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虎牢关下力压群雄,震惊诸侯>第571章 董氏三代

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

奉高衙署,一群人闯入。

比起吕布的大张旗鼓,这些人倒是装扮了一些,显得更像贼人。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奉高内的官员吃惊的望向面前贼人,这些人究竟哪来的。

吕布大军入了城,按理来说城内无比的安全,怎么还有贼人出现在这里。

“我乃黄巾渠帅,特来取你们这些贪官污吏的性命。”

曹性一步步上前,恶狠狠的说道。

不好意思了黄巾军,到了这个年代还得借用你们名号

“黄巾军?”

众官员不解,这都什么年代了,哪里还会有黄巾余孽。

只是接下来没人给他们答复,等待他们的是刀剑加身。

“顶着别人的名号杀人,真爽。”

曹性把面罩丢掉,将手里的名单一把火烧光。

接下来前往下一个县城,再把名单上的官员聚集起来,展开屠杀。

吕布安排好人驻守此地,安抚百姓。

带着兵马继续开进,一路走到哪杀到哪。

书籍统统运往洛阳,财物充当军费。

期间还与当地黄巾余孽打了一仗,将其全部剿灭。

自此,在泰山军刚刚冒头的黄巾军,也再次覆灭。

南城。

羊氏家族召集族人,对即将到来的吕布很是惧怕。

他们可是听说了,吕布一路走,一路杀。

所率领的兵马,不知道沾染了多少氏族的鲜血。

他们羊氏作为本地大族,必然也是对方的目标。

羊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不如早早打出归降的旗号,还能够保住我们族人的性命。”

“归降无用,吕布就是冲着杀氏族来的。”

“他疯了不成,这般屠戮,莫非想得罪天下氏族?”

羊氏族人很不理解吕布做法,杀的是泰山军氏族,得罪的是周边所有氏族啊。

无论是否归降,都会被清算。

那些氏族得到消息,还不是要反抗到底。

吕布的做法,让人看不懂。

“你们忘了长门亭之事?”

羊秘看向众人,提问道。

当初的长门亭,死的可都是朝内公卿,周边真正的大族。

论身份背景,哪一个不比泰山郡的氏族厉害。

结果呢,还不是照杀。

“长门亭杀人者是李傕郭汜,关吕布何事?”

“的确不关吕布的事,但此事过后,朝内公卿死了一大批人,董曜提拔了不少寒门之人。”

“如今吕布再屠杀氏族,背后何尝不是董曜所安排。”

羊秘大概知晓董曜的意思,现在各州郡局势稳固。

更加不需要氏族的相助,比起氏族来,寒门更好控制。

杀了他们,把原本的位置让给寒门。

毕竟寒门想要成为氏族,可不是一下就能行的。

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得两代,甚至是三代的努力。

在这期间,董曜难保不会有其他动作。

比如一直以来实施的科举制,面对的也并非是百姓,毕竟百姓有几个识字,有超前见识的?

最后,还不是面对的他们氏族之下,低一级别的寒门。

就像最近在朝内权势愈发大的杨俊,常林,郑浑,不就是寒门出身。

之后董曜命人改造纸张,若是他没有猜错,下一步的大动作也会到来。

这次,针对的不仅是氏族,还有依靠首次科举制上位的寒门。

正好寒门的崛起需要时间,等寒门变为氏族。

一支与寒门打擂台的队伍,也会再次被董曜给拉起来。

只是他想不通,董曜从哪里再获得与寒门打擂台的人。

就算归拢天下所有书籍,也不够人分的。

除非,能够把这些书籍批量造出来,让天下的百姓去读阅。

羊衜从外边急匆匆走来,说道:“兄长,南城的守将打开城门,放吕布进城了。”

“快,与我去相迎。”

羊秘带着族人起身,赶忙说道。

“不用了,本侯自己找来了。”

吕布带着甲士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温侯,在下不日前已经辞官,如今是白身。”

“就连南城外的坞堡,我们也不敢派人留守。”?

“兖州山阳郡疫病之事,我们家族也知晓,早已安排人送去药物相助。”

羊秘知晓吕布杀目标明确,就是要对氏族开刀。

他还是想挣扎一下,让族人全都活下去。?

“啧。”

面对如此示好,吕布一时半会还真不忍对羊氏的众人下手。?

“兄长,书籍已经全部整备好,随时可让温侯带走。”

羊耽话是对羊秘所说,眼睛却一直盯着吕布。

他背后的冷汗直流,再大的家族,也经不起人家的屠刀。

“温侯,您看……”?

羊秘带着祈求的目光,他们不要书籍,不要官职,什么都不要,只想活着。

“士元,你说呢?”

吕布把难题抛给庞统,他实在不知怎么做。?

人家羊氏根本没有反抗,主动把他要的东西交出。

是他一直以来,见过的最识抬举的氏族。

“夏王就在琅琊,派快马去请示一番。”

庞统白了吕布一眼,又让他拿主意,然后背锅。

想的美,他可不当冤种。

“也好。”

吕布点点头,反正离的不远。

何况羊氏家族是真正的大族,屠杀起来人数实在太多。

“温侯,快上座。”

羊秘松了一口气儿,招呼着吕布。

他们能够多活一段时间儿,而且派人请示,说不定董曜也留他们一命。

……

此时董曜驻军在开阳,并未往北继续攻打。

等了这么久,泰山郡的消息传来不少。

吕布听了他的话,杀了不少的氏族。

据说书籍都是论车拉,一个劲往洛阳送去。

有了书籍,他就可以搞出活字印刷,来大批量生产书籍。

氏族之人也没有必要全都杀了,还得留下一批人来,与低一等寒门互相较量。

等董恒即位后,开始一步步向百姓普及书籍。

到了董恒的长子即位,进行第二次的科举改制。

两代过去,百姓接触书籍,也不像现在这般目不识丁。

那时候的科举,面对的不止是寒门,而是向全天下人人开放。

而他要做的,就是开始趁乱削减氏族的力量。?

用他们董氏的三代人,彻底把科举给推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