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448章 村民

此话一出,堂上的村长和外头围观的农人们都收了心思——要是知府大人让他们将来照旧还牛粪,他们少不得要赖一赖皮。

可要照原价买?他们就是不给银子,知府大人也有法子扣回去啊!

苏惟生微微一笑,没再多提,直接把事情交给了府衙里比较中立的知事和经历。

他们跟平民打交道比较多,也算是轻车熟路。

接到命令的几人都很意外,心里有些不安,更多的却是兴奋——若非万不得已,谁愿意整天跟在任通判屁股后头瞎判案糊弄人?

他们自己也是有抱负的好不好?

虽然底层的官吏普遍难以晋升,但谁又能肯定,他们一辈子当不了大官?眼下不就是个大好的机会么?

……

半个月后,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苏惟生就从床上爬了起来,下人已经备好了早饭。

姚叔见他随便套了件衣裳就走了出来,忍不住劝道,“大人,花城虽暖和,一早一晚还是有些凉,您还是多穿一件吧。”

苏惟生接过帕子擦了把脸,“穿太多待会儿活动不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晌午热起来再脱也不耽误功夫!”周氏在外头就听见了,扶着微凸的肚子一边埋怨一边进屋,让白薇找出一件外裳,亲手给儿子套上,

“长生,你真要去啊?前些年你虽然干过农活儿,可自前年乡试开始就没再下过地,让你爹和惟安帮忙看着不行吗?还有两位师爷呢!”

苏惟生无奈地穿好衣裳,“娘怎的起这么早?双身子的人,也不多睡一会儿。”

周氏却道,“你头一回带着那么多人做事,我哪里放心得下?瞧瞧,娘一不在,你就不好好穿衣,也不好好用饭,再年轻也不能这么糟蹋自己的身子啊!”

苏惟生好不容易哄好亲娘钻出门,就见他爹苏正德坐在饭桌前,面上也有几分不自在,想来先前也是跟自己同样的待遇。

用完饭,父子俩带着苏惟安和两位师爷出了门,往花城附近的山村行去。

堆肥的事已过去十多天,算算时间,肥料也该熟了,这会儿过去刚好可以看看效果。

一边骑马,苏惟生还一边笑着回头跟马车里的苏正德和两位师爷闲聊,

“前几日安堂兄带人下去看了,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施肥,应当是成了的,只是不知道最后的效果如何。”

苏惟安道,“你早发了话要亲自过去查看,别的不说,至少下头的村民不敢随意糊弄。他们见你如此关心,都以为这东西重要得紧,上次还送了我不少土物,悄悄找我打听来着!”

苏惟生叹道,“民生大事,自然十分要紧。不说我,就是王爷也盯着这块儿呢。今年朝廷的军费还是没个着落,十几万大军,不还得靠滇池的粮食养着。”

邵师爷摇头道,“滇池地方再大,又能得多少粮食?说到底,还是得靠朝廷的粮饷。也不知江御史他们回京之后会如何向皇上禀报,要是说得不好听,今年的军饷恐怕……”

苏惟生心说,还军饷呢!皇帝已将滇池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定啥时候就得派人来借自己的手将滇池王府连根拔起。

滇池王不死,朝廷的军饷大抵是永远到不了的。

尹师爷是宁老太爷从自家的幕僚中选出来的,在宁府时比不得几位资历老的幕僚,但对于皇家之事,知道的也比旁人多一些,闻言便生出几分忧虑,

“朝中的老臣没有人希望王爷坐大,如今……大概没有比粮饷更好的借口了。希望是我想多了吧!”

过了半个多时辰,苏惟生一行人就到了附近的村庄外。

几个开路的衙役纷纷跳下马,熟门熟路地朝村子里走去。

苏惟生满意地点点头,“这些人看着滑头,到底对当地熟悉,有他们在,咱们也能省省心。”

“知府大人,您这边请。”还没进村,老村长就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看起来无比热情。

老村长在前头领路,心情十分不错的样子,“多亏了大人的好法子,今年的农肥肯定够了!草民算了算,还有多出来的哪。这几天我们狠狠下了肥,今年的收成应该要多不少!”

苏惟生心里有了底,走到近处一看,几个老农正围着堆肥啧啧称奇呢!

其中一个还大声嚷嚷,“这也太神了!明明就是没啥用的烂树叶子,竟真的变成了好肥料!你们瞧瞧,摸上去跟牛粪也没差了!”

另一个痛心疾首地道,

“要是早知道有这法子,每年这时候咱们哪还用得着发愁啊!唉,这些年浪费了多少树叶子?怪不得人家都说读书好!不读书,谁能知道这种办法?你说那些圣人也是,你知道就告诉咱老百姓啊,写什么书呢!咱也看不懂啊!”

有人懊悔,有人惊奇,也有人发现苏惟生到了,忙不迭地跑上前献殷勤,“哎哟!大人来了!大人您快来瞧瞧,这肥一闻就是好料子!”

可不是嘛,这臭气熏天的!

即便花城的天不算热,这会儿四周也围满了苍蝇,着实算不上赏心悦目,更别说靠近闻一闻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没眼色的。

老村长瞪了那人一眼,没好气道,“你以为知府大人是你呢?恨不得整天睡在粪堆里!大人,您是读书人,这地儿腌臜得很,站旁边看一看就行了。”

苏惟生脸上没有一丝嫌弃,甚至还笑了笑,往前走了几步,“不仔细看哪能看得出来好坏?不过堆肥这方面本官虽见过,却也没亲自动手做过,真说起来,不如你们远矣。尤其是方才这位老人家,种了一辈子地,经验技巧都是不必说的。”

被点名夸奖的王老头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嘿嘿,知府大人过奖了,过奖了!不过,不是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种了几十年的地,虽比不得大人一句话就能变废为宝,但好歹也有些技巧。就说施肥吧,有了好肥也不能胡乱用,不然苗子都能给烧了,得不偿失啊!”

“哦?还有这回事?”苏惟生兴致勃勃地走到王老头身边仔细询问,两人一问一答,瞧着十分融洽。

村长没想到堂堂知府大人竟能跟村里又臭又硬的王老头说上话,不过论种地,王老头的确有几分真本事,大家伙儿都佩服着呢!

这边苏惟生在跟王老头说话,那边苏正德、苏惟安和两位师爷也跟了过来。

苏正德叔侄俩这些天带着衙役手把手教他们堆肥,与十里八乡的村长村民都没少打交道。

因为苏正德这张脸看着就像个农人,下头的人待他还更亲近,农人们一见他来了,赶紧拉着他看成果去了。

村长则拉着苏惟安,勾肩搭背地往旁边一站,说起了悄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