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市直不去,我把镇子带成全国示范>第665章 又见偷家

姚俊进了的厂子之后,本来以为可以直接去参观的。

可是梁志文还是说,“同志,麻烦在登记本上登记一下。”

中年秘书代劳随便写了一个单位。

姚俊问,“梁厂长是吧?”

梁志文点头,“是的。”

姚俊看看登记本,“你们这个厂子是谁来都可以参观的吗?”

梁志文说,“是的,谁来都可以。”

“我们老板说,这一行没有什么技术门槛。”

“只要能投入,谁都可以搞。”

“要来参观就参观。”

“可以学习,也可以合作。”

“对了,一会几位同志参观完了之后,还可以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意见。”

“这样就方便我们积极地转变。”

姚俊听得心中感慨,为什么一个县下边的工业园区当中的饲料厂居然也有这样的觉悟和认识。

看到姚俊那愣神的样子,梁志文把他们领进车间的路上还关切地问,“同志,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姚俊摆摆手,“没有,我就是觉得你们厂的理念还挺先进的。”

说到理念,梁志文就有话说了。

“老板是打过越南鬼子的。”

“老板娶的老板娘,本来就是省农科院的专家。”

“从技术上来讲肯定是有所领先的。”

“但是在管理层面和宣传 影响层面上,还是跟老板的弟弟有关系。”

“对了,我们老板的弟弟就是双桥区的书记,王兴汉。”

“书记说,作为第一批投入生产的厂家,要起好带头作用。”

“当好带头致富的排头兵。”

“共同富裕也不能只当成一句口号来喊。”

“所以我们在区里还搞了淡水养殖培训班,供全市范围内的县乡镇想要搞养殖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培训。”

“包括水质、饲料配比、水温监测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一套听下来,姚俊的心态又有了变化。

王兴汉有个大哥的事,姚俊是知道的。

姚俊现在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老爷子那么挑剔的一个人,在兰溪这一次找对象的事情上没有发表任何的看法。

这其实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

姚俊在车间里走了一段,就已经是汗如雨下了。

却看到车间里并没有多少工人在干活。

便好奇地问了一句,“厂里就这么些人?”

梁志文摆摆手,“厂里目前条件有限,我们不能为了生产,就不顾工人的身子。”

“王书记给我们想了个办法。”

“把上班时间提前了两个半小时。”

“把中午下班时间延后了一个小时。”

“保证下午放半天高温假。”

“持续到九月中旬。”

“这样既保证了生产任务,也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姚俊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些法子都是王兴汉想出来的。

他这一路看下来,碰到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惊讶。

这个王兴汉还真是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他 认知呀……

梁志文看到姚俊已经汗流浃背了,急忙把他请进了办公室。

这里装了大风扇,可是吹出来的风依旧是烫的。

没办法,这就是基层最真实的样子。

在拼搏和奋斗的路上,没有安逸可言的。

姚俊刚坐下便说,“梁厂长,我们其实过来的目的,就是想关心一下区里的干部在为企业的服务过程当中是不是真的尽心尽责?”

梁志文说 ,“同志你们是工作组的吗?”

姚俊和中年秘书对视了一眼。

他们这装束,好像不被人认出来也是不可能的。

他们也没有明知顾问,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

中年秘书点头说,“梁厂长可以把我们当成工作组。”

“但我们也只是听说双桥区管理到位,领导服务于民,服务于企业。”

“所以来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

“你也不要有压力,如实说就是了。”

中年秘书一边说话的时候,一边把笔记本拿出来,准备把这位厂长的话都记下来。

可是梁志文笑着说,“我刚才已经介绍过了。”

“我们这家厂子跟书记沾亲带故的。 ”

“我们说出来的话,没太多的可行性。”

“领导,你可以去别的厂打听一下子。”

“他们的话才更客观,也更公正。”

姚俊听这个梁志文的话,觉得他也是上过几年学的。

要不然说话也不会这么有条理。

中年秘书见染志文不说,他把笔记本索性也合了起业。

姚俊说,“其实我也不用问,只需要打个电话就行了。”

姚俊看看桌上的电话,问,“这电话可以用吗?”

