了胆,暂时消停了。

梁朝明不在家,这夫妻俩就更舍得吃了,三天两头就得吃顿白面馒头,有时候厂里食堂做点好菜,就要多打上一份,留着晚上热热再吃。..

一转眼又到了发工资的日子,这一次管朝霞来的更早了,但却被告知,依旧被扣了8块钱,而且是直接交到了学校方面。

管朝霞窝了一肚子的火,却不知道该找谁发泄,毕竟就算她去找梁朝明,梁朝明也不一定见她,再说就算见了又怎么样,钱又不在梁朝明手里。

这是街道上的决定,不管告到哪里,都是他两口子没理,除了认栽,也没别的办法了。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在接连被扣了几个月8块钱之后,这两口子终于认命了,不再纠缠这8块钱的事了。

就是依旧心疼。

很快到了期末,梁朝明跟着参加了升二年级的考试,然后以第一名的成绩升入了二年级。

放暑假了,梁朝明也没有回家住,他去街道办事处找到了街道办主任,以每月2元的价格在一间大杂院里租了一间房子。

街道办帮他配了一张床,还借给了他一个炉子,一口锅,一把汤勺。

柴火就得自己去城外捡了。

鉴于他的情况特殊,街道办给他开了证明,把他的定量临时从梁氏夫妻那里划了出来,不止米面粮油,还有煤。

至于铺盖,就用了学校里借给他的那一套。

至于钱的来源~~那不是每月扣梁向西夫妻俩8元吗?

每月8元,明面上足够他生活了。

而且之前每月交到学校里的8元,其实也没花完,除了他从学校会计那里每月支取的饭票菜票外,就是每月扣五毛钱的住宿费了(包括了集体用水用电。)

这样每月的花费差不多在五元左右。

所以放暑假时,他去财务室结算,财务这里又退了一部分钱给他。

这样一来,表面上是足够他生活了,而实际上他吃的基本都是空间里的物资。

租的这间房子很小,总共不到十平方,但也足够他一个人住了。

大杂院很乱,除了原有的房屋,还有许多危建,不过都是住房们以搭建灶房的名义,在街道办申请过了的。

表面上的梁朝明一穷二白,所以哪怕只是暂住,也没有人惦记他。

倒是有几个大杂院的孩子欺生,想给梁朝明来个下马威,结果自然是被吓回去了。

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梁朝明从街道上领了点糊火柴盒,做老鼠夹之类的手工活,每月也能收入个五块钱。

学校开学时,他去街道办找主任商量了一下,最终街道办主任同意依旧把房子以每日两元的价格租给梁朝明。

毕竟那8元每月都有剩余,足够支付房租了。

而且梁朝明暑假期间也挣了点钱。

至于吃饭,依旧是在学校食堂,晚上那顿就打好了带回家吃。

学校的铺盖也退回去了,用手里的钱自己买了一套。

一晃又是一年过去了,在梁朝明的强烈要求下,他直接参加了升四年级的考试,并不出意外的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

倒不是梁朝明想为这夫妻俩省钱,而是跟一群小孩坐在一起太煎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