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192章 乡试之前

时光如流水,一晃就到了七月。

苏茂谦早在年初便回了博阳,同行的还有个苏茂诀,他是回来参加县试的。四月里过了府试,名次还不错,院试就要等到明年了。

说来这小子早知道今年没有院试,说不得这趟就是专程陪他哥的,只是苏茂诀嘴太硬,死活不肯承认罢了。

一行人四月里便乘船到南陵郡,住进了三年前住过的那间云来客栈。

直到六月底杭知府回到博阳,而后举家搬到了南陵郡,几人才奉命住了过去。

临近乡试,许多学子来到郡城赶考,如博阳府的考生算是离得近的,有那路途遥远的,甚至提前半年就到了,考完科试而后接着考乡试。

科试对于苏惟生六人是不成问题的,早在第一次便过了。

此时他们都在新上任的杭参政家的书房中。

杭参政将一张纸放在众人面前,面容有些憔悴,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鬓边已生出几丝华发,神色间多了一丝冷肃。

对此几人问过,杭参政说是路上感染了风寒,病了一段时日。

“这是今年的主考官名单。”

乡试的主考官并非各郡本地官员,而是由朝廷选派的翰林、内阁学士赴各郡充任,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四人。

分为内帘官和外帘官。

前者即考场内的主考官以及同考官。后者即考场外的提调官、监试官等官员。主考官负责出试题、审定考生答卷,决定考生的名次及录取与否。同考官负责辅助主考官出题、阅卷。

杭参政道,“按朝廷规定,外帘官不许干涉帘内之事,所以对你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内帘官。”

“顾烨?”杭君诺拿起名单,头一个就看到这个名字,只觉得隐隐有些耳熟。

杭参政道,“顾烨乃内阁大学士顾冽之长子,前昭和太子之师、昭阳郡主郡马顾太傅之长孙,如今任正四品太仆寺少卿。若非顾阁老尚未致仕,顾少卿早已再进一步。”

苏惟生与何轩对视一眼……顾家。

说来这顾烨算是何轩的堂舅舅,何轩的母亲若未对外称病逝,顾烨再不肯承认这门亲,在主持乡试时也该上折子避讳。

今科何轩若是榜上有名,顾氏的身份若不被揭开便罢,一旦有个万一……顾家与何轩都难逃科举舞弊的罪名。

本朝同样有亲属回避的制度,地域回避却有个五十年的前提。也就是说,只要官员三代以内超过五十年没有回祖籍,便可不用回避。

顾少卿的爹顾阁老今年六十多,从出生就没回过南陵,算算顾太傅进京的年月,京城顾家已有近七十年没回过祖籍,不在回避之列,所以顾少卿今年才能到南陵主考。

至于顾二爷,早已分家,不算在顾阁老这一支。但即便分了家,何轩也是顾少卿实实在在的亲属啊!

岳西池拿起名单,“潘士连又是何人?”

杭君诺看了一眼自家父亲,“副主考潘士连为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是博阳府前任同知曾一平的座师。”

苏惟生忍不住想流泪,“这届考官对咱们几个还真是不大友好。”

曾一平的座师潘士连,这明显是为杭参政来的啊!从博阳到京城谁不知道,曾一平他就是被杭参政弹劾搞下台的。

如今他们几个不是杭参政的儿子、门生就是外甥女婿,他娘的,还能不能给人点活路啊!

而且苏惟生扪心自问,曾一平的败落跟他自己,确实是……关系不小啊!

杭参政却并未看儿子跟弟子,反而转向苏惟生,“你等上一科再考,其实也不晚。”

苏惟生十分不解,险些以为杭参政查出来两年多前曾家的事是自己做的手脚。

但定睛一看,却发现这位向来嫌弃自己几个的长辈眼里,似乎有一抹愧疚一闪而过。

愧疚?苏惟生莫名其妙,但还是道,“伯父,不必等下一科,我考。”

曾一平的座师来了,最该警惕的是杭君诺跟曹承沛才是吧?当然,自己这个外甥女婿也一样。

可他们就必须得往后退一步么?凭什么?主考官并非潘士连一人,纵使记恨曾一平之事,难道还能一手遮天?

他沉吟着道,“伯父,这二人,与四位同考官,是否有派系之别?”

杭参政定定看了他半晌,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的。”

沉默片刻才接着道,

“顾少卿虽为太仆寺少卿,却是大皇子的授业恩师。潘士连背后站着三皇子的母家常家,他的妻子是常阁老的庶女。而另外的四位同考官中一位是二皇子一派、两位是四皇子一派、另有一位江序,是保皇派。”

苏惟生忍不住摇头,六位内帘官就分了五个派系,可见朝中斗争之激烈。

杭参政见几人似乎都不大在意的样子,不禁暗地摇头,难得正经地道,

“顾少卿与潘士连都是八股文的推崇者,以惟生跟岳家小子的文采,原本可以争一争解元之位的。但此次涉及到朝中党争,怕是难说了。”

主考官既有自己的派系,便不会乐意为他人做嫁衣,取别方阵营的人为解元。

“南陵官场,李总督的夫人姓吕,是大皇子生母吕淑妃的嫡亲姑母,顾家必然会支持李总督的长孙李浩然。常巡抚是常阁老的长子,其子常羽亦是今年乡试。四皇子一派有个白修竹,二皇子一派有个柳家,不过柳知府你们也认识,他家无人参考。”杭参政认命地继续解说考官派系。

何轩睁大眼睛,“南陵郡三年前的院案首白修竹,是四皇子的人?”

杭参政道,“白修竹拜了贺亦孺为师,他本人已于去年娶了四皇子妃的嫡亲妹妹。”

岳西池的父族平阳伯府不涉党争,母族宁家却是四皇子在文臣中最有力的支持者。端因四皇子的母妃姓宁,是宁老太爷的庶长女,也是岳西池的亲姨母。

不过两家走得从来不近,宁老太爷看不上自甘堕落做妾的女儿,宁氏也看不上小白花庶姐。

且因宁老太爷避出京城,态度了然,四皇子一系脑子有坑才会将赌注压在岳西池身上呢,更何况还有个旗帜鲜明的白家修竹!

苏祭酒自进京后便深受帝宠,乃是不折不扣的保皇党,苏家的子弟自然也被打上了同样的标签。

至于杭参政么,他自己是没站队,老扬威侯也从未表过态。但如今的扬威侯夫人高氏上蹿下跳,几位长成的皇子府里都有高家女,碍于律法无法做正室,却都是得宠的侧室。

况且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杭君诺文章功底还算扎实,但与苏、岳二人的惊才绝艳相比,着实有些不够看。解元就算了。

何况有曾一平之事在前,副主考潘士连又怎会坐视他的儿子夺取解元之位?

保皇派江序倒有可能为苏、岳、杭三家说两句话,但此人惯爱当隐形人,怕是起不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