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教侄子治国,我成了皇叔!>第182章 儒道圣人?

“叔父你还自己写书?”

朱元璋听了之后显然觉得有些可笑了,然后紧接着说道:“叔父,你可别看他是个账房,但是人家在治学方面可是数一数二的,刚好可以让人家教教您。”

“真的?那不知老夫能否拜读一下公爷的大作?”

宋濂听到后双眼明显的一亮,要是能读一下这位的大作,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若自己真的能教他......光是想想就刺激。

要知道这可是朱元璋的叔父啊,而且对江山社稷有着巨大的贡献,想必以后进入朝堂是必然的。

更何况人家还创造了这标点符号,以后留名青史是妥妥的事儿了,如若自己能够成为这样人物的师傅.........

说不定以后自己也跟着沾光名留青史呢?

“别了吧?.....”

朱闵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只觉得有些尴尬啊,自己那书是王阳明的心学啊,虽然说这是儒家真正的集大成,但是对现在的儒家人来说还是不太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学问。

到时候自己肯定又要给他解释一番,问这问那的好不麻烦。

关键他又不是什么美女,要是像蓝凌瑛这样的,又或者是之前那个小美女的话自己应该是会很有兴趣给他们解解惑的。

现在让自己给一个糟老头子解释,这不是闲的蛋疼吗?

“什么别了吧,这书写出来不就是给人看的吗?叔父您别谦虚,快点拿出来吧,刚好还可以让老刘和老宋两人帮你看看。”

朱元璋这会儿是纯属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幸灾乐祸的说道。

“这......行吧。”

朱闵只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现在明显的自己这大侄子把脸送过来让自己打,要是再不打就不礼貌了。

就当给他个教训,别因为自己的年纪就轻看了自己。

很快朱闵便派福伯去书房中走了一趟,待福伯回来后便能看到在其手上的一叠宣纸。

“这就是你写的书?”

朱元璋看了一眼后,心中看笑话的意味更加的重了,这哪里是书啊,明明就是一些草稿罢了,乱糟糟的,连装订都没有,还敢说这是自己写的书。

“怎么?看不起啊?这可是能够影响天下文学的东西。”

朱闵知道这厮根本就不会相信,只是把这叠文稿递给了宋濂。

“呵呵,承蒙公爷看重,那老夫就替公爷看看其中的奥妙。”宋濂此时摸了把胡子一脸的淡然,这可是自己最精通的地方啊。

就让自己给这公爷看看其中出了什么错误吧,书可不是这么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

只不过现在看来自己能当其老师的赢面很大啊,只要能在这方面将这位给折服就行了。

随着将文稿接过来之后宋濂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还朝着刘伯温挥了挥手,示意他过来一起看。

刘伯温此时也突然感兴趣了起来,他虽然说最擅长的是谋略,但是在文坛方面也是一个大家。

既然朱闵能在治国之道上横压他们一群人,那自己就看看他在文学之道上的造诣吧。

他再怎么妖孽,那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罢了,怎么可能什么都会?打娘胎里开始读书也不能如此吧?

毕竟这四书五经加上儒家的其他各大典籍,你想要融会贯通那就必须花费个几十年。

能在二十年之内完成的就已经是神通了,所以说朱闵在这十几年中既融会贯通了,又要自己开创一个学派.....

你就算说天破了,他刘伯温都信,朱闵能在治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是一个字儿都不信。

总结来说,反正他俩都不信。

随即两人便开始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本来刚开始的时候两人还带着笑容呢........可是没过多久,两人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了下来。

就连翻书的速度都不由得慢了下来,刘伯温此时同宋濂一样,都是露出了诧异的神色,然后紧接着脸上才浮现出了一丝凝重之色。

时间在两人的看书当中很快的便过去了,

将这些文稿全部公正的放到了桌子上,刘伯温此时沉默不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一幕倒是让旁边的朱元璋给看的不耐烦了,将手中的茶水放下后便说道:“干什么呢?咱叔父写的有那么差吗?连评价都不想评价?”

“你是不是不给咱面子?”

朱元璋此时说这话的时候莫名的想笑,只不过难道自己叔父真的写的很差?

直接让当世的两位大儒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听到了朱元璋声音后,宋濂猛地抬头,脸上浮现出了难以掩饰的潮红,死死的盯着朱闵说道:“公爷......这书可是您所作?”

“自然。”

朱闵笑了笑说道。

呵,这可是后边才出来的啊,你要是现在能找出来一样的,我直接服毒自尽。

这本乃是王阳明自己所撰写的《传习录》,就如同《论语》一样,记载了王阳明一生的思想精华。

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的思想精华,这能不珍贵吗?在后世的时候,这可是被众多的心学大佬奉为了至宝啊。

“怎么了?到底怎么回事?”

朱元璋看到宋濂这幅模样也皱起了眉头,这样子好像不是写的很差的意思啊........

难不成自己叔父真的有点东西?

“老爷,这....这书.....”

宋濂此时不由得吞咽了一下口水,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本书了,张了张嘴硬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只能说这书里的内容对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因为现在大明所广泛流传的儒学还是程朱理学,但是在这本书中他看到了别的可能。

虽然说它有着儒家的思想,但是却又截然不同,可是说是对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了。

毫不夸张的来说,这本书中的思想一旦传出来,那将会对程朱理学造成巨大的冲击。

甚至,可能以后的程朱理学都要被抨击的一无是处,进而导致儒学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