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带着系统去抗战>第138章 帅哥总是被无视的

既然都被闵大神他们拦下了,那刘宇也就只能先去电子研究所看看。

将车在所外停好,刘宇走进电子研究所大门。

上次他只管给钱了,后续研究院的扩建他没有过问,都是几位领头的大神在那里张罗。

各大研究所都采用了园林式的设计,那些花花草草总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却哪儿哪儿都能看到,可以让研究员们尽可能的放松心情。

一路来到电子研究所下设第2所,也就是计算机所,一直走,终于来到样机房。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宽2米多,高度也接近2米的巨大铁箱子。

刘宇看着这个大箱子,虽然高兴,但也有点儿不得劲。

嗯,比起原时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那100多平米的体积,确实小了很多。

不过毕竟是穿越众,对于这种粗坯还是不咋喜欢得起来。

就听闵大神脸色兴奋地介绍道:“司令员,比起您给我们的那个样机,我们这台计算机,经过改进之后,占地仅有6.4平米,耗电功率47千瓦,每秒运算次数达到了次!”

刘宇闻言,马上收起了心里的不得劲。

毕竟才1941年,如果按照原时空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轨迹,再有30来年大规模集成电路才会出现。

但是计算机这个东西,只要找对了发展方向,研究进度还是很快的,更何况还有自己这个挂逼给他们当明灯指明方向。

想通了之后,刘宇转过头笑着夸奖道:“好!干得漂亮!闵老师,你立大功了!还有各位同学,你们也立大功了,历史会记住这一时刻!兴许,将来的教材上,都会出现你们的名字!”

听了刘宇的话,所有人都振臂欢呼。

等欢笑后,又听刘宇继续说道:“不过,大家还是要继续努力,将计算机造得更小、更省电、运算速度更快!”

说着又看向闵大神:“闵老师,我这里有几个建议,你听听看。首先是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现在你们用的是电子管,但是电子管终究是有个极限,它再小也小不到哪里去。还有真空管构成的集成电路,它的成长上限同样很低。是不是可以考虑采用别的元件来代替?就比如硅晶体,这是一种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我觉得可以试试。”

闵大神原本听说刘宇有建议,那脸色是一下就拉了,心说你个臭丘八知道电子管和真空管这两样东西,就算你牛逼了好吧?听人说你以前是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纨绔,批玩意儿不懂还在这儿给我建议?

但是当他听到刘宇说硅晶体,拉下的脸立马就变得若有所思。

随后,又听刘宇说道:“还有就是,你们现在这台计算机的储存器,应该和我给你们那台样品一样,用的是打孔卡作为储存介质。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思路,你看啊,电和磁基本是互通的,那我们可不可以找一种带磁性的物体,通过电讯号转变它部分位置的磁性,从而来纪录运算结果呢?”

闵大神的眼睛一下就亮了,看着刘宇惊喜道:“好想法!你说我这怎么就没想到呢?!”

说着,他不再理会刘宇,招呼上他的学生们快步走出了样机房,应该是去讨论研究了。

对于这些高智商人群而言,研究瓶颈其实没那么难打破,基本上就那一层窗户纸。

就看他们得到启发后的反应吧,往往都是“居然是这样,我怎么没想到?”,而不是“这个东西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没道理啊!”。

目送闵大神他们离去,刘宇回头笑着看了一眼身后的大计算机。

其实这一台就很值得推广了,占地并不是那么大,运算也很快,要是让其他几个所的大神们看到,绝对抢破头。

不过还没等它成为小甜甜呢,就即将沦为牛夫人了,这也就几个月的事儿。

原时空之所以要等5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晶体管计算机,是因为大家都走进了“电子管小型化”这个死胡同,等美国那边公布了晶体管计算机的研究成果,大家这才惊呼:卧槽,我怎么没想到?

