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165章 买人

京城内有很多牙行,但最集中的地方还是在正东坊。

牙行,促成双方交易的中间人或者商行。

主要职能是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评定货物价格及质量,司衡商品斤两,判断成色,防止欺诈行为。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牙行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中介、掮客的意思。

谁都想直接寻到主家钱货两讫,可时代不允许啊!

现在可没什么软件查询,即使那样都有人嫌麻烦直接找中介的。

更何况此时了,牙行,小到鸡行、鸭行、粮行、骡马行,大到货栈和埠头,穿行百行,活跃于民间,雍朝百姓基本上杜绝不了。

来京城已有几月,对各街道的位置,李宁安不能说是完全熟悉,但相应的位置在哪还是摸清的差不多了。

经过了近半个时辰的路程,他终于来到了正东坊。

早些时候,李宁安从通州坐马车经过正阳大街时,只是远远地看见街道两旁站着一些人,却不清楚他们在等待什么。

如今,李宁安才明白,这些人并不是他猜想的前来找活计的百姓,而是等待被出售的奴仆。

即使是经历过各种见事的李宁安,在走过一个个身体枯瘦的\"奴仆\"时,内心仍然感到震撼。

他开始思考现代社会中的平等观念,在这里,人命贱如草芥的情景并非空穴来风。

上一世听说过,为了更好地管理奴隶,奴隶主每天只给奴隶提供一顿饭。

现在看到这些人一个个消瘦不堪,无疑是更让他确信了。

唉,李宁安叹息道,此刻他除了感叹之外,别无他法。

时代的生产力摆在那里,奴仆买卖是避免不了的。

驾着马车继续前进 ,当李宁安几乎要走出人市口时,他看到了缩在一块的几个人,大概是一家人,由一对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孩子组成。

从那站在夫妻俩面前的两个男孩子的脸上,可以明显看出他们是兄弟关系。

这两个男孩子大约九、十岁大,小的只有六、七岁。

但最让李宁安心痛的是那个妇人怀里的小女孩,她饿得几乎绝望,眼睛显得异常大,目光中透露出茫然之情。

李宁安感到心如受重击,甚至喘不过气来。

这个小姑娘只有六岁左右,这跟自己五妹年龄相仿,可她竟然有着如此茫然的目光,可见她年幼的心灵承受了巨大的伤害。

李宁定见大哥迟疑,出声解释道:“黄河决堤,两岸百姓受灾严重,不得已便自卖为奴,所以今年牙行这么多人。”

想来也是,自然灾害年间,百姓无非是主动卖身

一直以来,奴仆的购买在历朝历代都是受打压的。

朝廷同样不例外的严厉打击,防止权贵大族隐民,逼良为奴可是杀头的重罪。

可这耐不住百姓自发进行,问题就出在赈灾不利上,皇上已经为此惩治了数位治河大臣。

李宁安觉得自己在殿试时的那篇策论才是今科点自己为状元的制胜法宝,依照当今皇帝改元后这几年的做法,显然是要对北境用兵的。

但如今的天灾人祸怕是把他搅得焦头烂额,不胜烦躁,李宁安作的策论好歹让皇帝心里有了更多的办法。

到了灾荒年间,无数食不果腹的百姓会主动走到朱门大户的门口,或是走到人来人往的集市。

通过出卖自己而换取一碗饱饭。

或许是看到李宁安停下来思考了一会,一个卖人的牙子忙上前招呼道:“客人是想买个仆人吗?请看这边,我们这里有小厮、丫鬟、老婆子和看门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向地上的其他奴仆。

与彭五四一家相比,他觉得这些人更有可能被卖掉,毕竟彭五四那边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无法干什么活,两个小子更是能吃的年纪。

唉,只怪当初自己贪图便宜买下了他们,现在两个月过去了还弄得手头紧张,可别砸自己手上了。

牙子心想,如果情况真的不行,不管对方怎么样,自己也要一个一个地卖掉,可是单买就怕只怕这几个要造反了。

哼,都已经是奴仆了,哪能有这么多要求,心里狠狠的想着。

李宁安的目光没有跟随牙子的指向,而是指向眼前的那一家人,问道:“他们怎么卖?”

一听这话,彭五四和妻子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如果他们全家被买走,那几个孩子就不会再挨饿了。

但担忧的是,对方可能不会一口气买走他们全家。

想到这里,彭五四忙抱紧了两个孩子,将他们团在了怀里。

他妻子也做出同样的举动。

眼前的一幕并未让牙子生起恻隐之心,他在人市里都待了十多年,啥样子的事没见过啊,遂朝李宁安满脸是笑地问道,“客人您看中他们当中的哪个啊?”

见李宁安未说话,牙子忙报起彭五四一家的卖价来,“男的十一两银子,女的十两,大些的那两个男孩九岁九两,八岁八两,七岁七两……(一岁一两)

不满周岁 不掏钱。

至于手里抱着的那个丫头,就算五两银子吧。”

那牙子说完凑了过来,讨好着说道:“放心吧!公子,那只是官方价格到时只需定下契约,向衙门缴纳完契税便会便宜许多。”

本来按这个价格说就说了,看李宁安一副读书人的装扮,多半不懂市场,不会还价,可李宁安身后的那小子他多少有些眼熟,这几日好似都在这片晃荡,自己可不敢作假,若是踢到个硬茬,何苦呢!

李宁安听完自顾自的点点头,来时便从老弟那知道人市的一些猫腻,李宁定瞅了那牙子一眼,好像在说他识相一般。

那牙子一个劲的陪着笑,眼力劲可是他这行不可或缺的,一个不好明个就不知道埋哪了。

在彭五四听到牙子报出的每一人个的价格后,他仿佛失去活力,松开了手,匍匐地向李宁安求助:“请公子行行好,买下我们一家吧。我很强壮,能做任何事,请公子行行好吧。”

很快,两个男孩和他们的母亲也跪倒在地上。

而那个小姑娘躲在娘亲的怀抱里,紧紧抓着娘亲的衣服,不知怎得直接大哭起来。

牙子气得挑起了眉毛,正准备训斥,却听到李宁安说:“我要买下这个一家子,告诉我价格吧。”

李宁安知道自己当场就商量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交易。

但是,当他看到眼前家庭的五对充满活力的眼睛,因为他的一句话而焕发出光芒,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把人当作货物去谈价。

他知道自己有些感性,但他并不排斥这些感性。

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很难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然而,此刻的李宁安在心里暗自警告自己不要重蹈覆辙。

因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很多时候,对别人慈悲就意味着对自己残忍。一次这样的事情已经够了。

所以一定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