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519章 蔡东

京兆尹小心翼翼地开口,“尸身损毁严重,连身份都无法辨认,臣等只能靠屋里留存的东西大致将怀恩公府三位正主分了出来。那什么二爷三爷、小姐妾室的,就只能……”

“大部分尸身都在床上和离床不远的地方,与……与去年众王府走水的情况一模一样。因怀恩公及其夫人、怀恩公世子夫人身份尊贵,未得皇上允许,臣不敢动其遗体,就让仵作只验了些外头下人的尸身……”

“哦?”熙和帝淡淡道,“验出什么来了?”

大冷的天,京兆尹却出了一身的汗,“说是尸体中有……有大量迷药或……迷烟的痕迹……所以在走水时才没能……没能及时逃出。”

“这么说……”熙和帝冷哼一声,“是有人故意纵火喽?”

京兆尹悄悄抬头,却正好对上熙和帝意味深长的目光,心中一凉,下意识低下头去,一时不知该怎么答。

宋指挥使也发现了,急忙道,“回皇上,臣曾听闻怀恩公世子有位妾室……待下人极为苛刻,也不知是不是……”

熙和帝扯了扯嘴角,“下人也是人,朕这个表侄也是,若能约束妾室一二,如何能酿成今日惨剧!”语气十分遗憾。

两人同时一顿,这是给了准意,要一锤定音了。

“皇上仁慈,实乃万民之福!”

朱雀大街上的油,宋指挥使一个字都没提——初二夜里有宵禁,除了锦衣卫,谁还能在那地方泼油而不被人察觉?

当然,有宵小之辈瞒过了锦衣卫的耳目不被察觉也不无可能,但皇帝的意思已摆在眼前,怀恩公府结仇无数,谁乐意替他家找凶手?

宋指挥使心想,有倒是有,但武安侯府和京兆尹,绝无可能。

熙和帝没再说什么,只罚了两人三个月俸禄,命人将已分辨不出模样的尸身一并随意安葬,就此不了了之。

次日博阳府柳知府的奏报又到了,说是怀恩公世子七日前在江南散心时不顾众人阻拦,非要去某个穷乡僻壤的深山行猎,最后遇上狼群,一群人身首异处。

不过当半个月后,吴通带着怀恩公世子的尸身、以及在苏南和博阳发现铁矿、江南驻军新增兵卒六万这两条消息回京时,明眼人都看出了怀恩公府是因何而覆灭,个个对此讳莫如深,再也没提过一个“高”字。

紧接着,扬威侯夫人高氏病故,昌安伯世子夫人小高氏病故,其余高家女的结局也差不多。

博阳柳知府和陈县令同时得到擢升,前者升为南陵郡正四品按察使,后者为博阳府通判。

就在所有人以为风波到此为止,终于能歇口气时,常阁老忽然在家中暴毙。

荆楚右副按察使常誉一家回京奔丧,岂料乘坐的船不幸沉没,一家几十口尽数葬身江底。

京城常家顿时哭声一片。

身在龙乾宫的熙和帝嘴角露出一丝快意的笑,“杀子之仇,终于报了!”

他哼着不知名的曲调,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冯公公明白为何熙和帝不将常家谋害蜀王的罪名公之于众,偏偏要用这样的方法。

一来蜀王死得不太体面,常誉和余氏的私情又无异于给蜀王戴了顶绿帽子,他想保全这个儿子死后的颜面。

二来常家毕竟是赵王母族,不论背上任何罪名,对赵王的影响都不会小,他想给赵王留个保障。

冯公公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自怀恩公府之事败露之后,皇帝就陷入了一种疯魔的状态,似乎完全变了个人,愈发阴晴不定。

也不知是因为亲自下令杀了娘舅,还是杀了那位有实无名的……心爱之人。

最近啊,连他这贴身伺候了几十年的,有时候也会觉得脊背发凉。

只是冯公公的脊背并没有凉多久。

凌晨时他打了个盹儿,刚准备唤熙和帝起床,就觉得全身发冷,喉中的痒意阵阵袭来,冯公公急忙跑到殿外痛快地咳了出来。

再一摸额头——坏了!染了风寒!

染了病,自然不能再近身伺候熙和帝。

冯公公将两个徒弟叫过来,左看右看,“皇上的脾气不比从前,不能再出岔子。蔡东服侍皇上的时间久,就你吧,记住,谨言慎行!”

蔡东垂下眼眸,恭恭敬敬地应了。

熙和帝近来很少招嫔妃侍寝,晚间刚批完折子,蔡东就端着托盘来了,上头有一碗药和一小碟子蜜饯,

“皇上,您今晚的药还没喝,奴才让小欢子又重新热了一回,您看……”

熙和帝颔首,看着蔡东另拿了个银质的小勺子尝了一小口,才端起药一饮而尽,

“你们师徒俩做事都细致,不错!”

几名宫人服侍他洗漱完上了床,便有序地退了下去。

谁也没看见,熙和帝躺下不久便全身一震,而后双眼瞪如铜铃,口吐白沫,一下子晕了过去。

等外头安静下来,蔡东回到内室掀开床幔看了一眼,望着满屋的金碧辉煌无声地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放在熙和帝的枕边,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枚药丸一口吞下。

蔡东轻轻坐在脚踏旁的角落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一幅幅画面在脑海里闪过。

冯公公并不是染了风寒,是他做了手脚。

他原本该姓萧,名嘉晨,是礼亲王唯一的儿子,生母蔡氏是礼亲王的一名侍妾。

十多年前礼亲王被扣上谋反的罪名时,他才四五岁。

那天几个下人带着他出门看花灯,在回家的半道上就听说礼亲王府被围了,下人当机立断,带着他躲了起来。

礼亲王府覆灭之后,父王的一名亲信不知有什么法子活了下来,并根据留下的暗号找到了他们。

说父王从下人家里抱来了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孩儿,已被赐了毒酒。

他安全了。

而后,那名亲信按照父王生前的交代,带着他一路从京城逃至花城,找到了滇池王,并交给后者一封密信。

过了几年,那亲信病死了。

十一岁那年,他便跪求滇池王和褚太妃,送他进宫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