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328章 革职

金郎中本就是被人利用当了枪使,自然不会维护那幕后之人,熙和帝还没问呢,就屁滚尿流地把什么都召了。

“是潘士连给臣出的主意,臣心疼女儿才会出此下策!我真的没想坏苏大人的名声!”

宁恪眼皮子一跳,“他亲口对你说的?”

金郎中道,“是……是潘太太身边的婆子跟内子说的!”

苏惟生与宁恪对视一眼,俱都摇头——既如此,那婆子估计是找不到了。

熙和帝下令,“把潘士连带来!还有那狗奴才!”

过了一会儿,潘士连被带进宫,婆子却是不见了。

熙和帝眉头狠狠一皱。

宁恪看他一眼,“不必四处找,只消去潘大人家附近看看,定然是被人灭口了。”

熙和帝挥挥手,几个侍卫便依宁恪的主意去寻,果然在潘士连家附近一间空宅子里找到了那个婆子的尸体。

金郎中和潘士连登时吓得魂不附体,前者是后怕,后者么……万万没想到堂兄动作如此之快,也万万没想到,家族当真就这样放弃了自己!

眼下,他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了啊!

熙和帝的语气没有一丝起伏,“潘卿家好快的动作!”

潘士连顿时抖如糠筛,他该怎么办?把堂兄供出来?

不成不成,眼下自己已陷入泥沼,若再拖了被家族寄予厚望的堂兄下水,大伯绝不会放过自己!连儿子恐怕也……

那该怎么办?将罪名推到妻子头上?

不,更不成!

若是害了妻子,岳父会放过自己吗?

潘家自大伯致仕后便日渐势微,他中进士之后,费尽心思才娶了当时的常尚书、如今的常阁老最宠爱的庶女。

那位岳父大人,他得罪不起啊!

潘士连接连喊了好几声冤枉,熙和帝却不为所动,目中的平静渐渐变成了锋利的刀刃。

他知道自己完了,索性把心一横,哆哆嗦嗦地道,

“是臣嫉妒苏大人寒门出身却深受皇上宠信,才想给他点颜色看看!还有……还有……臣记恨杭越州不给臣面子,处置了臣的学生曾一平……杭越州身在西北,他的长子又有扬威侯府护着,不好下手,这才把主意打到了与杭越州亲近的苏惟生头上!”

熙和帝想了半天都没想起曾一平是谁,还是苏惟生提醒了一句,“皇上,曾一平是前博阳府同知,因私自提高盐引价格被革职的那个。”

熙和帝冷笑道,“革职的旨意是朕下的,你如此心胸狭隘,是不是连朕也一道记恨上了?”

潘士连傻了眼,他只是想把罪名揽在身上,把堂兄和妻子摘出去,如此就算自己完了,儿子也不会被家族所弃,一时情急才想了这么个借口,真没想到皇帝身上去啊!

“臣不敢!”

潘士连执意如此,怕是很难再牵连到潘士廷头上了!

思及此处,熙和帝对他痛哭流涕的样子更加厌烦,既如此,就别怪自己拿他们立威了!

他大手一挥,“统统革职下狱,家产抄没充公,子孙三代不得为官!户部右侍郎潘士廷治家不严,纵容族人目无法纪陷害同僚,贬为黔西普定府知府,以观后效!”

治家不严?

潘士连没想到熙和帝竟能用这个理由问罪堂兄,可自己是潘家族人,犯了错,的确是族长治家不严哪!

但这样一来,自己扛下罪名的良苦用心就白费了!“皇上,皇上饶命啊!”

金郎中父子已被吓得屎尿失禁。

熙和帝却未发一言,随后几名侍卫上前把三人拖了出去。

苏惟生眼皮子都没动一下。

诚然,对潘士连和金郎中等人的处罚的确重了些。可金郎中背地里与潘家议亲打的是什么主意,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来。

新政在即,熙和帝在世家眼中又是软弱惯了的,此时此刻他只要再优柔寡断一丁点,那些人就会立刻反扑,用各种强硬的手段和诡计使他再次屈服,继续当一个傀儡皇帝,一辈子受世家掌控。

若果真如此,大魏的政权和财富就会一直集中在世家手里,科举考试也会失去其意义,平民百姓只能继续受世家盘剥,日子更加艰难。

今日熙和帝一改往日温和之风,直接严惩金郎中和潘士连,并以治家不严的罪名贬谪潘士廷,如此果敢强硬的手段必会让其他家族投鼠忌器,至少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

其他的朝廷官员也会心生警惕,绷紧心里那根弦,不让自己沦为受大族利用的工具。

如此一来,熙和帝自然能更进一步加强对朝廷内外的掌控,从而将精力更多地放到新政上来。

就是可怜了潘士廷,偷鸡不成蚀把米,冤都没来得及喊,就被发配到了穷乡僻壤。

嗯……顾阁老的长子顾烨好像在黔南,也不知两个世家子能不能就个伴儿?

想到这里,苏惟生不禁更加疑惑,熙和帝既然不是个真的软柿子,为何会被内阁压制这么多年?

熙和帝却将目光投向了他,“苏爱卿,这件事你处理得很好。”

苏惟生的表现完全出乎了熙和帝的意料。

金郎中都四十多了,一个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手,却没有半分警觉性,被人利用犹不自知。

而苏惟生呢?刚入翰林还不到一月,就能一语道破世家的诡计,干净利落地把事态扼杀在萌芽状态。

这份政治敏锐度和应变能力,着实让他再一次刮目相看。

而且,刚才他眨眼之间处置了四名官员,苏惟生却没有半点慌乱,还用敬佩的目光看着自己,似乎对他的做法十分理解赞同,这让熙和帝欣赏之意更甚。

如若在此事中苏惟生当真没受过任何人的指点,那还真是一块璞玉。

再加上他在策问中表现出来的机灵、才气与远见,熙和帝相信,假以时日,苏惟生必定能成为他朝堂上的一大助力。

等裴允致等人致仕之后,让成长起来的苏惟生接管他们的权力,成为他和儿子的第一干将也不无可能。

苏惟生拱手道,“皇上过奖了,微臣愧不敢当。”

熙和帝沉吟片刻,“此次你受了不小的惊吓,朕很该提拔于你,以作安抚,只是你为官时日尚短,恐引人非议。这样吧,朕照旧将你的功劳记下,再有能放到明面上的功劳,再一并封赏。”

苏惟生欣喜道,“臣多谢皇上!”

在齐王与蜀王死之前,他并不想离皇帝太近,以免引人注目,因此熙和帝此言正合他意。

熙和帝见他面上没有一丝沮丧和不满,更觉得他识大体,“不过你小小年纪受了这番惊吓也是不易,朕就赏你黄金百两,锦缎二十匹,文房四宝一套,洒金宣旨若干。”

苏惟生急忙谢恩。

熙和帝正待再夸他几句,却听外头的小太监禀报,“皇上,赵大人、陈大人、杜大人、万大人和吴大人求见!”

熙和帝一震,是林家和长平侯府的案子有结论了吗?一时也没了再与苏惟生闲聊的心思,

“你先退下吧。”

苏惟生依言退了出去。

走出宫门却是唇角一勾,很好,三司与锦衣卫联手,效率果然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