话说原时空的苏联,就蹲在电子管小型化这个大坑里久久无法上岸,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在计算机这一块就已经跟美国有了代差。

而现在闵大神直接被刘宇一句话打开了另一扇窗,以他的能力,相信出成果不会太久。

走出计算机所,刘宇再次坐上车,一路无阻地来到农业研究所。

一进这里,满眼都是绿色。

很快,刘宇便在田间找到了农业研究所的两位大神——丁颖,金善宝。

他从车上取下早已准备好的厚厚的两叠书籍,郑重地交给了两位大神,并且内心给袁大神道了个歉。

杂交水稻这东西,越早越好,这样才能养活和平时期到来后的人口暴涨。

话说其实以中国现在的人口基数,哪怕不鼓励生育,一对夫妻自然养育1-3个娃,总人口也能轻松到个8亿左右,然后稳定下来,到时候要是粮食产量不够......

想要个儿子,结果前2胎都是女儿,生了第3个女儿后,养不起,然后打算把她溺死在粪坑里的故事,了解一下?

丁、金二位大神看到刘宇,并没有多少好脸色。

要说也是,原本他们在重庆待得好好的,突然就被刘宇“买”过来了,研究中断得重新开始不说,以前使得贼顺手的学生、助手们也都没了,还得重新培养。

要不是家人也在后面陆续过来了,他们能把刘宇恨上。

这不,看到刘宇递过来的书,看到了第一本书的封面。

“杂交水稻理论基础?”

丁大神小声读出了书名,当即就冷哼了一声:“刘司令,你是来羞辱我们的吗?我俩在农学浸淫了小半辈子,不说是此道泰斗,也算小有所成,你这给我们一本理论基础?呵呵,这书,怕是我的学生都不稀得看!”

旁边金大神没有说话,不过看他那不屑的脸色,那意思也差不多。

刘宇连忙赔笑,他也知道科学研究院这帮“各种镇国神器之父”对他都有意见,当初脑子一热就全给他们弄过来了,也是后来才想到把他们的家人也接过来,以示弥补。

“丁老师,金老师,之前是我不对。可是我这道歉都道了好几次了,你们再这样就没意思了啊。再说我这次来是有要紧事儿,这事儿要是成了,咱中国老百姓将来都不用饿肚子了!”

听到刘宇这么一说,两位大神脸色终于好了些,不过还是有些不屑。

你个当兵的能懂啥?

还全国老百姓都不用饿肚子,当自己是神仙了咋的?

随即,就见刘宇把那叠书递给何小华让他捧着,然后拿出最上面那本,说道:“两位老师之前都致力于从现有的作物当中挑选良种进行培育筛选,挑出产量最高的,然后改良种植方法来提高粮产。但是两位可曾想过,用杂交的方式,让作物产生基因突变,形成新的高产良种呢?杂交一说,我国自古就有,就比如驴和马,杂交成骡子,其耐力、负重能力都大大提升!那既然动物可以杂交,植物呢?是不是也行?”

说着,刘宇将那本书递了过去。

两位大神的眼睛亮了,相互对视一眼后,丁大神先伸手拿过了刘宇手里那本书:“我看看?”

随即两人就那么凑在一起,仔细翻看那本书,看了一会儿后,金大神发出了感叹:“嘿?有点儿意思!”

说着,他上前抢过何小华手里那叠书,然后再次回去凑到丁大神身边看。

“走,回去研究研究!”丁大神说了一句,然后同样不鸟刘宇,边看边转身。

而金大神则是亦步亦趋地跟着,伸长了脖子在那儿看。

两人渐渐远去,期间还传来金大神的吐槽声:“啧,你慢点儿翻,我还没看完呢!”

看着他们离去,刘宇深吸一口气,然后长长吐出。

希望两位大神能够给力点,早日研究出杂交水稻,毕竟袁大神现在还在上小学......

至于再一次被无视,刘宇也无所谓了,两位大神一定是嫉妒他的颜值。

毕竟帅哥往往被其他同性无视......

“走吧!”

等两位大神走进所里的房子看不见人了,刘宇这才招呼何小华准备离开。

也不知道何小华是不是最近情商见长,就听他说道:“司令员,来都来了,是不是去看看嫂子?”

刘宇这才想起,王倩也在研究院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