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虎牢关下力压群雄,震惊诸侯>第461章 大夏吴侯?大夏吴王!

洛阳,王府。

“说话,都给我说话!”

董曜站在人群中,手上拿着最新传回来的战报。

周边皆是汉中,凉州的官员。

来,那些让他罢免陆逊,颜良文丑的人说话,都哑巴了吗?

是不是打赢了,就问你打没打赢。

虽说输了一箩筐,但这一下不就把刘备干废了?

“……”

一众官员垂下头,沉默不语。

谁能想到这陆逊是诱敌深入之计啊,他们当时看情况紧急,哪能想这么多。

便急匆匆成群结队来洛阳请命,这下好了,陆逊直接反败为胜,打了他们的脸。

“我安排任何人为将,自然是有我的用意。”

“徐荣,徐晃,赵云,张辽,哪一个不是百战之将,哪一个不是镇守一方。”

“我安排他们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反对。”

“就一个陆逊,看看你们兴师动众,累不累?”

董曜扬眉吐气,于人群中彻底放飞自我。

陆逊若是再不打个胜仗堵住这些人的脸,他王府门前怕不是要跪死一批人。

奶奶的,终于让他逮到了。

就算你们一个个赤胆忠心,是为了汉中,为了他好。

但是,太激进了。

他还没有老到昏聩,需要一群谏官来提醒他怎么做。

“夏王决策高深我等不明,如今觉得甚是见笑于人,老朽愿意一头撞死在这!”

一名老臣抹了抹泪,当即便往石块上冲。

“……”

董曜傻了,这么玩是吧?

到底是他的公卿,为了董氏着想。

他忙命近卫将其拦下,言语也不像先前那般犀利。

否则继续嘲讽下去,这些人怕不是得死在王府一批,那还得了?

“你等回去吧,今日之事就此作罢,日后切记结局未定不要忘记猜测。”

董曜挥挥手,命人把早就准备好的马车驾到府门前。

“是,我等就此告辞。”

一众官员无颜继续待在王府,纷纷上了马车。

来的时候有多气愤,如今走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陆逊啊陆逊,好你个白面书生,真是给他们上了一课。

……

兖州。

“刘备,又败了?”

曹操听到这消息,尽是不可置信。

关键是败给谁了,陆逊何许人也?

无名之人,书生一个。

就是与这种人对阵,还能被大败而归。

是他高看了刘备,还是刘备只有这本事?

益州之地,给刘备实在是浪费了。

“经历这一场惨败,刘备恐怕再也无法恢复鼎盛之时,要变天了。”

荀彧言语间极为的无奈。

再少了一个刘备,推翻董曜的希望又少了一分。

这大汉的政权,何时能够回到真正的天子手中。

天下四分尚且局势不明,无法推翻董曜。

天下三分,董曜一家独大,这才是真完了。

曹操除了孙权,还能借助谁的力量?

外族人?

是高句丽,还是鲜卑,又是即将绝种的乌桓?

至于南匈奴,早就不知道被董曜给驱赶到哪里了。

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无法借助外族人的力量。

单单靠本身,推翻董曜何其难。

中原又与益州,江东不一样。

这两地可以据险,据地而守。

倘若刘备不出兵,就这么在益州耗着,五到十年内,完全可以坚守。

江东也是如此,甚至会比益州还要容易。

中原则不行,尤其是曹操在河北占据了冀州的郡县。

一旦放弃,整个河北防线都会失控。

到时候冀州吕布,张辽南下,司隶的董曜与南阳赵云东出,是根本无法挡住这些铁骑的。

“孙权小儿!”

听了荀彧的分析,曹操愈发愤怒。

但凡孙策活着孙坚活着,是绝对不会像孙权这般畏畏缩缩。

这下可好,让董曜势力愈发壮大。

他们要被一步步蚕食,早晚有一天会落得个被击败的下场。

“这次孙权若是还无法看清其中利害,那我们怕是要无路可走了。”

曹操取出纸笔,亲自写了一封书信。

他们的机会越来越少,刘备败了,距离益州沦陷也用不了多久。

必须趁这段时间,与孙权尽起大军,做出最后一搏。

……

江东,建业。

曹操的使者已经出发,不过比起董曜的使者,还是慢了一大拍。

“这真是个好东西。”

孙权手中握着吴侯印绶,很是留恋,不忍心将其放下一刻。

他知道这不是大汉给他的册封,是出自董曜之手。

但那又何妨,董曜代表了大汉。

他就算做个大夏吴侯,那也是名正言顺的。

“夏王让在下告知吴侯,此位置并非不能更进一步。”

“哦?”

听到使者的话,孙权抬起头。

更进一步!

那便是王了。

大夏吴王!

再进一步,那便是天子。

虽说很难达到,但人总该有个念想。

“不知该如何更进一步,烦请使者告知一二。”

孙权放下吴侯印绶,抬起脚来到殿下。

是让他把兵马从荆州的地盘撤出来么,这倒是难以让他取舍。

但是吴王,更让他心痒难耐。

“想必吴侯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使者并未说明,只是淡淡一笑。

“让本侯在考虑一下。”

果然是荆州的郡县,孙权激动的心逐渐平静下来。

吴王虽好,但他还没有彻底昏聩。

一旦放弃荆州的地盘,赵云势力愈发庞大。

今日董曜能给他个吴王,明日便能让赵云来攻打江东。

到时候别说是王了,就是天子又有什么用?

“好,在下先回驿馆。”

使者垂下头,嘴角挂着笑意。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在洛阳被董曜任用的杨阜。

他就怕孙权不会考虑,而是直接回应。

这次要的就是孙权慢慢考虑,最好多考虑个一年半载。

只要在这期间孙权被这吴王给绊住,董曜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把矛头迅速对准曹操的势力。

“吴王,吴王……”

孙权回到座位上,方才被他视如珍宝的吴侯印绶,此时却显得没有那么珍贵了。

“主公,曹操使者求见。”

“请进来。”

“在下奉曹公之命,特来送上书信一封。”

“联合起来攻打董曜?”

孙权看过书信,顿时陷入两难之地。

曹操书信中的利害他十分清楚,可董曜刚派使者过来说起吴王之事。

倘若战事一开,此事不就告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