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武动大晋,诡才书生>第144章 暗无天日

一大早。

县衙贴出告示,广招木匠、泥瓦匠。

有力气,能肩挑手提的要。

没力气,能帮忙推下运土车的也要。

有贼人挖空县衙地底,回填所需土量巨大。

本着不伤民原则,这土必须从城外运。

告示贴出未久,县衙内便应征者如云,风风火火的开工。

晌午时分,腿根发软的知县老爷亲自上场监工。

一看场上工匠稀少,大发雷霆的表示进度太慢,继续扩招。

没有工匠?

工钱从百文给我提到一百五。

不,两百文。

县太爷再看老弱病残的帮工们个个面黄肌瘦,当场命人宰牛杀马,吃饱了再干。

在此当中,又命人抬几大缸清水放在县衙门,往里搅入修行之药。

成人一碗,老幼病弱者半碗。

不够就及时续上,全天候发放。

修行之药啊,平民往日哪有资格享用。

民众奔走相告,一时间,县衙门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人气搞起来后,府卫扯开嗓门,继续当场招工。

县太爷嫌平房住着不够舒坦,要尽快重建主楼。

工匠的工价当场又从两百,十文十文的往上加。

顺带着,打帮手的小工们的工价也从六十文提到八十、九十。

直至一百文,与工匠的原始工钱相当。

县太爷别的没有,就一个字——豪。

银子撒得眼睛都不带眨的。

县衙内。

下到十四,上到六十,男女老幼,一边喝着修行药水,一边大口吃肉。

个个感激涕零,眼中含泪。

尤其女子们,更是铭感五内,几欲痛哭流涕。

知县老爷自捕快与城卫招募起,便一视同仁,没有半分轻弱于女子。

这是亘古从未有过之事!

……

午后。

县衙外的鸣冤鼓咚咚敲响。

三个家丁装扮的男子进入大堂,呼啦啦跪成一片。

另有两个老儒生见官不跪,拱手了事。

李琼啪的敲响惊堂木,威风凛凛:“有何诉告,一一说来。”

家丁一:“我告县主恶仆柳狸肆意擅杀我凤阳王粮行掌柜。”

家丁二:“小人也告他杀我家粮行掌柜。”

家丁三:“我告县主公权私用,无视民生,哄抬工价,让我们无工可雇。”

大堂内外惊呆一片。

当着县主之面告县主,这帮人平日的嚣张跋扈可想而知。

李琼不动声色,指向儒生:“你们又告谁?”

老儒生一:“捕快招募男女不防,城卫招募男女不防,县衙动工又男女不防,老生诉大人不顾纶常,肆意妄为,应下罪己书自悔其过。”

老儒生二:“相鼠尚有皮,人岂能无仪,老生附议。”

李琼沉声:“还有么?”

堂下众人摇头。

啪!

惊堂木炸响。

李琼直指儒生:“苍然老贼、皓首匹夫,我且问你们,寿安疫病人祸,壮丁十不存一,满目老而无子、妇而无夫、少而无依,你们难道眼瞎不成?”

“这天下道理再大,能大过一日三餐去?”

两个儒生语竭,只能嘟喃着有辱斯文。

李琼大喝:“枉顾民生者无德,老而迂腐者无才,户吏何在?”

“属下在!”

葛素大步跨出。

李琼:“革去二人功名,其子孙拥有功名者,一并革去,造册登记,永不录用!”

老儒生大怒:“我乃会试贡员,由知州大人亲自授予功名,岂能由你一言削去。”

另一个老儒生帮腔:“我位列会试三甲,乃知府大人亲自授予功名。”

李琼冷笑:“本官掌一县之民生教化,凡我寿安在籍人士皆归我管辖,若是不服,尽可去州府诉告,退下!”

“大人……”

二老急眼,还要申辩。

啪!

惊堂木再响。

李琼威喝:“咆哮公堂,藐视律法者,下狱问罪!”

