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第244章 摸着石头过河

造反一事,坐在这张桌子前的三人可都没有前科。

可徐令说起来头头是道,越听越觉得精彩,十分有道理。

他深入浅出地讲了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用这个架空线上不曾存在的唐朝某位人物说的话来概括: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们想要造反,必要把农民阶级拉到自己这一边,自古农匪不分家,为何不分?土匪到了盛世,他可以是农民,农民被逼得当不了农民,他就会变成抗争的推手。

至于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都是可争取的对象。

完全把他们推翻不切实际,想要直接从未开化的封建主义跨越资本主义跳到徐令熟悉的社会,更加不可能。

历史的车轮是有趋势的,只可以引导,不能跨越。

步子迈大了,徐令怕扯着,但那颗星火,完全可以从他手里燃起,直到一百年,二百年以后,只要有人能够继承他的意志,车轮的滚动就会继续。

徐令经历过信息爆炸的时代,他比游道子和柴彦君都要幸运,站在一个尘埃般的节点上,踩着伟人的手掌回顾历史,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屈向上的反抗。

那些捧起星火的人,在他还不懂得这些道理时,像是哄孩子的老人,慈祥可亲地把能够屠龙的法子当成故事一样讲出来。

而徐令系统地分析起这些事情来,气定神闲,信手拈来,已经达到化臻的境界了。

也难怪游道子等人如此惊讶。

“摸着石头过河,这倒是个好主意,看来我还得再看看书,瞧瞧张角大法师都做了什么。”游道子拈着胡子,乐呵呵地说道。

“我听人说,张角擅长画符制符水,喝了就能有奇效,包治百病,起死回生,天底下哪有这样神奇的药,无非就是骗人罢了。”柴彦君十分务实地指出不合理之处。

“师弟,你不懂,咱们清修之人不讲究这些。不过从前我在寺庙里学外家功夫时,可是知道那些和尚都怎么骗人的,那些信众,也都是真的相信他们。”

喝符水治百病的骗人话,又不止是道家有,和尚也会玩这些。

游道子游历四方,有一年途经一座城,此城以佛陀命名,城中百姓皆信佛法,一座城里大大小小的寺庙足有十几家,每一家香火都很好。

游道子打听之下,才知道这座城曾经闹过疫病,恰巧有一伙和尚经过,上山找草药,又是摘又是熬,找富人化缘,给穷人看病,后来疫病过去,当地人感念和尚的功德,给他们建了寺庙,这才有后来的佛陀城。

柴彦君听罢,锐评道:“这和我说的装神弄鬼不一样,这些和尚是有真本事,受人追捧也很正常。”

“哈哈哈哈,”游道子拈须笑道:“真是如此,我就不会说了。当初的那些和尚根本没救的了一城人,朝廷下令烧城,百姓和和尚都死在城中,阻止疫病蔓延。”

“现在的和尚是后迁来的,百姓也是新的一批百姓,可百姓被此事所感,皆对寺庙和尚言听计从,他们说喝香水能治病,一整个城的人生病都不去看病。”

“啊这……”柴彦君人都傻了,怎么故事就朝着另一个极端去了呢?

徐令有所感悟,“宗教是一把刀,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却要看它在谁手里,受不受人管控。”

“百姓也不傻吧,怎么会听信喝香水就能治病的鬼话呢?”

“十个人得风寒,五个人喝五个人不喝。喝的五人中,四人痊愈一人身亡,能不能证明香灰水有用?”徐令耐心问柴彦君。

柴彦君摇摇头,“这……风寒也不是一定会致人死亡,就算痊愈了也很正常,死一人也很正常。”

“对,但和尚可以说喝了香水却死掉的那人是心不诚,因为不诚心信仰,所以不被保佑,导致身亡。”

“那没喝香水的人呢,难道都死了吗?”柴彦君不解。

“他们同样是四人活一人亡。”

“这不就正好证明香水无用,死亡是概率事件?”柴彦君好歹也是隐门中人,想用这样的事件糊弄他的信仰可不容易。

“但和尚会有另外一种说法,他们忽略活着的四人,只宣扬死掉的一人:看,不喝香灰水就会死。”

游道子赞同地点头:“想必张角就是这样哄的众人归顺于他的,只要百姓相信他的话,坚定不移地听从,就算遇到事情,也只会怀疑是自己信仰不诚,而不是信仰本身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唯心主义的骗局。

古代信息凝滞,不像前世那样一件事天下知,在这个传递消息全靠口口相传的时候,三人成虎,再加上受教育程度低,人一绝望就会祈求虚无的目标,希望得到解救。

可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游道子想学张角召集信众起义,有天然的增益buff存在。

不过徐令用来征服百姓的不是虚无违心的符水,而是真能治病的大蒜素和青霉素。

在崖州时他就倒腾出来大蒜素,治好了郭珝真的外伤,后来又弄来牛肉,在空间中提取青霉素,让包力从泉州带回去崖州,治好了郭珝真的花柳病。

在激素还没有被滥用的古时候,有这两种药物,徐令几乎能横着走,至少以后打仗时根本不用怕士兵大批感染伤亡。

更何况还有柴彦君在,还不够游道子装神弄鬼么?

窗外浮白,鸡啼三声,徐令这才注意到天色已经亮了,可他们却一点都不困,游道子意犹未尽,只盼着天色早点黑,他们好继续彻夜长谈。

如此三天三夜之后,几人终于商讨出计划来。

徐令在后方,负责经商整合南方,在这里建立势力和威望;游道子去北方,收集人手铺垫势力,等事发一日,他们南北呼应,揭竿而起。

既有人又不缺钱粮,若是有其他人成王,他们也能占据有利的南方,与人争斗。

至于柴彦君,他还要在徐令身边待一段时日,等顾迢生产后,再去北边找他师兄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