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406章 冠礼

怀恩公心想,夫族为皇族,不能诛杀,这种情况通常都要从父族补齐,到时可不就补到杨家了么!

东西还没到手,他绝不可能让杨德旺一家被诛连。

额……这个嘛……

常阁老与张尚书派系的人瞬间哑口无言,连陈显宗这等嘴皮子最利索的,也一时没了话讲。

到了正月二十,熙和帝终于下旨:

诛杨氏九族——玄孙辈、曾孙辈、孙辈、同辈的亲兄弟姐妹及其家眷、父辈、祖父辈、曾祖父辈、高祖父辈,尚存活于世的通通处斩。

杨氏本应死后分尸枭首示众,但她毕竟做过皇帝的妃子,真这么做了熙和帝也会颜面尽失,只能让她的父亲代替。

旁系族人则全部革职抄家,罢免所有职位,革除功名,流放岭南。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杨德旺一家。

苏惟生与何轩、苏茂谦并肩站在人群中,看着户部侍郎府的男女老幼戴上镣铐,被推搡着一步一步走过朱雀大街。

何轩心里前所未有地轻松,“终于告一段落了!”

他的母亲,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

苏惟生也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收了天大的好处,怀恩公如何会力保杨德旺一家?

以怀恩公的身份,能让他心动的,非杨家的底牌莫属。

杨德旺一家要流放岭南,怀恩公必然会想法子把人换掉。

再加上那六万私兵,足够高家满门抄斩了吧?

小柱跟樊春那边也有了结果,交给了苏惟生一份没有干过坏事、只在几家王府做粗使的下人家眷名单。

他与夏礼青商议过后,让丁酉几个深夜里往那些人家的院子里各自丢了三十两银子。

不多,却足够在王庄、李庄这样的地方买上四五亩地,只要肯劳作,温饱不成问题。

一共五十来户人家,银子是苏惟生和夏礼青一起出的。

不过当天夜里夏礼青过来同苏惟生说话时,又送了两千两银子的程仪,说是太夫人让给的,闹得苏惟生啼笑皆非。

这天过后,苏惟生就没再去上朝,留在家中准备离京前的事宜。

家里的产业都按苏正德的意思,留了几个管事打理,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找何轩。

药铺则托给了梁家与苏正良的妻子何氏。

当然,背地里还请托了夏礼青。夏礼青自然一口答应。

刘管家一家、严妈妈和樊春等人都愿意随苏惟生一道赴任,除此之外,还有苏正全的儿子苏惟安、小王大夫、梁一桓庶出的堂弟梁一楼。

梁太医说,想让这小子跟着去滇池长长见识。

其实苏惟生清楚,梁太医是不想埋没了梁一楼在医术上的天分——后者的父亲是个软蛋,嫡母也不是好相与的。

能多带一位大夫,苏惟生求之不得呢,当然不会拒绝。

二十五这天,苏正良把苏惟生叫到自己家里,得知都准备得差不多之后,又提出了一件事。

苏惟生以为自己听错了,“皇上怎会想到我的冠礼?”

冠礼即加冠礼,通常在男子二十岁时举行,标志着从此成人,可以成家立业。

曹承沛跟岳西池成婚之前就举行过了,何轩与苏茂谦则因为年纪还没到,并未加冠。

苏惟生虽然年纪还没到,但已经能支撑门户,又即将外放做官,提前行了冠礼也在情理之中,往后与人交际也更方便。

苏正良神情有些复杂,“皇上说,你既没拜过师,他便亲自为你赐字,认了你这个学生。让苏家早些做准备。”

苏惟生垂下眼眸,“我其实是拜过师的。”苏正文不就是他的老师么?

行冠礼的事早前苏正良就提过,苏正德也不会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提出请苏老太爷或者苏正文做主宾,给苏惟生赐字。

没想到熙和帝会横插一脚。

苏正良道,“在旁人看来,二弟只是你的启蒙夫子,并不算正经老师。毕竟一个小小的秀才,如何能教出一位状元郎?罢了,皇上都开口了,哪有咱们做臣子的拒绝的余地?”

“我明白,”苏惟生道,“我只是在想,皇上如此施恩的原因。”

甭管熙和帝实际上有多不着调,人家都是一国之君,明面上也从没犯过什么大错。

对于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员来讲,能得皇帝赐字,实乃无上荣光。

苏正良沉默片刻,“皇上的确喜欢你,但要说视若子侄……还是有些牵强。赐了字,你身上就打上了皇上的标签,在官场也会被人高看一眼。”

“大伯还有话没说吧?”苏惟生笑了笑,“寻常官员的确会高看我一眼,可我要去的是花城,那是滇池王的地盘。上任滇池王与先帝颇有嫌隙,我这个‘天子门生’一去,滇池王能不忌惮吗?就算一开始存了拉拢的心思,估摸着也得再斟酌一二。”

“况且,皇上如此厚待于我,来日我若有不从,必将被天下人唾弃。”

谁说熙和帝资质平庸的?瞧瞧,这算盘不打得挺好的么!

“你明白就好,”苏正良长叹一声,“我当真不愿你卷进皇家的恩怨。只是如今……后悔也晚了。”

他宁愿侄子没那么出色,平庸些,好歹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总好过像现在这样被外放到滇池,冒这么大的险!

要说后悔,苏惟生其实也是有那么一丁点的,主要是觉着连累了父母。不过他从不会纠结于已经发生的事,只释然道,

“也没什么,富贵险中求嘛。去那边转一圈,指不定回京时官儿比您还大呢!”

苏正良如何不知苏惟生是在宽慰自己?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怪不得宁老太爷和父亲都如此喜欢这孩子,前者甚至还动用关系,替苏惟生请了两位经验极其丰富的师爷。

这待遇,都跟岳西池齐平了!

熙和帝既然发了话,苏家也没故意拖延。

苏正良转头就找钦天监卜了个三天后的吉日,苏老太爷主动做了主宾,指挥苏惟生换了三次衣裳和帽子之后,为他固定爵弁(古代礼冠的一种)。

接下来就是赐字了。

虽然皇帝说了要亲自赐字,但外人不知道啊,所以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

苏老太爷看着面容俊秀、身量瘦高的苏惟生,一时也是感慨万千,

“忆昔初见日,尔尚年幼,如今已高中状元,官居五品,长大成人。”

苏惟生长揖一礼,“请伯祖父赐字。”

苏老太爷正待开口,外间便传来一道尖细的声音,

“圣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