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下,田地里的黄豆株苗连绵数亩,半山坡处有一处房屋,从里边传来叮叮咚咚的敲打声,时不时还有锯子的声音。

徐令寻着声音靠近,看见鲁永兴和鲁信父子二人正在院子门口的窝棚边锯木头。

他今日一大早就收到鲁永兴叫人传来的话,说是水车造好了,请他来看一眼。

徐令一点都不敢有耽搁,吃过早饭立马赶过来。

“鲁公,吃过饭了没?”

“徐东家,你来了?”鲁永兴也跟着这里大多数人的叫法,称呼徐令为东家。

他们住的是徐令的田地,徐令还会把自己耕作不完的荒地分给村里少田的人,就连鲁永兴一家子都有些田地。

当然,徐令也不是白给他们的,他们付出小小的代价,就能有个安稳的家,很是划算。

“都吃过了,我直接带你去瞧瞧水车吧!”

鲁永兴高兴的很,他和二儿子忙活了小半个月,总算把水车给做出来。

这其中做工耗时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还忙着给自己家盖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也已经熟悉了这边的情况,知道从哪能买来好的木头,专门去游平村挑选了好的木头回来,父子二人才正是开始造水车。

为了模拟水车正常运行,鲁永兴还在家后头的小溪流边造了个小水车,供家里孙子辈玩耍,也是提前给这些孩子培养动手能力。

正是给孩子们造模型玩具时,鲁永兴有一个小孙儿,名叫鲁光启,他和哥哥们一起玩的时候,突然问鲁永兴一句话,为什么不给水车多加一些水桶呢。

鲁永兴当时脑子一亮,立马想到一件事来,现有的水车虽然能够低水高送,节省人力,但还是不够节省时间,甚至风平浪静的时候,还需要人力推动水车,或者牛马拉转水车。

这样一来,效率还是不够高。

可如果像孙子说的那样,给水车加些“水桶”,岂不是能让水车一次输送更多的水,提升效率吗?

鲁永兴笑着道:“东家,我这次造的水车,可能和之前的有些不一样。”

他一边说着,一边说着,一边带徐令进入窝棚,新的水车就堆放在木屑之中,整体是用桐木制成,通体发黄,抹上桐油后看着油光发亮,不容易被水浸泡腐烂,增加使用年限。

鲁永兴做的水车和之前的相比,不仅是多了“水桶”,在轴承方面也更加优秀。

徐令看着眼前的大物件,内心无比渴望招募到更多优秀的匠人。

看这手艺,给他一年的时间都做不出来,脑子里的是脑子里的,做不做得出来就不一定了。

他激动道:“鲁公,你改的好!新加的这个叫什么,连桶吗?如此一来,水车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呀!”

“东家,你也懂木工吗?”鲁永兴倒是没想到,徐令竟然会直接说出这新东西的作用。

徐令哈哈大笑,连连摆手,“我可不懂这些,只是在脑子里想一想水车动起来的样子,大概就知道了。”

“东家可真是个聪明人,这小玩意就是这个作用,至于名字,我还没想好,东家愿意叫它连筒,那就叫这个吧!”

徐令迫不及待想看水车投入使用,立马回去找人,一大帮子男人齐心协力,把这个大家伙运到河边,这一块地方的引水渠已经挖好,就等着水车投入使用了。

忙活了好一会儿,水车安稳坐落在河边,水流冲击水车,很快,水车轴承开始转动。

围观的百姓激动叫道:“转了转了!”

“这下可太好了,以后咱们就不用挑水浇地,省大力了!”

“哈哈,是啊,以后只用除草施肥就行了,多的时间还能多去干点活,赚些钱!”

听着百姓们的欢呼,看着水车从河里引水,不断汇入沟渠,淹没过青绿色的小草,徐令内心就像是有清流涌过一般。

他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悄悄地走到高点的山坡上,向四方眺望,西边是水,东边是连绵的山坡和平地,刚开垦的荒地上有百姓在勤劳耕作,如今这块地还不算沃土。

可等水车大面积投入使用,最慢到明年的今日,这将会变成沃土千里,真正的粮仓后花园。

若是他再能寻到红薯和土豆……

徐令蓦然笑了笑,心胸似乎开阔的多了。

“阿平,你说令哥这会儿在想啥呢?”

客栈二楼窗前,徐平学着他哥的样子把手背在身后,看着远处他哥的身影,李大元站在他身旁摸着下巴好奇问道。

李大元比徐平要大一岁,徐平已经十五了,半年前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在这个夏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个头能涨,人瞧着像是发育不良的小树苗一般,细伶伶的。

喉结凸出,嘴巴一圈也长了淡淡的小胡子。

在他们这,这就是男孩长大的表现。

可徐平看着他哥的样子,总觉得自己还差了好远好远。

他惆怅叹气道:“我哥肯定想去更大更远的地方,这里已经困不住他了,所以他想的东西,你觉得我能猜到吗?”

李大元诧异地看一眼徐平,“没想到你还能说出这么有水平的话来,那更远的地方,有什么呢?令哥是想赚更多的钱吗?”

李大元的眼界,也是最近半年才打开的。

他跟着徐平十里八乡地乱窜,做买卖,就是精通人情世故的过程,收获的当然不止是金钱。

令哥帮他爹娘找了个好差事,他跟着徐平也能大展拳脚,对李大元来说,徐令给了他一切。

可徐令连亲弟弟徐平都不要跟着,更何况是他呢。

所以他只能站在远处仰望徐令,只想着变得更厉害,以后能跟着令哥身后做事。

“我哪里知道呢,不过我想,等咱们把事情做到能让我哥满意,也许他就会带咱们一起去看看外头都有啥了吧!”

这两个人,出发点不同,目的却都是一样。

徐令还不知道,有人看着他的身影已经默默许下了宏愿。

他只是想在离开之前,再看一眼自己建设的这个地方。

期待着它以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