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135章 定国公府

正如丁卯所言,除夕这天一大清早,苏老爷家留守清水村的下人就送来了消息——有人去了村里打听苏家的事。

苏正德颇为无奈,“让他们查去,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苏惟生也只是一笑,唯一一件见不得光的,就是当年处置杨建霖的事。但他收尾收得干净,除了老天爷,怕是没人能查出来。便是有所怀疑,也绝不会相信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有那个能耐!

当然,定国公府担心他们家心术不正,他又何尝能放心这门天上掉下来的贵亲?

因此在让人把清水村来的报信人大包小包地送到苏正武家之后,他便准备去杭知府家。

南陵离京都太远,杭知府一家都没回京过年,衙门也封了印,除夕之日的晌午,那位大爷必然有空的。

苏正德叮嘱道,“这回他们带来了不少好东西,你再挑些送去给杭知府。其他几家我让刘管事派人去送。”

什么茶叶、燕窝、丹参、皮子、布匹啥的,装了三辆马车,连云嬷嬷与严妈妈都是一路挤着过来的。那么多东西,他们一家短期内如何用得完?

“知道了,爹。”

一开国公府,一开国侯府,又都是武将,也没什么世仇,自然是有来往的。

杭知府还有些奇怪,“定国公府怎会与苏家有亲?在京时从未听人提起过啊!”

苏惟生光棍地道,“总之就是远得不能再远的亲戚,突然找上了门。您别问原因了,问了我也不能说。我爹娘都老实,万一不慎被人算计了怎么办?少不得要摸一摸底细!”

“臭小子!”就你那个一穷二白的小家,有什么值得人家算计的!

不过谁家还没点自己的秘密,况且若苏家与夏家当真有亲,对外甥女也不会是坏事。杭知府并不打算追问,笑骂一句就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苏惟生。

第一代定国公夏铁柱是太祖的结义兄弟,原本是个小屠夫。

只是那会儿前朝暴政、民不聊生,百姓连烂菜叶子都没得啃,养个屁的猪啊,更别说杀猪了!

所以小屠夫拿起杀猪刀不过几年就因妻女皆被贪官害死而落草为寇,拉起一帮难民做了土匪。起初不过求一口饱饭吃,发展到后来,就专杀为富不仁的富户和贪官污吏。

太祖起事之初偶然遇见夏铁柱,见他良心未泯,便将这帮土匪收入了麾下。

“说起来,定国公麾下的绿林军还是太祖的第一支军队。”

夏铁柱就这样开始跟着太祖识字、学兵法、打天下、赴汤蹈火,数次救太祖于危难,被太祖视为唯一肝胆相照的异姓兄弟。

“大魏建国之后,太祖本想封夏将军为异姓王,夏将军推辞不受,只肯做个国公,因此更得信重。太祖还给了夏将军一块免死金牌。这些我记得《太祖本纪》上提过一些吧?”

苏惟生摇头,“定国公的出身、受封过程与免死金牌之事没有,其余的倒是看过。”

当时他还感叹第一代定国公如此知进退,怪不得太祖晚年朝中动荡成那样,最信任的也不过一个定国公与一个扬威侯呢!

“您跟我说说上一任和现任定国公的事吧!”

杭知府颔首,“上一任定国公没什么好说的。”

先定国公夏仁鹏,明明年轻时也是人中龙凤,掌管五军都督府后却跟换了个人似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少遭先帝责罚,后来差事也被卸了,全靠祖上荣光混日子。

“不过兴许也是受了姻亲的牵连,不得不故意如此行事。”

苏惟生不动声色,“姻亲?”

“上一任定国公娶的是……忠毅公淳于大人的嫡长女。忠毅公的父亲也是开国功臣,原是太祖幕僚,致仕前是内阁五辅之一,与太祖同一年去世。忠毅公有父辈提携,自身也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不到五十就做了户部尚书,与定国公府一文一武,门当户对。”

可惜定元四年,淳于家背上了通敌的罪名,先帝震怒,举朝上下带头说情的都受到了牵连。所以最后淳于家被满门抄斩,作为淳于锋女婿的定国公、当时还只是定国公世子的夏仁鹏,也没少吃挂落。

“淳于氏离府清修之后,夏仁鹏扶了一名妾室当平妻,就此沉寂下来,变成了后来的样子。定元十三年,第二代定国公过世,夏仁鹏做了国公。”

“上一任定国公竟然有平妻?”苏惟生有些诧异,本朝纳妾没有限制,盖因太祖本人性子就比较风流,但平妻……

《户婚律》是不允许两头大的,太祖对正妻文睿皇后也一向敬重。

杭知府嗤笑道,“这天下是萧家的天下,连先帝都睁只眼闭只眼,其余人还敢追究么?那位的性子可不如当今温和!当时圣意如此明显,他又如何敢将罪臣之女淳于氏留在府中,惹帝王厌弃?”

苏惟生默然,没有休妻另娶,上任定国公已算得上情深义重了,太夫人没嫁错人。

“上一位定国公四子二女,长子次子为淳于氏所出,三子四子都是从那平妻肚子里爬出来的。三子夏义楠六岁就被封为世子。只是淳于氏娘家平反、重回定国公府后的第三年,也就是熙和元年,夏三爷因大不敬之罪被新帝褫夺世子之位,紧接着现任国公夏义松以嫡长子之身得封世子。熙和三年,上任定国公夏仁鹏在陪同圣上狩猎时遇上刺客,因救驾而重伤,过了十来天人就没了。如今的定国公就此上位。”

“因救驾而死,定国公府想必更受宠了吧?”

“不错。”杭知府叹道,“在先定国公手里丢掉的五军都督府中都督之职,又重新回到了现任定国公的手里。”

五军都督府,分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由中军都督总领,直接对皇帝负责。

“其嫡亲弟弟夏义柏为五城兵马司南军右副统领,位居从三品。长子夏礼青五年前得封世子,并在世家子弟的大比中被钦点为御前侍卫。”

“杖斧之臣,不外如是啊!”苏惟生叹息一声,“那定国公其他的兄弟呢?”

杭知府道,“成王败寇,你以为呢?”

苏惟生道,“无外乎夺权、软禁、送走这三种法子。”

杭知府点头,

“定国公四岁失去外家与亲娘庇佑,还能护着亲弟在府里毫发无伤地长大,心机城府缺一不可。这样的人,是不会对庶出兄弟赶尽杀绝、授人以柄的。前世子夏义楠因大不敬已被流放南服荒岛,定国公府六爷夏义柯如今也在府里,只是鲜少露面。那两个庶女也早已出嫁,我不太了解。至于定国公府的小辈,我也是听你伯母说的。”夏六爷即先定国公第四子,在夏家族中排行第六。

定国公三子二女,其中长子夏礼青与幼子夏礼朱、幼女夏三小姐是嫡出,其余皆为庶出。

夏义柏一子二女,只有儿子是正室所出。另外,夏三爷与夏六爷的儿女也被定国公一同养在府里,照苏惟生看来,应该是为名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