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436章 苏佑

滇池王妃膝下无一子半女,却仍能牢牢控制王府内院,靠的自然不止滇池王的宠爱——她自身也是个极为聪慧的人。

因而有什么重要的事,滇池王从不会瞒她。

滇池王闻言笑着点头,“那小子倒是个有意思的。”

一听这话,滇池王妃就笑着道,“倘没意思,王爷何必费尽心思把人弄过来,为此还不惜得罪京城那位?”

滇池王冷笑一声,“祖母、父王、大哥和淳于兄一家都死在先帝手上,成王败寇,父王与我不得不服。我也不得不承认,先帝是个有能耐的,至少他在位期间,大魏无人敢侵。”

“可谁能想到,如此英明神武的先帝却生出了这么个软弱无能的儿子!二十年来,朝廷和军队的风气都被他败坏成什么样了?”

“还有苏家小子,好好儿一个才德兼备的状元郎,偏被他当成什么国之祥瑞,还让人大肆宣扬,也不怕贻笑大方!如此昏聩无能、丧德败行之辈,有什么资格做皇帝?要是父王还在……”

王妃权当什么也没听见,帮滇池王添了几样点心,才笑着问道,

“听王爷的话音,难道苏家小哥儿还真是个可用之人?”

滇池王被转移了话题,想了想道,“是不是可用还未可知,但才华是当真不缺,远胜如今府里那几个。他又是个文武双全的,怪不得先前能让龙椅上那位如此看重。”

至于为什么是先前么,滇池王自然也看出来皇帝想借苏惟生的手做些什么。

如此,苏惟生出京前再风光,从离京的那一刻起,就已成了熙和帝的弃子。

对此,滇池王表示:没关系,皇帝你表现得如此明白,苏惟生这人我就却之不恭了。

作为花城之主,滇池王也招揽了不少人才。但滇池苦寒,可想而知,能招揽的人也十分有限。

这个评价已经很不错了!王妃笑了笑,“如果他并非有真才实学之人,王爷就能不管了不成?”

滇池王叹了口气,“这些年母妃唯一的愿望,就是找到姨母或者她的后人。如今这个苏正德,就算是过继来的,好歹也有那么个名分。姨母这些年也没少承他们的香火,能护,就护着吧。”

王妃沉默片刻,“谁能想到在那等风雨飘摇之际,苏护卫竟把姨母带回乡了呢?好在苏家人终于平安到了王爷的地界,王爷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她顿了顿又道,“说来,也算苏家小哥儿自己争气,倘不是他自己以十六岁稚龄考中状元名震天下,王爷还真不一定能注意到他,更无法顺藤摸瓜找到姨母。”

没错,你当滇池王为何宁可与熙和帝撕破脸,也要把苏惟生弄到滇池来?

两家还当真有些渊源。

滇池王的母亲姓秦,原是忠毅公太夫人秦氏的娘家侄女,她还有一位胞妹,小秦氏。

定元四年,秦、褚两家被淳于家连累,嫡支除了外嫁女,无一人生还。

秦太妃那会儿已经嫁给了声名狼藉的先滇池王萧翌,成了皇家人,又已经随萧翌到了封地,当然不在处刑之列。

她的妹妹小秦氏却因替病逝的未婚夫守孝而待字闺中,按律,要么死,要么被充入教坊司。

结果,一名在秦家做了近十年的护卫不知怎么做到的,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带着人从城外挖了一条直通天牢的地道。

只是帮忙的人只愿意挖这条地道,并不肯搭上性命随他进天牢救人。

那护卫只好独自一人潜进天牢,妄图带秦家人离开。

秦阁老不愿一生清名被毁,死也不肯走,只让那护卫带自己的儿孙和云英未嫁的女儿离开。

两厢争执之下,惊动了看守的狱卒。

结果可想而知,那护卫只来得及抓着离自己最近的小秦氏和秦家长孙逃离天牢。

但地道已被发现,追捕自然是少不了的。

那会儿小秦氏和秦家长孙知道萧翌夫妻一直被先帝忌惮,自身难保,且整个秦家嫡支还活着的就一个滇池王太妃,不愿连累他们,所以也不曾往滇池送信,甚至连逃往滇池都不敢。

三个人就这样隐姓埋名,一路逃亡。

只是秦家长孙身子本就比常人弱些,逃亡之路又艰辛,一次染了风寒没撑住,病死了。

临死之前,他交代护卫与小秦氏将自己的尸身留给追兵,或可保命。

因为小秦氏只是女子,就算活下来也无关紧要。

不像他,既然是秦家嫡长孙,皇帝与那设计陷害淳于家之人必不肯让他活着的。

追兵带回秦家长孙的尸身之后,追捕的阵仗果然小了许多,没过多久就不了了之。

那会儿淳于家、秦家和褚家已被处决,护卫本想送小秦氏去滇池。

但小秦氏认为朝廷对姐夫虎视眈眈,滇池王府必定有人盯着,她若上门,就是给朝廷递把柄。

窝藏逃犯、与叛国罪臣同流合污,足够覆灭一个王府。

护卫思虑良久,最终带着小秦氏回了自己的家乡,并告诉村民,那是他在外头娶的妻子。

那名护卫姓苏名佑,正是苏正德在苏家族谱上的父亲。

他进秦家之前四处闯荡,路引丢失之后托友人新办了一份,用的名字是苏钱,庐皖郡人士。

又因去过不少地方,各处的乡音都会一些,所以,除了救过他性命的小秦氏姐妹和秦家家主,旁人都不知道他原名苏佑。

就连小秦氏姐妹俩,也不知道他是南陵郡博阳府平宁县人。

秦太妃后来辗转得到消息,知道逃狱的侄子死了,妹妹逃了,却不知妹妹逃去了什么地方。

一开始连找都不敢找。

直到若干年后,萧翌死了,淳于家、秦家和褚家都得到平反,她才敢暗中找人。

只是始终没有找到。

她当然不知道,小秦氏在清水村待了十来年就郁郁而终了。

苏佑回乡后再不曾出过清和镇,平日又深居简出,自然不可能听说滇池王府暗地里找人的事。

诚如滇池王妃所说,若不是苏惟生高中状元,又被熙和帝大肆宣扬成国之祥瑞,引起了现任滇池王的注意,滇池王派人调查苏惟生时,注意到了他履历上的“祖父苏佑”几个字,大概秦太妃一辈子也不可能得到妹妹的消息。

其实滇池王为了偿生母毕生之愿,没少在私底下打探名唤苏佑的人,只是同名同姓之人何其多,这种大海捞针似的找法,能找到人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