二老眼见已有衙役出列,摆出缉拿之势,只好不甘的退出大堂。

李琼看向一个家丁:“你告本官公权私用,哄抬工价,枉顾民生,那么你可有功名在身?”

家丁心头涌起阵阵不祥,怯怯摇头。

李琼淡然阖眼。

葛典心领神会,厉喝:“以民告官,杖五十,行刑!”

“县主饶命,县主饶命……”

家丁慌了神,连连求饶。

衙役眼瞅着新官上任,巴结还来不及呢,哪还顾他求饶,走过去按在老虎凳上,啪啪就打。

一棍重似一棍。

五十棍下去,仅是身强体壮、未入武夫序列的家丁三度昏迷,气若游丝。

李琼挥手:“葛素,念吧。”

葛素清清喉咙,高举文书:“县衙修膳,工匠每日百文,小工六十文,由县衙库房出资,超出部分,一律由本官本琼自行承担。”

“此文书一式三份,报请州府各一份,县衙留底一份!”

地上家丁一口气没上来,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告他公权私用,是为一己之私,滥用县衙钱财。

人家自己往外大方撒钱,这哪上告去?

大晋也没哪条律明确规定,不许富人往外撒钱的。

衙役上前,一人架起一臂。

嘭的一声,给他远远扔到院子里。

家丁疼醒,咬牙站起,跌跌撞撞离去。

李琼笑眯眯看向堂下。

剩余的两个家丁瑟瑟发抖。

李琼轻声:“柳狸奉本官之命外出放粮,你们告他便是告本官,请问,你们可有官身?”

堂上大人和颜悦色,落在二人眼中却形同恶魔。

“县主,小人知错,不告了。”

“对,不告了……”

俩家丁抖如筛子。

李琼瞪眼:“堂外这么多人盯着,你们这么撤告,别人会以为本官仗势欺人,太过霸道。”

“告,必须得告!”

说着,轻轻挥手。

衙役再搬来一条老虎凳,不顾二人哀求,按上去啪啪就打。

一上一下。

节奏拉满。

中途,不知是存心还是无意。

一棍打偏,把人腰椎打断。

等五十棍打完,凤阳王粮行那个家丁当场没了声息。

剩下一个也是出气多,进气少,惨不忍睹。

“大人,卑职学艺不精,打死了人,请大人责罚。”

两个衙役仓惶告罪。

李琼淡然:“他身子太弱,怨不得你们,起来吧……对了,葛老,往日这如何处置?”

葛素:“为体现大人仁厚,往日发放十至三十两银子抚恤。”

李琼点头:“不能让人说本官小气,按最高规格发放。”

葛素落笔记录。

胥吏缺失太过严重,往日这活儿该书吏干的。

李琼:“堂下原告。”

“草民在。”

家丁疼得死去活来,仍老老实实跪好。

这新知县视人命如儿戏,表面工夫都不带装的,真的太过凶残。

李琼:“你状告本官草菅人命,本官不受,请上告巩州或西宁府衙门,也可诉至各级都察院。”

家丁一听,只差没晕过去。

不受理就没打我理由了呀,你这不耍赖么?

李琼起身,朗声:“寿安百废待兴,一切以恢复民生为第一要务,再有恶意阻挠者,无论是谁,杀无赦!”

葛典威严大喝:“退堂!”

家丁颤颤巍巍走出大堂。

两个老儒小步迎上,正要怂俑,却听四周已议论纷纷。

“县主真是不惧权贵,好生威武。”

“谁说不是,恶官专挑咱们软柿子捏,他是专门挑硬骨头啃呐。”

“你们听说没,县主本看不上这小官儿,一再拒不接受,还是京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严大人赶去巩州,好说歹说,才让县主受下。”

“嗯嗯,传闻县主身边好几个四品大武夫,当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小知县,还真委屈了人家……”

两个老儒生如遭雷击。

左副都御史,正三品呐,连此等朝廷大员都要哄着人家当官。

这大晋还能上哪告去?

暗无天日啊喂!

家丁更双眼翻白,当场吓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