“可以的!”梁志文急忙把坐机往姚俊的面前一挪。

姚俊刚才在公示牌上看到的电话号码,已经记在心里,当即便一个电话拨了过去。

几秒钟过后,电话那边就传来一阵嘻笑的声音,不过在听到接通的时候,当即认真说,“你好,双桥工业园区管委会服务中心,我是邓江华。”

“同志,厂子这边有点问题你能解决一下吗?”

邓江华说,“你说,我记一下,这边十五分钟内我们派干部过去。”

姚俊说,“这边有个工人好像有点中暑,没有药了,能送点药过来吗?”

邓江华在电话里说,“不对吧,一星期前,我亲自和卫生所的人每个厂挨着送的药,就怕有人中暑啊。”

“严重吗,需要派车过来接到卫生所不?”

姚俊说,“不严重。”

邓江华说,“好的,那我马上让人送药,并且尽快把药补齐的。”

姚俊在挂了电话的那一刻,心中是欣慰的,他突然觉得这一趟来很值。

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

梁志文心说,这工作组太小了,才三个人。

感觉像是来挑毛病的。

不过现在的双桥区也没有那么多的毛病可挑的。

书记早就打了招呼,不要怕犯错,只要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人家要挑错,让他随便挑。

只有真正把问题给指出来之后,才能更加便于改进。

这时,工业园区当中一阵热闹。

姚俊他们出去的时候才发现一个车队驶进了工业园区当中。

中年秘书看了一眼,“省长,是涪州市委的车队,看来是把商团的人给送过来了。”

姚俊马上跟梁志文说,“小梁厂长,我们借你办公室休息休息。”

“请你答应我们一个要求。”

“王兴汉就在那一行领导当中。”

“一会如果方便,你跟他说,我在办公室里等他,请他过来单独说说话。”

梁志文还在想,书记平常对长辈都很尊重。

跟下边的老支书都特别的客气。

这几位一看官也不小,可能跟书记也是认识的。

梁志文便点头说,“好的,我一会会跟我们书记说的。”

袁志安一下车,市委市政府的部分领导就把邢娜等客商给请了过来。

而王兴汉身为双桥区的一把手。

他现在是不能在邢娜身边守着的,而是来到袁志安的身边。

袁志安也很大气地说,“兴汉同志,你是主人,今天我跟邢总和诸位客商一样,都是客人。”

“你这个地主可是要尽到地主之谊啊。”

这时,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王兴汉的身上。

邢娜美目朝王兴汉挑来,目光当中满是期待。

她并不是说,知道王兴汉给他们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国。

而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期待。

她问了女儿愿不愿意来云城生活。

女儿说只要有妈妈就行。

后来又补了一句,“兴汉叔叔也在就好了。”

当时邢娜还说女儿胡闹。

可是后来好长时间的夜里,她都会在想,女儿始终都是需要一个爸爸的。

邢娜从那个时候就会经常想一想和王兴汉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相处。

当然,不会一上来就那么猛。

她还是更期待细水长流。

通过慢慢相处的方式,来发现彼此身上更多的优点。

只是从今天早上开始到现在,她都还没有能单独和王兴汉相处的机会。

这可能是这一趟行程当中让她最为不满的地方了。

但是隔得这么远远的,多看几眼,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又令人心跳加速,有种说不出的刺激。

这让邢娜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还年轻。

其余县的领导们也不是第一次来这个工业园区了。

可是这一次来了之后,才发现建设速度已经快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程红霞初次和王兴汉见面的时候,只是为了给他特殊待遇而给他特别的关注。

只不过为了让他在自己这里找到一种特殊的存在感。

可是想想当初,那以二十二岁的年纪,完成基层党员干部八大能力培养这一本党员专用参考书。

同时成为党员先锋模范代表活动的发起者、讲师、活动优秀干部……

这所有的条件加上一起,他本来就是特殊的存在。

不需要程红霞去证明的。

然而,他现在已经是双桥区的书记。

更是市重点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主任。

这个园区以后的发展越好,对他来讲,政治资本也就越充足。

可能在提到政治资本的时候,有人还会习惯把它归于贬义词。

其实更应该看到这四个字背后的意义。

难道不是应该干得越出色的人越往上边走吗?

