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144章 会试结束

李宁安眯着眼睛看着\"天灾之难\"这个策论题,他紧皱着眉头,感到些许困惑。

这些会试题目都是经过天子亲自审阅过的,有时候还会由天子亲自出题。

不过今年的会试题目特别出奇,都不知道考官有什么意图,或者是天子的什么想法。

他们这些考生都是一些没有实际施政经验的士子,问道相应的实际问题,确实会有些困难。

李宁安没有急着开始作答,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闭上了眼睛,静心沉思。

他脑海中回想起这些年的朝廷形势和民生问题。

天灾之难,天灾之难……

其中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不知道该从同情天灾下百姓的不幸出发,还是回答士子们自己的施政处理方针。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自己的回答与主考官的想法相左,那就有可能直接黜落。

那么问题来了,灾难来临就需要赈济,但在救灾中会夹杂着贪污腐败,而且二次灾难也无法控制。

整篇策论只有寥寥数百字,根本无法用这么少的话说清楚。

但是策论又不能只是表面功夫,否则第一个就会被黜落。

李宁安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从民生问题入手,自救的重要性排在首位,安抚民众是最重要的。

不过对于贪污问题,他决定不直接点名,而是弱化贪污腐败这一环节,提出其他有效的建议。

毕竟谁知道批阅自己考卷的是否是个贪官呢!

想通了之后,李宁安慢慢磨墨,然后提起笔来作答。

他先将想法写在草稿纸上,然后精简掉其中的一些繁琐语言,确保内容没有问题,再将之写在答卷上。

礼部批阅那么多文章,肯定会感到身心疲惫,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提供实质性的内容。

当然,在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适度修饰文藻。

他的头脑中有了清晰的思路,回答得非常顺畅,就像外面飘落的雪花一样洋洋洒洒。

接下来的题目更加困难,但李宁安却没有像第一场那样紧张,因为在会试中,第一场的重要性最大。

他自认为自己在第一场答得还不错。

接着,当李宁安看到\"居安思危\"这个题目时,他立刻知道难点来了。

然后题目又要求以此写出一篇保国安邦之策。

李宁安心中不禁涌出两个字——果然。

近几年,会试的策论题目大都是围绕着\"民生之本\"和\"安邦之策\"展开,所以考生在押题时往往不会绕开这两个主题。

李宁安也不例外,可以说备考时他写过许多关于民生和安邦的文章。

因此,关于这类文章的观点和论据都已经事先准备好了。

只是虽然成功地押中了题目,但李宁安并没有庆幸的感觉。

他相信其他考生此刻也是与自己同样的心情,毕竟每个人都押中了题目,就好像谁也没有押中一样。

而且像这种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题目,在几千篇文章中想脱颖而出,关键是谁的论据更有说服力,谁的词句更加精彩。

李宁安思绪万千,在完成答题后,他意识到自己或许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中规中矩,当即对文章进行了修改。

李宁安回忆着备考时的准备,思绪如泉涌般澎湃。

他打开草稿纸,准备动笔写起文章。

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腹稿,手握着的笔自然而又流畅。

一个时辰过去了,他的这篇定国策就写好了。

虽然他感到疲倦,但李宁安没有停下来休息。

他拿起一张草稿纸,开始思考接下来的题目。

他还剩下的几首诗赋、策文需要仔细思考和准备。

他知道策论要以独特、新鲜的视角来作答,不要重复别人的决定。

按照命题要求,李宁安开始斟酌每个字、修改每个句子,最后他开始精简整篇文章的字数。

当他完成剩下两篇策论之后,外面已经完全黑了。

李宁安再次检查了他今天的答卷,确保没有遗漏,姓名和籍贯也没有错误。

然后,他小心地把答卷放进考篮里。

此时虽然天色已经黑了,但他仍然不想太早睡觉。

于是,李宁安拿出一张新的草稿纸,准备思考其他几首诗赋。

这样做将使他明天作答的时候更轻松。

他开始动手写最后一篇。

李宁安感到疲惫不堪,但他努力抓住难得的专注状态,把自己最好的文章展现出来。

当到达最后一篇时,李宁安思考的时间比前几篇要长一些,但他仍然能够顺利地写完。

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接下来的结果就看天意了。

李宁安仔细检查了他的几篇文章,核对是否有遗漏。

确认没有错误后,他抄写到了答题卷上。

他完成时,考场内还有很多士子在紧张地写着,有几位体弱的考生发出轻微的咳嗽声。

天色暗了之后咳嗽声更加明显,等天亮之后稍微好转了一些。

李宁安松了一口气,他捏着手指,突然松弛了下来。

他已经答完了题目,虽然疲倦,但他松了一口气。

在确认没有错误之后,李宁安一页一页地整理考卷。

大家都说时策是会试的重中之重,只有写好了策论,整个考试才算是圆满结束。

所以,李宁安完成了整篇文章后,感到自己终于可以放心地舒一口气了。

当他完成所有的题目回答时,外面的雪花逐渐停了下来。他看着灰蒙蒙的天空,突然感到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会试即将结束了。

不管最后的成绩如何,这次会试,李宁安觉得自己已经圆满完成了。

原本以为雨还会连着下几天,没想到出考场的时候天已经放晴了。

久违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他的心情。

时间一至,贡院大门就被值守在两旁的兵士缓缓打了开来。

随着一声炮响,正在门前活动的举子们陆续出了龙门。

走出贡院的考生有自觉考得不错显得乐呵呵的,同样也有未考好的失落,脸上难掩失落。

人群中,李宁安一手提着考篮走的不疾不徐。

这些天他在狭小的号舍里窝着,现在细细打量发觉自己衣服皱皱巴巴的,头发凌乱的不能看。

看到自己的前后左右,一个个大都是这样一副模样,李宁安觉得自己一定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