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341章 易家

苏惟生猜得没错,吴通早晨把人带回锦衣卫,下午就审出了结果。

小原子到死也什么都没说。

另有个太监小昌子却招认,红菱的确是蜀王的人,他因梦想着哪天能取代小原子成为蜀王跟前最得脸的奴才,便借口伺候小原子,整天跟着他,有好几次瞧见他给红菱写信来着。

这两个月小原子还递了不少东西过去,看着像是药材。

他问过小原子,后者只说是好东西。

另有两名丫鬟也说,西北出事之后,蜀王成日在府里咒骂齐王,说过一定要他不得好死。

东郊别院那边一个做杂役的婆子说,昨夜洒扫时无意中瞧见过蜀王带着护卫从马棚那边过来,浑身上下都是血,但看着还挺高兴。

诸如此类的指控还有好些呢!

于是蜀王的罪名就这样被坐实,无论他如何喊冤,熙和帝都不肯信了。

回到苏家,苏惟生才叫来小柱,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方才险些忘了,你看看这个。”

小柱狐疑地接过信,看完就激动得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小的多谢少爷!少爷的大恩大德,小的一家永世不忘!”

那封信是远在西北的苏正武寄送到苏正良那里,再由他转交的,上头写的正是陇西易家的情况。

自从前任兵部右侍郎易宏达被处死,他的儿子也丢官去职之后,易家在陇西的地位便一落千丈。

再加上在西北旱灾时与韩同俭勾结,囤积居奇,抬高粮价,易家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苏正武动手查小柱父亲的事时,正巧遇上几家平民联合起来状告易家二爷“残害平民、逼良为娼”。

易家在当地有好几家生意红火的青楼和相公馆,里头的姑娘和小倌儿有自愿卖身的、有被家人卖掉的,还有……抢来的。

易家青楼里的老鸨手段是出了名的毒辣,在陇西说一声人见人怕都不为过。

端因那些人太肆无忌惮,就算是大街上遇见的无权无势的无辜女子,只要被看中了,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弄回手里做摇钱树。

几年前,其中一家青楼的打手偶然路过一个村子,向一户村民讨水喝,碰见了那家人的儿子。

几名打手直接将人掳走,整治得服服帖帖送给了唐廉,结果那可怜的孩子不到半年就送了命。

还有几家的女儿因为不听话,被打得皮开肉绽,卖到了最下等的窑子里。

另有几个楼里的女子染了病,被丢去了乱葬岗……

这些人家当然也反抗过,结果可想而知:有的家中男子被打断手脚,有的被夺了田地和产业,却因易家与陇西众官员的勾结而求告无门,只得忍着心中怨恨,苟且偷生。

眼下陇西官场被彻底清洗,易家最大的靠山一倒,有人想着报仇,有人眼馋易家的资源和产业,都不遗余力地落井下石。

易宏达的二叔和堂弟等人全被下狱,只要查证无误,定然不会再有活路。

苏正武见状并未再理会那几人,而是从同样被下狱的易家老管家入手,威逼利诱之下,查到了张父死亡的真相。

原来,张父是撞破了易宏达的堂弟易三爷的秘密,才会被灭口。

那会儿易家最大的官儿还不是易宏达,而是易宏达之父,前任鸿胪寺卿。

因手上没什么实权,易家也没有后来那般臭名昭着。

那时小柱一家已经住进了主家安排的院子。

有天晚上,张父与兄弟们喝了酒,出来小解时无意间看到廊下闪过一道人影,以为是贼人,忙追了上去。

结果他喝酒喝得晕乎乎的,没一会儿就把人跟丢了。

张父在原地等了一会儿,正准备回去,却看见易三爷从假山后钻出来。

张父也没多想,上前打了招呼就回去了。

谁知第二天就听易家的下人说,五爷在池子里淹死了。

那池子就离假山不远,张父忆起昨夜易三爷的形状,怎么想怎么觉得他的神色有些慌张。

张父也不是个傻的,当即冒出一头冷汗——他摊上大事儿了!

但他知道自己昨夜已经引起易三爷的注意,立即逃跑是不可能的,还有家眷在呢!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希望易三爷会认为他当时吃醉了酒,什么也记不清,从而放他一马。

等风头过去,再辞了差事带着家小离开。

谁知……

易管家会知道得这么清楚,端因他是从小陪易三爷长大的,是后者心腹中的心腹,连灭口的主意也是他出的。

小柱黯然道,“我爹竟是这么死的……”

说着一拳打在地上,“那易三爷委实狠毒!”

说来也算他爹倒霉,谁能想到不过跟兄弟几个吃了一回酒,就丢了性命呢!

苏惟生沉吟道,“易老太爷已经不理家事多年,易三爷就是陇西易家的当家人,那些罪名一旦坐实,估摸着是逃不掉了,易管家自然也不可能再有活路。你若想去一趟西北手刃仇人,我来安排。”

小柱有些意动,思量片刻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少爷正是用人之际,小的怎能在这时候离开?性命攸关的事,我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做。左右那易三爷已下了狱,这么大的罪名,应是死罪无疑,也算告慰了我爹在天之灵。”

言毕不顾苏惟生的劝阻,郑重磕了三个头,“小的多谢少爷!”

查明死因只是其一。

若不是少爷与定国公世子联手借力打力揭开陇西贪墨案,易宏达又怎会被处死?

易宏达若不倒,陇西官场若不被清洗,易家会落到这个下场吗?

所以,少爷相当于帮自己报了杀父之仇啊!

此等恩情,他唯有誓死效忠才能报答了。

苏惟生亲自将他扶起来,并未说什么只要你没有二心,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之类的话,而是温言细语地道,

“你们来苏家时,家里虽算不得一贫如洗,比之今日却是远远不如。这些年,先不说你,单是张妈跟小栓,就不知帮了家里不少忙!对我跟爹来讲,你们早不算外人了。这些是我应该做的。”

小柱感激涕零,“小的愿意一辈子做少爷的奴才,等儿子出生了,也要教他一身本事,让他效忠将来的小少爷!娘跟大哥知道了,也定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苏惟生欣慰地笑了笑,“举手之劳,何至于此?你放心,等将来……我自会为你的儿孙打算。”

“少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小柱重重点头,而后擦了把脸,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小的还有件事,想求少爷帮忙。”

苏惟生想了想,“是那位当年救过你们母子的义士么?你放心,回头我就带些银两给三伯,请他转交。另外,如果他愿意,也可来京城谋生。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会妥善安排。”

小柱大喜,“谢少爷!不过,银子就不用少爷出了,小的这些年也有些积蓄,救命之恩,还是应当小的一家自己来报。”

“随你吧,”苏惟生并未反对,小柱跟了他这么久,怎么可能连百八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不过那位徐叔倒是个讲义气的人,做了这么多年应该也有些本事,若能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