程红霞这一路过来的时候,其实也听到了好多阴阳怪气的声音。

就是质疑王兴汉搞特殊,走后门,刻意放大自己的政绩,善于吹嘘。

有的人呢,不禁感叹王兴汉,年轻就是好,有那个精力搞这么多的明堂出来。

还说年轻人不怕犯错等等。

虽然他们阴阳怪气得不是很明显,但是话里话外,程红霞还是听得很明白的。

只能说明这帮人的上限也就只在这个地方了。

他们也不想一想,这一切要是放在两年前,别说一个双桥区,就算三川县配被他们多提一句吗?

不说别人,就算是程红霞,也未必会多看三川的干部一眼。

而现在,王兴汉这三个字都已经快成三川的形象代言了。

程红霞也不得不感叹,和王兴汉一比,眼前的这一群,都是什么玩意儿啊?

袁志安再一次将王兴汉推到台前。

王兴汉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当即便给市委市政府和远道而来的客商介绍工业园区的规划。

前面还好。

大家都很配合。

可是听到后面的时候就有人不耐烦地喊,“兴汉同志,你说的这些,我们县也有啊。”

“市里将这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县,肯定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我们今天可是奔着学习来的。”

“你不会就只是给我们看这些东西吧?”

王兴汉看了看人群当中那个戴眼眼镜头顶还 有点秃的男人。

他还跟李原风站在一起的。

这都不是明面使绊子。

而是当着你们三川的领导,看到问题,也要直面问题。

毕竟几千万投资,对任何一个县来讲,都是未来五年的Gdp的保证。

这个时候不是看谁优秀,而是看谁犯错犯得少。

那么能把双桥区的错给拉到太阳下晒一晒,说不定就能给双桥区带来沉重的打击。

那么他这么做有什么错呢?

其实站在他们潼江县的立场上看,杨文伟的处理方式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原风笑着喊,“杨县长,当面拆台,不厚道!”

杨文伟说,“李县长,这跟厚不厚道无关。”

“说到底都是为了让客商有更好的投资环境。”

“那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边肯定是不能出任何纰漏的。”

“在我看来,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不只有硬件。”

“再者说,双桥区的硬件设施,从目前来看,我的确也没看到更为出彩的地方呀。”

这一番话很快就引起了所有人的认同。

大家像是故意起哄。

都有看王兴汉笑话的意思。

花落谁家不重要 ,但是得先把王兴汉给做掉。

这就中历史上纷乱的年代是一个道理。

为啥许多人都会广积粮缓称王呢?

你不称王,人家觉得你没那个野心,可以把你放一放。

你一称王,朝廷剿你,其余的义军搞你,腹背受敌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全市的各个县领导的想法就一个:团战输赢不论,王兴汉必须死。

王兴汉也没想到自己瞬间就成了公敌。

邢娜从一开始就没有跟别人公布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当时就是为了保护王兴汉。

没想到都到了双桥区还遇到这么大的麻烦。

她直勾勾地看着王兴汉,给他传递眼神,就像在问:需要我解围吗?

王兴汉朝她点了一下下巴,示意自己是能应付的。

王兴汉说,“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图纸,有指标,有样板。”

“这些硬件,我们不能说比别的地方好。”

“但是,该有的,全都有。”

“各位领导肯定也好奇,双桥靠什么吸引客商。”

“当然是靠软件了。”

“大家请跟我来。”

王兴汉将一行人带以公示牌上边上介绍上边的内容。

“公示牌上贴的是厂家经营范围。”

“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在干部紧急联络人。”

“双桥区的承诺是,服务于企业,让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让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表展与进步,生活的质量要切切实实地提升起来。”

“大家看到的紧急联络人,是我们区的干部。”

“以后每个厂门口的公示牌当中都会有这么一个紧急联络干部,姓名,职务,电话。”

“承诺上班时间五分钟之内接电话,半小时给解决方案,如果不行,那么四十五分钟之内,干部到现场开现场分析会。”

“必须拿出解决方案。”

“这就是我们刚刚针对工业园区投资商制定的政企连动一对一帮扶计划。”

“计划中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带头抓!”

