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556章 赈灾

东南那边苏正良不晓得,江南倒是有不少人主张将灾民赶回原籍,

“如今朝廷拼了命的榨咱们手里的粮食,税粮交过了又要强征,强征过了还把灾民赶过来。长此以往,咱们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还养什么灾民哪?”

苏正良如今虽无官无职,好歹是从尚书位上退下来的,说两句话也有人肯听。

最终博阳陈知府联合一些大户设了粥棚,搭建草棚,安置难民,打算等开春再把人送回原籍。

花城这边难民同样络绎不绝。

滇池王府的属官有人提议将人赶走,也有人于心不忍,

“来都来了,要赶出去谈何容易?都是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总不能让王爷派军队对他们动手吧?”

若真这么干了,滇池王颜面何存?滇池军颜面何存?

滇池王也是左右为难,就个人而言,他是想救这些百姓的,但说起来容易,粮食从哪里来?

如今朝廷对滇池军是完全不管了,为了将士们的口粮,他跟苏惟生花了多少心思才凑足了粮食,也有了些存粮。

可要是全拿出来,明年滇池军吃什么?如今洪灾一起,再买粮食更是难上加难!

滇池王皱起眉头看向苏惟生,“君远,你有什么想法?”

苏惟生沉吟着道,“人离乡贱,但凡有生路,谁乐意背井离乡逃过来呢?若是强行将之驱逐回原籍,就是毁了他们最后一条生路,万一激起民愤……”

剩下的话不用说大家也明白,要是真被逼到绝境,难民定然是要闹出乱子来的。

大魏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前朝末期暴政,民不聊生,最后……

一名属官冷笑着反问,“苏大人说的倒轻巧,谁不想救人?可银子从哪儿来?粮食从哪儿来?织造坊和茶叶卖得确实不错,但那银子都拿去给滇池军凑口粮了!如今要收治难民,多出来的花销又该从哪儿出?”

滇池王沉声道,“茶园和织造坊的大头都算本王的私产,如今收益可观,出些银子本王认为并无不可。只是有一样,如今粮价大涨,买粮食养难民在短期内勉强能吃撑,为长远计,怕是……”

现在到明年秋收还有大半年,织造坊和茶叶的利润再高,也养不了这么多人。

何况秋茶的产量本就不如春茶,进了冬天,茶叶数量也有限,收益的确无法与上半年相比。

“王爷爱民如子,实在令人钦佩!”那属官恭维了滇池王一句,又冲苏惟生道,

“苏大人既然认为不能驱赶难民,应该有法子为王爷分忧解难吧?”

苏惟生如何不明白这人是看自己不顺眼已久,逮着机会就要发难。

也是,自己一来花城就得了滇池王的重用,后头还弄来个何轩跟何家,滇池王也表明了宠信之意,这些属官心气能平才怪!

苏惟生才懒得跟这些鼠目寸光的人一般见识,

“要说赈灾,一味出银子买粮食养着当然不是长久之计,以工代赈才是最好的办法。此事我与何大人已考虑多时,也商量出了几个办法,还请王爷指示。”

说完便拿出一本折子递了上去。

滇池王接过来看了一会儿,不由拊掌大笑,“不错不错!珵美今日没来,应该是做准备去了吧?这折子写得如此详尽,想必是你二人真将赈灾之事放在了心上,才会早早开始筹谋!”

“这样,此次赈灾就以你为主、珵美为辅,其余人全力协助。倘有人不听招呼,你只管打发了去,不用问本王的意思。”

此话一出,嫉妒苏惟生的那几个属官齐齐变了脸色——这苏惟生竟能如此得王爷信任!

等人离开之后,滇池王无奈地摇了摇头,

“人跟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急百姓之所急,又机变百出,因势利导,不是那等迂腐的滥好人!用惯了苏惟生,本王哪里还看得上其他人?有时甚至觉得,从前养的这些幕僚,大部分都成了酒囊饭袋!”

羽先生一笑,“君远年纪不大,心性却沉稳,且从不打没把握的仗。就连何珵美,也是个心有成算的。这样的人才确实难得,幸亏王爷当年用尽心机把人要了过来,否则……”

滇池王叹了口气,“如今路上不太平,何家既揽下了买粮食的任务,总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让阿畅带两队夷军跟着吧,黎副将和彭慕毕竟是女子,生得又有几分姿色,就算有一身本事,遇上土匪也难免被言语轻薄……这两个脾气又不小,要是下手太狠,总归是不美。”

羽先生噗嗤笑出了声,“军中出了名的两个女煞星,土匪要真落到她二人手里,那才好看呢!不过毕竟云英未嫁……王爷思虑周全,老夫自愧不如。”

滇池王乐了一会儿,想到京城远庆帝,不禁又露出一丝怒色,“有的人,倒是真该死!”

苏惟生回到府衙便把所有人叫来,将一条条命令颁布了下去。

官府告示一贴出来,百姓和难民奔走相告。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除了少部分有家底的或者投奔了亲戚的,不管男女老少都出门在指定地方排起了长队,等着上头派活干。

钱老头就是其中之一。

家里媳妇在逃难途中被土匪看上,儿子因此跟人起了争执,就这样被打死了,只剩他跟老婆子拖着一身伤病,带着孙儿继续逃难。

老婆子为了让钱老头和孙子活下来,好不容易找来的树皮野菜一口也不肯吃,全偷摸着藏了起来,就这样活生生饿死了。

如今,就剩一老一小相依为命了。

钱老头已是五十多的年纪,但扛着锄头跟一群青壮出门干活,从来也没被落下过。

钱老头搓了搓手,扬起锄头用力地砸下去,一下又一下,全神贯注,干得比旁边的年轻人还起劲。

年轻人见了就劝道,“钱大叔,你年纪也不小了,何必这么拼命?”

钱老头沉默了片刻,“不拼命,我怎么养活孙儿?眼下有活计,还真就得好好干,拼命干!否则万一人家不要我了怎么办?你当这花城的人都是傻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