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不幸遇到渣男>第183章 凶手就隐藏在九十八名工人之中

看到秦舞阳晕了过去,站在附近的李斯特和姜晓泉等人慌忙围了过来。

“秦先生、秦先生,你醒醒!”李斯特一边摇晃着秦舞阳的肩膀一边焦急地呼喊着。

一个中年男医生过来,在秦舞阳的人中处摁了摁,秦舞阳就睁开了双眼,稍稍愣了一下,就放声大哭。

“先生,你冷静一下!”中年男医生没有想到这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男子,心理竟然如此脆弱,“你再这样哭下去,不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耽误了手术,伤者可就要真的没命了!”

秦舞阳闻言,“扑棱”一下,就从地板上跳了起来。

“秦先生,这位医生是咱们溯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张扬主任,是咱们溯州市最好的脊柱外科专家。本来,张扬主任因为身体不适,已经请假休息,听说庞总颈椎受伤,特意从家赶过来的。”李斯特指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给秦舞阳介绍说。

“张主任,求您救救我老婆。”秦舞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脸上还残留着不少眼泪鼻涕的痕迹。

秦舞阳本来想和张扬主任握握手,可是他看了看自己一双脏兮兮的手,只得在自己裤管两侧蹭了蹭,才用双手一把紧紧攥住了张扬主任的右手,使劲地摇晃着。

“秦先生,是吧?你家属受伤相当严重。”张扬主任说,“除去多处皮肤擦伤和挫伤外,还有八处骨折和一处脑硬膜外出血。”

秦舞阳听了张扬主任的话,眼圈儿一红,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秦先生,你不要激动,先听我简单说明一下治疗方案,然后你再决定是否在手术单上签字,我这是在和你术前谈话,我尽量简短一些,你也要麻利点儿。对于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多耽误一分钟,病人就增加一分危险。”

“我们第一步,就是在颅骨上打一个小孔,把硬膜外血肿物引流出来。颅底骨折、颈四椎体棘突骨折、颈五椎体椎弓骨折、右侧第五肋骨骨折还有肩胛骨骨折,我们不用管它们,过一段时间,它们都能自愈。左侧肱骨骨干骨折、左侧前臂桡骨骨折,我们要实施内固定术,通俗说法也就是‘打上钢板’。最麻烦最危险的还是枢椎齿状突骨折。”

秦舞阳虽然瞪大眼睛认真听,有些骨折部位他还是听不大明白。不过,他听到有五处骨折不用处理,就能够自愈,那紧绷着的神经还是稍稍松弛了一点儿。至于,胳膊上臂还前臂骨折,需要内固定、打钢板,他也没有放到心上,只是听说要在脑袋上钻孔打眼,他的心才稍微紧张了一下。如今听说还有最危险最麻烦的一项,他那刚刚松弛了一点儿的神经,立刻又紧紧绷了起来。

“喏,看到没有,就是这一小块,已经完全和颈椎骨分离。”张扬主任指着电脑屏幕上,一小块白色影像,对秦舞阳说,“你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小块骨头,它周围可分布着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一旦这些中枢受损伤,就要引起心搏、血压、呼吸的多项功能的严重障碍,直接危及人的生命。”

“过去,一般只能采取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手术治疗就是通过开刀,把这一小块骨头接上,重新固定住。这个方法,不仅费用奇高,而且风险也极大。刚才我说了,它周围分布着许多非常重要的中枢神经,在手术时很难不伤及周围神经。因此,对主刀医生要求极高,不要说溯州,就是整个边西省,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这个手术。即使这样 手术成功率也非常低,50%以上都因为手术中伤及了某种神经 留下终身残疾。非手术治疗,就是先在颅骨上打上几个螺丝,用牵引绳牵引4—6周,之后再改用头颈支具或者石膏背心外固定3—4个月。前后病人需要在床上绝对静卧半年,病人非常痛苦受罪。”

“现在,溯州人民医院和京城脊柱外科最着名的一家医院,开展技术合作,溯州人民医院已经运用halo-vest架三维立体固定术,救治了两例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愈后效果相当不错。况且,病人使用上halo-vest以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行走,受罪痛苦相对还要少一些。所以,我们建议病人采用第三种方法,也就是使用halo-vest架三维立体固定术。”

张扬主任说完,刚才那个年轻医生就快步走过来,递给秦舞阳好几份手术同意书,并指导他在哪里签字,在哪里按手印。

为了让妻子早点手术,秦舞阳对手术单上那些密密麻麻文字看也没看一眼,反正这些都是提前印刷好了的,也不是针对妻子一人。再说即使你一条一条仔细看了,你觉得某条不合理,医方会同意更改吗?大不了患方不同意,医方就不给你做手术呗。双方争持不下,反正耽误的是病人,医方又没有什么损失。所以,在年轻医生的指点下,秦舞阳很快就在几份手术单上签完了字。