“部门与部门要联动抓。”

“发动全民共同抓。”

“警、政、党、纪协同抓。”

“方便企业办事。”

“减少企业负担。”

“增加企业幸宝指数。”

“这些,可不是我王兴汉喊出来的口号。”

“而是已经整理成文,变成了责任书。”

“出现在公示栏当中的干部,都是签了责任书的。”

“管委会的领导干部每季度考核不合格,就转岗,再不合格就再培训。”

“那是实打实要挨板子的。”

邢娜在王兴汉留白的瞬间,当即便鼓起了掌。

这也带动着二十多位客商一共鼓掌,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袁志安欣慰无比,看看王兴汉,又朝毛波那边看一眼。

两人交换一个眼色之后,都看得出来彼此对王兴汉的满意程度。

其实你要问他们心里有多爽,倒也不见得。

官本位这个东西几千年来一直都这个样子。

但是到了这一年,基本所有的政策都要给商业、工业、市场经济让步。

风向就是这么吹的,那么他们也就不得跟着朝这边靠。

高傲是出不了成绩的。

也只有出了成绩才能让自己的履历更加的精彩。

能够及时转变思想的领导才是真正的好领导嘛!

从这一点上来看王兴汉搞出来的这一套,简直堪称神来之笔。

但是站在市委的立场上来,政企联动……这根本就不是联动,倒像是政治为企业服务。

袁志安也会想,那不是资本主义那一套?

当然,这个想法也仅仅只是一闪而过,不作多想。

李原风一边鼓掌还一边跟杨文伟挑眉,“老杨,还有什么话,一并说出来。”

杨文伟翻个白眼,“都这个时候了,我还挑毛病,那也真是太不知好歹了。”

两人相视大笑,刚才那些想看看热闹的,也就此打消念头。

程红霞跟川合县的县长扬扬下巴,那表情仿佛在说,看吧,今天这个舞台分明就是给王兴汉准备的。

其余的都只不过是陪衬而已。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让双桥吃肉,别的县跟着喝汤就行了。

虽然还有好多领导干部都觉得王兴汉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但在袁志安的面前,他们也不能拆台拆得太明显。

回去之后搞不好会挨板子的。

正当王兴汉在跟邢娜他们进一步介绍政企连动计划更多具体的措施时。

梁志文终于找到机会,靠到王兴汉的耳边小声说,“书记,我办公室里有位工作组的领导在等你。”

王兴汉不动声色,心说,今天最大的工作组不就在面前?

涪州市委一把手就在跟前呢。

还会有谁在办公室里找自己?

拎不清呢?

王兴汉小声问,“知道是谁吗?”

梁志文小声说,“他说他叫姚俊……”

嗡……

王兴汉脑瓜子都裂开了一般。

本来挺镇定的,听到这话,当即就朝邢娜说道:“办公室当中有点事,我去处理一下。”

偷家啊?好熟悉的操作?

这特么到底是跟谁学哒?哎呀……

王兴汉压根就没跟袁志安打招呼。

也没跟毛波和李原风打招呼。

埋着头朝进了厂区,直奔梁志文的办公室。

王兴汉今天来就是唱主角,袁志安他们也不理解,为啥王兴汉会放着这么多重要客人不顾?

不过他们很快又觉得,人有个三急很正常。

总之,王兴汉刚才已经表现得很出色了。

于是袁志安亲自下场招呼着邢娜他们。

王兴汉进了办公室,把门带上,一脸肃然地来到姚俊的面前。

“省长,你好。”

王兴汉的一双手先伸了出去。

姚俊背对门口站的,看着窗外远外的工作组。

扭头看了看满脸晒得通红的王兴汉,终是伸手跟他握在了一起。

王兴汉立马再转朝中年秘书,“周处长,你好。”

省长秘书更多是代表身份,而处长是职务,当然,也不是行政级别。

周向东的级别可能还要高一些。

这个时候,姚俊不方便说的话,周向东就可以说了。

“兴汉同志,省长是今年一早出发的。”

“沿途没有惊动任何人。”

王兴汉点头说,“我知道的。”

周向东再看看姚俊,见他没有开口的意思,便笑着说,“兴汉同志别紧张。”

“我们这一路看过来,看到的是你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看到的是你为人民服务的热诚。”

“看到的是为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的奇招妙招。”

“一时之间,我也找不到那么多的赞美之词来表达我的心情。”

“兴汉同志啊,你可真是叫我大开眼界咯了。”

周向东说的是自己的感受,可他在这里说的话,当真只代表他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