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第220章 读书明理

胡迹轩一拍大腿,“这主意好!”

“只是,您要带他去哪?”胡迹轩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问个清楚的。

“胡山长,你坐在这个位置,看的也比别人长远一些,如今的仕途之路,比从前更加不好走。一个小小的府试就能惹得读书人争抢的头破血流,多少人花钱买试题,没有公平可言。”

“如今我连某坐镇灵宝,敢说今年的府试算是公平,可离开这里,你去别的地方,公平会跟着去吗?”

胡迹轩沉默地摇头,他咋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呢,毕竟他就是被挤兑回老家的啊!

“既然如此,为何非想让他科考走仕途之路呢?”徐令撑着半边脸,笑意吟吟道:“他是个人才,人才就要去能发挥才能的地方,送他去哪里暂时不能告诉你,不过我向你保证他会是安全的。”

话已至此,胡迹轩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只是心中还有些许担忧。

最后还是他妻子一番分析,让他放下心中芥蒂。

胡迹轩妻子姓杨单名一个莺,是胡迹轩恩师之女,在家中也通读诗书,心思剔透,生性乐观。

她问胡迹轩:“你说这个连先生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胡迹轩老实道:“应该不是坏人。”

“依我妇人之见,他不仅不是坏人,十有八九和你还是一路人!”

杨莺笃定道。

“你且听我给你分析,一是县衙之变,我问你,你多久没见到李禀望,听说他在城中欺男霸女,做什么坏事了?”

这倒是挺久了。

胡迹轩若有所思。

杨莺继续道:“自李禀望不露面后,官府就像是换了一个官,城里大大小小的事虽然算不上政通人和,可百姓也不用提心吊胆,生怕小命不保。再说今年府试,考试前几天闹出来那么一出风波,当时你觉得是官府买卖试题闹出来,可如今考试结果已经出来,我问你,可有什么不公?”

不仅没有不公,反而用一种非常朴实无华,回归质朴的方式在挑选人才。

“李禀望不露面,谁知道他遇到什么事了,可如今摆在明面上,确实是这个连先生在管事,你瞧那黑甲兵,再瞧师爷彭方,城里有名的一些商人,也开始和官府走动了,这些变化,可都是连先生出现后才有的。”

“那李禀望去哪了?该不会是……”

“嘘,这你就不用管。他是死是活,你都不知道,官府人多眼杂,那么多衙差侍女都没吭声,你一个外人说什么?”

“管它上头坐的人是谁,只要下面不乱,那位置不是谁坐都可以?”

胡迹轩心服口服,拱手对他娘子道:“娘子分析的有理,那我把凌升托付给连先生?”

“且慢,你还要再和凌升这孩子说一说,他打小就是有主意的,你若是替他做主,万一他不情愿,你反而两边不做人了。”

胡迹轩找到赵凌升,才刚和他说了事情原委,赵凌升立马答应下来。

“舅舅,我愿意去。”

胡迹轩看着比他还要高一个头的俊朗少年,心中颇不是滋味,犹豫半晌,也只是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孩子,委屈你了。”

……

徐令在县衙的扮演游戏结束了,收获满满,也该回家。

他把灵宝镇要做的事宜安排妥当,随便找了个借口就离开县衙,换回徐令的身份,空间里还多了上千两银子。

当庄家就是爽,不管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他都稳赚不赔。

徐令在灵宝镇给家里人采买礼物,然后便坐船离开灵宝镇,回家等着武馆从泉州崖州带来回信。

三日后,徐令途径李家庄,下过几场小雨,梨花散落,地上铺白,枝头已经有小如拇指大小的梨子挂果,今年定能梨子丰收。

在李老太家中闲坐片刻,才知道李大勇开了两块地,打算学徐令那样种些菜,好担到城里去卖。

李老太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比如虎头长高了,有人上门给李大勇说亲,想让他趁年轻再娶一个,不过大勇还没答应,说是虎头还小,怕拖累人家姑娘。

这事闹的李老太心中也十分纠结,一方面她心疼媳妇早早病逝,只剩下大勇和虎头父子俩,她年纪大了,脖子以下都埋土里了,以后人不在了他们该咋办的。

这事徐令劝不了,说来也奇怪,这世间人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性格。

有人妻子还活着,恨不得她早点没了给新人腾位置,有人妻子不在了,柔情蜜意转眼就能抛却脑后,另娶新人,免得自己没人照顾。

可也有像李大勇这样的人,看上去没啥特点,却又能做出让人意外的决定。

徐令心想,或许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只是大多时候都埋藏着不被人了解的面具之下。

虎头在院子里骑木头墩子玩,手里拿着小树枝充当马鞭,徐令和李老太向院子里望去,李老太愁笑着解释道:“前天从城里来了一些公子哥,纵马踩踏不少庄稼,让虎头看见了。”

小孩子这时候最爱模仿。

徐令听的皱眉,“他们可有赔偿?”

“唉,这种事情,我们怎么敢问?”李老太无奈摇头。

徐令也没什么法子,只安慰道:“罢了,没伤到人就还好,庄稼还能补种。”

“就是补种也长不好了。”

又不是冬日里的麦苗,不怕踩踏,水稻都已经开始拔节了,真是可惜。

二人把话题从这些让人无奈的事情上移开,徐令笑道:“虎头今年六岁了,可有想过让他去读书?”

“读书!?那可不敢想,家里没钱,他爹说了,到时候让虎头学门手艺,不至于饿死。”李老太头摇的像是拨浪鼓,撑着腿起身要去田里叫儿子回来陪客,她则去厨房忙活。

徐令叫住她,“大娘,我今日不在家里吃,急着回去,这次我来就是想问你和大勇,要不要把虎头送到莲花湾子去,我在村里建了一座私塾,过不久就有夫子前来教授学生,就是日后不科考,让虎头多读点书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