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220章 交谈

夏礼青十分无语,“我找你来,并不是想听你赞太祖有多英明神武,风流倜傥。”

“那么,世子是为了什么?”

“祖母记挂亲人,夜夜不得安眠。仇人高高在上,祖母寝食难安。”

苏惟生将双手展平放在桌上,“世子,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是远在故乡的亲人,还是香消玉殒的林家姑娘?”

“世子猜错了。”苏惟生看着自己手指上的薄茧,那是握笔握出来的。“我在想,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算考上进士,做了官,又如何能与皇权相抗衡?”

他这些天看似平静,实则内心充满了无力,读书、写文章仿佛成了按部就班的事,再无从前的斗志昂扬。

夏礼青目中一凝,“你知道了。”语气并非疑问,而是肯定。

苏惟生置若罔闻,望向桥下潺潺的流水,“皇权是什么?是生杀予夺、逆我者亡。而我所出身的苏家,奉行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做了官,旁人无法再肆意凌辱,那皇家呢?他们若欺我,又当如何?”

前世跟在庆隆帝身边,高高在上地看着诸皇子明争暗斗,时不时还奉命添把柴加把火。

至于那些在储位之争中被牵连的无辜之人,无论在庆隆帝还是在他的眼里,都不过是蝼蚁罢了。

如今自己成了那蝼蚁,苏惟生才明白,蝼蚁也是会痛的,也是会……恨的!

夏礼青低喝道,“怎可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我不信,世子就从未有过不满之时。”

夏礼青反而笑了,“你在我面前倒是坦诚。”

苏惟生反问,“世子难道会泄密?”

有共同的秘密,人就会不自觉地互相靠近,这是常理。至少两年前来过一趟京城之后,借着“救命之恩”和姻亲的名头,两家是真的亲近了起来。

苏惟生虽不至于真把面前这位世子当亲戚,好歹也当成了有共同利益的暂时盟友。说一说真话可有什么!

夏礼青微微一笑,“先前那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他若欺我,我便让他毕生所求付之东流。”

“那是自然,”苏惟生收回手喃喃道,“德行有亏之人,如何能当大任?只是没想到,十年寒窗苦读,还是摆脱不了行阴诡之事的命运。”

他多想做个简简单单的人哪,可是这贼老天,为何就不肯成全呢?

夏礼青嗤笑一声,“你们这些文人就爱瞻前顾后!只要能达到目的,阴谋如何?阳谋又如何?”

“那么,世子可否告知,林铃的死,是否也是京城众多阴谋中的一环?”

夏礼青沉吟片刻,“你可知晓,杭家二太太乃兵部尚书韩同信亲妹,也是二皇子妃的嫡亲姑母。而二皇子的生母杨妃,是寿王太妃名义上的侄女。”

苏惟生瞳孔一缩,“韩氏与……杨氏?”

夏礼青目光变得悠远,

“府里得到林姑娘的死讯已是在事发的第二天。我觉得不对劲,因你之故,特意让人去查了一查。起初查的是扬威侯夫人高氏,你想必也听到过风声,这位侯夫人一直致力于与各皇子联姻,我原以为,是她又动了什么歪心思,岂料……”

“竟与她无关?”

夏礼青点头,“杭二太太手抄的那本经书,的确是要在佛前供奉四十九天的,进香的日期并无异常。异常的是,在那天之前,二皇子就在刻意激怒大皇子,当日还联合三皇子弹劾他素行不检、苛待宫人、毫无仁爱之心。”

“大皇子这人你可能不大了解,虽有野心,却直来直去,没什么心眼儿,性子也急,稍不如意就喜欢发脾气。这些年若不是林、顾两家撑着,早被下面的几位皇子打压得不成样子了。而且此人有个致命的缺点——爱美色,出宫建府之前就弄了一屋子侍妾,有自愿的,也有……的。不过他出手大方,事后安抚得好,倒也从没闹出过人命,陛下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去了。”

夏礼青看了苏惟生一眼,“你那未婚妻性情倒刚烈!”

苏惟生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大皇子被激怒,早窝了一肚子火,深恨带头与他作对的二皇子。这时候在大觉寺遇上了貌若天仙的林铃,林铃偏偏又是随扬威侯府来的,而扬威侯府的二太太,是二皇子妃的姑母。”

夏礼青颔首,“按理说,那日出现在大皇子视线里的杭家人,可能都讨不了好。男子兴许还好些,最多被寻个错处失些颜面。女子,尤其是有姿色的女子么……”

苏惟生想起杭参政的话,轻声道,“韩氏与万伯母让侯府的小姐们陪铃儿赏花,别人都没去,只有杭参政之女去了。”

“也不知那几位没去的,是否提前得过叮嘱……”夏礼青回想片刻,“我记得那一片的地势。从云龙山下来,一眼便能望见明觉堂的那片花海——告诉林姑娘花开得正艳的,又是何人?”

“此事我一定会查清楚,”苏惟生想,若牵涉到了别的皇子,说不定连所谓的“悬梁自尽”,都别有内情!

有人故意激怒大皇子,将人引到大觉寺散心,又把林铃引了过去,让她落入了大皇子的视线,然后……林铃并非普通宫人,乃是良家女。

只要她一死,以杭参政的性子,必不会善罢甘休。

如今大皇子不就受罚了么?一年之内无法出来碍眼,便是以后出来了,也失去了得力助手顾少卿。连顾家,也可能因此对大皇子心生怨怼!

这幕后之人,下得一盘好棋啊!仅用一个女子之死,便将大皇子打得一败涂地。逼死民女这个罪名,怕是要背一辈子了!

如此看来,铃儿的“悬梁自尽”大有可疑——只要入了大皇子的眼,她便是个必死的结局!

可铃儿又做错了什么?不过是进京贺个寿,就丢了性命,甚至无意间成了别人手里的刀!

而这些,杭参政知道么?杭晓婵的突然离去,又是巧合还是人为?毕竟以当时的情形,她若不离开,只怕会与铃儿落得同样的下场。

向大皇子提议去大觉寺散心的顾少卿,不,现在该叫顾学正了。他在其中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是早已背弃大皇子、还是身边出了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