年轻医生收起签好字的手术单,夹在病历夹里,随手放在推送庞小蓓的担架车上,和秦舞阳一道推着庞小蓓,匆匆向第二手术室走去。

就在担架车即将被推进手术室自动门的时候,秦舞阳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眼花,他看到躺在担架车上的妻子睁了睁眼,嘴唇也抖动了一下。似乎还听到妻子轻轻呼喊了自己一声。妻子的声音虽然犹如蚊呐,非常细小,但是“舞阳”那俩字,秦舞阳却是听得很清晰。他确定不是自己眼花,也不是自己幻听,一定是妻子是清醒了过来,叫了自己的名字。

手术室的不锈钢门已经关闭,把手术室和外面隔成了两个世界。秦舞阳紧紧贴着手术室的不锈钢门站着,不锈钢门在开合之时,几乎都能擦着他的鼻尖。他的心里仿佛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只有紧紧贴着手术室的不锈钢门,他的心才能稍稍平静一些。

手术室里不止进行着一台手术,等在外面的人有很多。大多都在连椅上静静地坐着,

也有十几个人,因为里面手术的是自己至亲,不肯在连椅上坐下,而是和秦舞阳一样,痴痴地站在手术室门口附近。

“秦先生,还是到那边连椅上坐一会儿吧。有事情,广播喇叭里会呼叫我们。”李斯特轻轻拍了拍秦舞阳的肩膀,他心里很自责,若不是自己邀请庞小蓓再次出山,庞小蓓怎么会有这场灾难?

“李总,你还是叫我‘小秦’吧。您是前辈,蓓蓓在泰斯特工作的时候,您对她很照顾。今天蓓蓓受伤,又是您忙前忙后,不仅给她找来最好的专家医生,还让她得到及时救治。我谢谢您!谢谢您救了蓓蓓的命!”秦舞阳已经从巨大震惊中走了出来,也恢复了平时的睿智,他又转身对着姜晓泉等几人鞠了一躬,“我也谢谢诸位,若不是您们不离不弃、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蓓蓓也许就没有命了。我替蓓蓓真诚地谢谢您们!”

秦舞阳还想说点儿什么,就看见一个三十多岁挺干练的女警察搀扶着丈母娘杜桂芝走进了手术室的等待区,后面还跟着两个老头儿。一个精神矍铄、穿着一身旧警服的,是刘红贵;另一个皮肤微黑、走道不利索,拄着拐杖的,却是姐姐的公公、泰达集团董事长秦泰来。

他们怎么来了?

原来,李斯特在安排溯州人民医院脑外、脊柱外专家提前到急诊科,枕戈待旦等待受重伤的庞小蓓之后,他又打电话报了警。

李斯特和市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万勇很熟,他又听说受伤的庞小蓓,和万勇妻子刘靓颖是世交,而且两家走动得还很频繁。于是,李斯特就直接向市公安局副局长万勇报了案。

万勇知道岳父一直把庞小蓓当成了亲闺女,妻子也把庞小蓓当成了亲妹妹,他就让妻子和岳父接着庞伯母一块去医院看望照顾庞小蓓,他自己却带着一帮刑警去了案发现场。

父女俩先后都被高空坠物砸中?这样的概率也太小了吧?万勇接到李斯特的电话,心里就不由得就联想起庞永年被谋杀案,直接指使凶手杀人的唐嘉诚已经潜逃国外,真正的幕后凶手至今还没有找到,至今还是一桩悬案。父亲的案子还没有侦破,女儿又被高空坠物砸中,这也太蹊跷了吧?因此万勇接到报案电话后,“谋杀”的念头就始终萦绕在脑海。

自从万勇晋升为市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之后,除去性质极为恶劣、重大的案件外,万勇很少出现在案发现场。

今天,万局长亲自出现在案发现场,颇让现场察看的几位刑警增添了几分压力。

然而,这回不同于上次庞永年被谋杀案。上一次,因为万勇等人正奉局长苟尚文之命,要请庞永年去市政府解决上访群众的事情,恰好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万勇当场就找出了杀人凶手。只是凶手当场跳楼自杀,才让这个案子断了线索。这一次,虽然从接到报案到刑警赶赴案发现场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却足以让凶手抹去绝大部分的作案痕迹,让案件更难侦破。

万勇一言不发,只是用他那鹰隼一样的双眼,在现场不停地扫描。

这是一栋在建的教学楼,设计楼高为七层,现在主框架已经建好,建筑工人正在用水泥空心砖砌墙。1—4楼已经全部砌好,主要施工现场在五楼,不过六楼和七楼所需要的空心砖也已经运送到位,一垛垛整齐地码放在各个房间的中央位置。从安全网破损看,水泥空心砖应该是从六楼坠落。六楼码放得整齐的空心砖砖垛上,也确实少了一块。显然有人从这里搬了一块,从那处安全网破损的地方扔了下去。

“凶手应该就隐藏在这砌墙的九十八个工人当中。”万勇作出了初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