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37章 同窗

只是就算事成,出继的事也只能等到年关再办,因此除了看顾产业,苏惟生一家大部分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明年的县试上。

苏惟生正在攻克算学呢!

因《九章算术》他学得比较快,苏正文便又将《九章算术注》和《缀术》扔给了他,待学完这两本,差不多也够院试用了。

大魏朝开国之初,太祖十分重视算学,甚至增设了专门的明算科。

当时的官员们也发现,精于算数的人进了户部可发挥的作用着实不小,一时也引得士子们趋之若鹜。

可惜到了太祖晚年,因诸皇子夺位,朝中党争愈演愈烈,户部负责精算的官员常被上官拉去背黑锅。日子一长,人们谈“算”色变,明算科便渐渐没落下来。

即便太宗继位后肃清吏治,算学的地位也没能重新提高。在儒生们眼里,算学终究只是小道,四书五经才是正统。

到了如今熙和年间,明算科已彻底废除,只在科举考试中加入了一定的算学题目,表示不忘太祖遗志。

不过若是运气不好,遇上那等热衷此道的考官,加重算学在考题中的比例也不是不可能,因此苏正文也并不敢让弟子们掉以轻心。

似苏惟生这等受素喜精算的庆隆帝影响颇深、又掌管过帝王私库的人学起算学来并不费劲。不到两个月就已将后两本书吃透,苏茂谦几个就只能大呼头痛了。

“惟生,你这进度也太快了!单《九章》里就有246道题,我一看题目就眼晕!”何轩苦着脸道。

苏茂谦与曹承沛也纷纷附和。

苏惟生不禁失笑,“只是听起来多,不过九大类而已,依我看每个类别吃透几道,触类旁通便可,也不必每个问题都要通解。”

三人将信将疑地点头,苏惟生也不藏私,便将庆隆帝教授皇子时提到的方法技巧一一讲了出来。

几人试过一段时间后都深觉获益匪浅,也懂得投桃报李。

何轩把自己珍藏的《古今诗词解义》和《诗法校考》借给了苏惟生,“最多只能借十天,你可以先抄下来再精读——有的注解我也没看懂,还得好好研习一番。”

苏惟生握着两本已有些泛黄的书籍如获至宝,要知道,何轩可是四人中诗赋最佳的,若不是自己此次将算学注解说得详细,人家还不一定肯将宝贝贡献出来呢。

有点底蕴的人家向来把家中藏书看得比命还重,也不知道他是从何处搜罗来的这等难得的孤本。

何轩看了他一眼,又接着道,“罢了,你若是有不懂的可随时来问我。”

明年二月就要下场,如今苏正文自觉该教的都教了,便按照惯例改了授课时间。每日只留两个时辰答疑,其余时候都让他们自学,自己交流讨论也可,去别处请教也行。

毕竟对于四书五经的释义,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博采众长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况且就苏正文本身而言,诗赋也不是多出色,导致苏茂谦也就比苏惟生好那么一丁点,说起来也算“家学渊源”了。

见何轩如此上道,苏惟生也领情,看着他弱不禁风的模样皱了皱眉,

“不是我说,何大哥,你这身子也太差了,入春就病了一场,到现在还没痊愈!明年县试可正是冷的时候,你打算怎么办?”

何轩咳嗽一声苦笑道,“胎里带来的弱症,这些年汤药不知灌了多少,仍旧没半分起色,我也没办法啊!”

曹承沛不赞同地道,“我看你就是在屋里待久了,闷的!惟生不也是自幼便有不足之症,如今你还看得出来吗?”

苏茂谦也道,“何兄你成日一坐就是两三个时辰,便是踏春也总不见人影,身子能好起来才怪了!”

何轩很是不解,“我一见到书就忍不住拿起来看,一看就不想动弹。大夫说过要多动,爹也多有敦促,可我实在改不过来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何要把时间浪费在别的事情上?”

苏惟生翻了个白眼,“书中就是有治病良方,也要你肯配合吃药才行!何大哥,以你眼下的身体状况,纵使能通过县试府试,院试可要在考场待足三日的,又是在盛夏八月,到时你撑得下来吗?夫子也不是没提过,你怎的就不肯放在心上?”

何轩讪讪道,“这个嘛,书中……”

见他说话间又拿起了一本书,曹承沛简直忍无可忍,“还看什么看!便是你有状元之才,也得先从考场爬出来啊!”

何轩面颊染上薄怒,心底却明白同窗的好意,又不好发作,只好颓丧地瘫坐在椅子上,“那你说该如何做?”

“这……这个……”曹承沛从小就圆圆胖胖结实健壮,长到这个年纪都没生过几回大病,他哪知道该怎么办?

总不能让何轩跟自己似的,没事就满县城地瞎逛吧,偶尔还要抽时间帮忙扛一下家中的木具?想想那个画面他就忍不住牙根发痒,闻言只得求助地看向苏惟生。

苏惟生只好无奈地笑了笑,将自己这几年的养生之法悉数相告,心知这人惜时如命又着实不爱出门,便道,

“前年便说过了,你总是不肯听——让伯父请一位老师傅教你练一练五禽戏,时日一长,一拳打死老虎是不可能,却实在有舒经通络,益气通病之良效。你看小弟我,这几年练下来,可还能看出一丝羸弱?”

说罢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他如今只是看起来瘦弱,虽不似曹承沛那样魁梧奇伟,也身长四尺有余,端的是神采奕奕红光满面,哪里还有五六年前那般病弱的模样?

何轩这人吧,相处几年了大家都了解得很。他不健谈,也不爱动,对谁都不冷不热。早年便被同窗过关心身体状况,因觉着下场还早,也从未上心。

可遇上求指教的乙班学生们,便是做不到倾囊相授,也会尽量解释详尽,苏惟生自己更是没少得好处。想到这里,便叹口气道,

“此外我再教你一套养身拳吧,男女老幼皆宜,有五禽戏为基础,练起来更能事半功倍。”

五禽戏只是表面,这套拳法才是他身子变好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