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武动大晋,诡才书生>第213章 洮县金矿

吕阿特一走。

唐欢忍不住低声埋怨:“驸马,万一淬体丹泄露出去,咱们便万劫不复,知人知面难知心,我还是觉得你太过草率。”

李琼低叹:“我倒是想稳,可这步险棋不得不走。”

谭曜安慰:“他们至今方来,又以祖剑相抵,说明确实走投无路。另外,想必先生是看出他们淳朴不争,禀性纯良,这才押上一把吧。”

李琼大赞:“还是你懂我。”

一路走走逛逛的回到县衙。

谭家兄弟喊上几个近卫,从小金库中搬出五千两黄金,送去吕家。

这第一批黄金会经由吕家送往肃州,向知州季贤购买粮草,并请其派兵协助护送,以防其他部族抢掠。

氐族清水部乃大晋臣属,季贤于公可捞到安抚友邦的政绩,于私能吃拿卡扣,捞到不少好处,完全没理由拒绝。

当然,粮价会相对高出一些,护送官兵也要给够报酬,当中难免会涉及到一定数额的贿赂。

李琼一来想抓住季贤小辫子,另外也为日后退避沙州,拉清水部一起造反埋伏笔,以此拉季贤下水。

完全的不怀好意。

他们刚离开,唐婉儿又风风火火的拉上李琼见客人。

这是个五十出头的农家老汉,姓马。

脸面掌指粗糙,晒得黝黑。

他拘谨的坐在客厅里,死死抱着怀里包裹。

仅敢小半个屁股挨着椅子坐,局促不安。

唐婉儿询问过原因,马老汉讳莫如深,坚持要面见李琼才肯说。

见面后,李琼表明身份,并出示腰牌。

马老汉确认过身份,终于放心的展开包裹。

里头,是两块不规则的矿石,表面金点闪闪。

李琼惊愕:“金矿石?”

马老汉点头:“小人雨后去伺弄山田,意外在内壁裂缝中看到一抹金光,刨开后发现整个墙面的土层下全是此物。”

李琼更惊:“整个墙面?”

马老汉又是重重点头:“小人怀疑整座山就是个富金矿。”

李琼、唐婉儿面面相觑。

后者迟疑:“金铁矿乃国之重矿,你上报地方官府既是大功,为何来找我们?”

此人曾说过,他来自洮县,并非寿安人士。

马老汉哈腰回答:“洮县知县极贪,又背景深厚,老汉怕上报于他老命难保,这才来寻李大人。

小人家中老少皆曾染过瘟疫,全赖李大人散瘟汤才活下来,所以……”

李琼沉吟:“此事可有外人知晓?”

马老汉:“小人仅和老伴提过一嘴,恰是她提点小人来寻李大人。”

李琼追问:“墙面可曾封上?”

马老汉:“小人知道厉害,已用湿土封结实。”

“好,你且在此安心等候,我去去就来。”

李琼丢下一句,裹起两块金矿石,急匆匆走向后院。

后院中,以铁矿师老耿为首的几个老矿师仍在捣鼓混凝土。

历经两个多月的反复配比,水泥倒是研究得差不多。

硬度足够,耐寒耐热。

如今正在研究混凝土配比。

李琼到来,递上两块金矿石。

几个老矿师兴致勃勃的围上来,相互传看,啧啧称奇。

老耿看过,直接持大铁锤敲碎,但见矿石里外均匀,不禁大赞:“李大人,按大晋标准,二十担能提炼半两金子的即为富矿。老夫目测这至少是三四倍含金量,当称为超级富矿才是。”

李琼大喜:“你确定?”

矿石密度高,一立方就两三吨。

每吨至少产出一两半到二两金子,这还了得?

唐婉儿、阿狸惊讶注视。

私开金矿等于盗取国有资产,比造反罪名还大。

你这是敢私采还是咋地,高兴啥哦?

老耿:“具体要提炼出来才可确定,它需经历碾粉、沉淀、高温锻炼等过程,大型石碾、水筛、高温炉等缺一不可,还需选用高温燃材,工艺十分复杂。

不过以小人多年经验来看,若全是该种品质,每二十担提炼二两金子绝无问题。”

“老耿所言甚是,此等大富矿,甚是罕见呐。”

其他几个老矿师出言附和。

他们从事行多年,自然见多识广。

“你们权当此事从未发生过,切不可对外泄露半字。”

李琼肃然嘱咐,提着铁矿石往外走。

到了院外,阿狸紧张兮兮:“公子,你想干嘛?”

眼瞅着隐匿修为之术能为咱们多争取时间,这时候千万别作妖呀。

咱们金子已经多到没处花,要这破金矿有屁用。

李琼笑眯眯:“喊上马老汉,咱们去趟洮县。”

说着,凑过头去,诡秘低语。

二人眼睛逐渐亮起……

……

不久后,五骑结伴出城,直奔东南方的洮县。

老顾、唐欢身形异于常人,极好辨认随行。

此行仅带上阿狸和谭家兄弟。

天空作美,万里无云。

五人星夜兼程,路遇关卡,出示盖上知县官印的密信,畅通无阻。

为了照顾不堪马上颠簸的马老汉,走走停停,天亮后才踏进洮县地界。

过城不入,绕行到南洮山支脉,又过去一个多时辰。

来到地头,五人直接潜行上山。

马老汉所在的村落本就人丁不旺,仅几十户人家。

瘟疫过后,死的死搬的搬,如今村中仅剩十来户,甚是萧条。

眼见山上并无劳作的农户,马老汉直接带着众人来到山田。

在其指引下,长剑在田垦内侧的土壁上随便挖孔,尽皆泛动金闪闪的光点。

李琼等人沿着山脉走向寻觅,隔三差五就展开挖掘。

土层下,大部分石层的表面呈现褐色,可切开石皮后,里头立即出现小金点,且越深入越密集。

在方圆数里内连试多处皆是如此。

李琼伸手制止想继续探查的众人,遥指山下村落:“村里那处大宅是谁家的?”

马老汉:“知县外戚马员外的,马家村大部分农户实则都是他家的佃户,小人沾些远亲,这才得其开恩,允许我在山中开垦几处田地自给自足。”

李琼再问:“他为人如何?”

马老汉苦笑不语。

李琼心领神会:“马大叔,你回村带上家人,去寿安投奔亲戚去吧。”

马老汉惊愕:“小人在寿安不曾有亲戚。”

谭曜微笑:“不,你有,而且那亲戚还十分富有。”

马老汉也是人精,顿时激动得跪拜于地:“多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