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市直不去,我把镇子带成全国示范>第323章 新的合作方式

遇事要忍,下手要狠,善后要稳。

这该是官场三大必要素养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方,王兴汉可以开始全面准备善后的问题。

送走李县长后。

整个平桥镇的话事权就落在了王兴汉和姚兰溪的身上。

只不过李茂刚走,姚兰溪便一甩头,荡起那一头没来得及扎起来的长发,气鼓鼓地回办公室去了。

王耀祖把车开进了镇公所, 朝老二挥手。

王兴汉跟他点点头,再指指姚兰溪的办公室……

王耀祖就已经咧着个大嘴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姚兰溪是坐王耀祖的车回来的。

因为生王兴汉的气,连大哥也一起迁怒。

王耀祖的脸皮感觉比老二厚多了,直接就来了一句,“兰溪,你生老二的气,不能迁怒我们呐。”

“爸妈很关心你,你大嫂一直在问你的情况。”

“我们没有得罪你。”

姚兰溪虽然还是没说话,不过眼神看起来就没那么生气了。

王耀祖这一波算是在替老二在善后前的铺垫,表明自家的态度,那他们俩再怎么闹,还是有底线的。

当然,这个操作最骚的地方就在于,老大想看看姚兰溪对老二是什么态度。

如果因为老二的操作让姚兰溪认清了一些现实,那么以后就只能当工作当中的搭子。

这一招,也叫投石问路。

老大在坝子里傻笑的时候,老二已经去了姚兰溪的办公室。

姚兰溪去拿毛巾……

王兴汉说,“桌子我早上刚抹过。”

姚兰溪去打开水……

王兴汉说,“开水我也打了。”

姚兰溪去拿杯子泡茶……

王兴汉说,“茶泡好了,二十四粒茶叶一粒不多,一粒不少。”

“你放屁,泡茶还数茶叶……”姚兰溪一开口时,再看到王兴汉那得逞的笑容时就知道上了王兴汉的恶当。

姚兰溪也不是个矫情的人,“恭喜你啊,王镇长。”

“代的,代的!”王兴汉强调着。

姚兰溪撇撇嘴,揭开茶杯,看看里面泡的茶,“王镇长,你什么都做了,知道什么事还没做吗?”

王兴汉点点头,“书记,我这不是来找你了吗?”

“胡镇长虽然走了,但是还留下了一堆的烂摊子。”

“赖青山和他爸两个人的遗体都还摆在家里。”

“六口堰塘还没清理。”

反正王兴汉接下来说的都是要善后的工作,但是对他和姚兰溪的事情,那是一个字都不提。

姚兰溪就这么直勾勾地看着王兴汉,憋了半天,“王镇长,我回来的时候,书记特地有交待, 让我们好好配合。”

“你现在的工作不仅仅要负责一个镇子的全面发展,还要兼顾主题教育活动。”

“这就是书记的意思,我把话带到了,你去忙吧!”

姚兰溪这是在撵人了,就是把话带到了,除了工作之外,什么话都不想跟王兴汉说。

其实王兴汉和姚兰溪之间的事情,也就几句话的事情。

在王兴汉看来,没有点破的必要。

还有一个问题,点破了,是不是就承认两个人的关系了?

承认了,两个人基本上就确定要走一个。

王兴汉就这么看着姚兰溪,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可是我现在还不想你走啊!”

姚兰溪突然就愣住了,直到王兴汉转身出了门,她才刚刚回过神来。

姚兰溪撅了一下嘴,有那么一点点的俏皮,不过马上就变成了抿着嘴,用力地憋着,生怕一不小心就笑出了声。

她端起茶杯了,茶水早凉了。

香味也不是开水冲泡时那么明显。

但是她的目光却死死地锁在茶杯里默默地数着,“一,二,三……”

数了一阵后,她又好气又好笑地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暗叫:我也是疯了,怎么可能有人泡茶的时候还数颗数的?

狠很地咬了咬了嘴皮子,开始筹备主题教育的相关工作。

老大一边开车一边问,“弟妹的事情解决了?”

王兴汉摇摇头,“哪有这么容易。”

王耀祖说,“大哥要结婚了,你动作还是要快一点。”

王兴汉说,“你就是个老光棍,结婚不是应该的?”

王耀祖哼了一声,对老二这种论调不屑一顾,来了一句,“我如果不是等你,要结婚早就结了。”

王兴汉点点头,“我知道嘛,郑德意。”

“说不定都有孩子。”

王耀祖踩了一脚刹下,“你下去走路好不好,我不想拉你了。”

哈哈哈哈……兄弟俩闹一阵子,突然又觉得好笑。

回了河庙嘴,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已经到了大队上。

童江看到王兴汉一回来,马上就迎了上来。

这回童江的表现算是合格的。

带人去小西井那边给了足够的压力。

让他这个村主任的位子也就更加稳固了。

王兴汉走到众人中间,没有绕弯子,直说,“今天召集大家。”

“两个事。”

“一,清塘的事情。”

“二,承包养鱼。”

“这两件事情,其实也是一件事情。”

“上面拨的清塘款有限。”

“需要我们自己出一部分。”

“所以号召大家都拿一部分钱出来。”

这消息一出,马上就是一阵子骚动。

大概就是以下几句话。

“凭什么不是李家贵来给这个钱?”

“这个钱就应该县里出。”

“我反正是不会给这个钱的。”

闹了一阵,等他们安静下来了,王兴汉才继续说,“这钱不让你们白拿,算在淡水养殖的成本里。”

“如果你拿了钱,就是养鱼的老板之一。”

“等到鱼养肥了,卖掉,到时候按照你们今天交的钱,在总投入当中所占的股来分红。”

“什么意思呢,假设清塘和做淡水养殖的配套,一共花了一百块。”

“童主任今天交了一块。”

“那么在这一百股中,他占了一股。”

“等鱼卖掉,卖了十万,那么,分钱的时候,他就能分一千块。”

河庙嘴的村民一听,就只记住一句,捐一块,能分一千。

如果真是这样,那不是跟搞传销一个逼样了吗?

王兴汉说,“县里拨给镇上的钱,镇里会投一部分。剩下的股分到大队,大队上有钱,也会投一部分,剩下的由大家来投。”

“你们不投也无所谓,王耀祖这边一个人全部都投了。”

“到时候,别他挣了钱,你们一个个地又说挣钱不带你们。”

这话的煽动性就有点强了。

童江第一个跳出来,“我交,我们家交两千块。”

童江这一带头,河庙嘴这边的村民集体持股拉开了序幕。