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重生80:从挣钱盖砖瓦房开始>第75章 到公社汇合

去村小接上丸子头后,一起回家。

丸子头自然不知堂哥的事情,只当是张子明正常来看望。

到家的时候,发现堂哥一家人都过来了。

丸子头不禁好奇的问道:

“哥,啥事啊?怎么都过来了?”

林雨刚一脸尴尬,本来是想在家里请堂妹夫的,可是堂妹夫非得说来这里吃啊。

张子明拿着东西走过来缓解了局面,把事情说了一下。

丸子头崇拜的目光就一直盯在张子明的身上,什么情况啊,居然能让林雨刚去县里食品厂开车?

这本事也太大了吧,一个一个的惊喜,让丸子头觉得,这还是张子明吗?

是,当然是。

这么好的机会就给了林雨刚,不知道张子明的那些族内兄弟会不会有意见啊?

丸子头考虑的挺多,这些张子明自会处理,村里两家工厂还是能够安排几十个人的。

丸子头的大娘也是对着张子明一阵夸赞,虽然林雨刚比张子明大几岁,但是林雨刚义中带憨,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

现在能有这个机会学开车,日子不会差了。

本来还借钱给儿子筹备找媳妇的,感觉现在应该会有媳妇找上门吧。

丸子头的大伯不善言辞,眼神中聚满了对这个侄女婿的感谢与满意。

心里琢磨着,如果这个侄女婿能一起到县食品厂就好了,两个人还能有些照应。

女婿这事办的利索,老丈人自然脸上有光。

席间,也缓缓的劝着酒。

酒是女婿买的,肉和菜也是女婿买的,老丈人吃的心安理得。

只有林雨刚父子感觉别扭,这一顿应该由他们请。

可是看看席桌饭菜,真要是他们张罗的话,质量肯定会减半。

林雨刚心里也暗下决心,认真学开车,过一段时间,请堂妹夫在县城吃顿好吃的,至少也得红旗饭店。

张子明只觉是应该的,重生而来不就是要让自己的亲人们过上好日子嘛,要不然不就白浪费重生这么好的机遇了嘛。

人多,且都是丸子头最亲的人,所以也没有时间与丸子头搞点小动作。

幸亏去接丸子头的时候,小小的尝了尝朱唇,要不然今晚还真没有机会。

饭后,林雨刚一家人离开的时候,张子明也一起推着车子出来了。

时间不早了,还是先压下腹中热火吧,细水长流。

回家的路上,走到拐弯地方的时候,照例是下了自行车,不过这次没有扔石头。

哪有那么多石头让你扔啊,就拿手电筒四处照了照,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翌日,张子明跟林雨刚两个人,一早就赶到了县城食品厂。

胡春来看着手表等待着两个人,跟计划的时间刚刚好。

有胡春来的照应,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林雨刚算是在食品厂临时住下了,学车的生涯就开始了。

张子明转头就去了徐一民那里,除了感谢之外,还有一件事得落实一下,昨天说的不是很确定。

徐一民不知道张子明是从哪里得知的消息,也很纳闷为什么张子明就能提前先开始做上了课桌。

问号归问号,还是把今天报纸留了一份给张子明。

昨天电话里就聊了这件事,当时稿件还没有过审,所以也没给张子明准确信息。

今早报纸已刊登了县委县政府的决议,所以就留了一份报纸。

张子明的解释是,自己去南方的时候,看到了地方上对于基础教育资源的倾斜,相信其他地方也会陆续跟进,所以就冒了冒险,提前生产了一批课桌。

徐一民直叹好眼光与好胆量,平心而论,要是他的话,绝对不敢。

这新报纸传到村里,怎么也得晚几天,张子明直接拿着这份新报纸回去了,虽然公社里也会有新报纸。

临走前还借用电话打回了村里,跟张忠和约好了在公社见面。

张忠和虽然不解这个大侄子要干什么,但还是准时骑上了自行车。

临走又好好叮嘱了树清、树国兄弟两个,砖窑厂能早一天生产,他张忠和的脸就能早一天露。

到公社汇合之后,都到中午饭时间了。

张子明没有客气,请忠和叔去供销饭店吃了一顿。

这供销饭店,张忠和来的次数也能数的过来,偶尔会因为来公社开会的时候吃一顿,平常来的更少。

虽然同为大队书记,张忠和可不比其他富裕大队的书记。

不过也有畅想,砖窑厂很快就要试烧一窑看看情况了。

“子明啊,这次叫叔来公社啥事啊?不会就是为了请叔吃饭吧?”

张忠和知道肯定有事,请他吃饭还用得着来这里啊。

买肉回去家里自己做多好,在这里还要看服务员的脸色。

“叔啊,您忘了?第一次来公社的时候,我不是跟您说过吗,两周后再来找郭书记,时间到了啊。”

张子明就知道这个老家伙没当真,只以为自己是逗他玩呢,说两周后来找郭书记,就来找啊。

张忠和圆圆的脑袋真没想到,来真的啊,本以为就是说说而已呢。

当张子明把今天最新的报纸放到张忠和面前的时候,张忠和的沧桑老脸,伴随着开心的笑声,挤出了众多的褶子。

“子明,你怎么就知道县里会出这个政策呢?”

张忠和开心归开心,同样很疑惑。

虽然目前课桌的疑惑解决了,可是为什么能提前得到消息,这是更大的疑惑。

张子明自然把跟徐一民解释的理由又说了一番。

承认有赌的成分,但赌对了。

这把张忠和听的心里一惊,这要是赌错了或者政策延迟了,那岂不是要一直等着?

一阵后怕只属于张忠和,张子明可是重生而来胸有成竹,前世的时候这个政策也是这个时候来的。

因为麦收以及播种玉米,所以这项政策的落实面没有那么广,公社里也是分批进行的,落后的瓶子村自然也是在最后。

而现在,瓶子村早就换上了新课桌,独树一帜了。

饭后来到公社的时候,很巧,郭书记刚才县里开会回来。

张子明猜测应该就是自己要谈的这件事,县里的效率很快,政策出来,肯定要召集各公社领导开会布置任务。

这次的安排,就是安排,无需讨论,只需执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